馬久愛
河北省安平縣大子文第一小學
做一個本真的語文老師
馬久愛
河北省安平縣大子文第一小學
有的教師教了一輩子語文,卻說不清語文教學怎么教,更不能把賞心悅目的課堂教學奉獻給學生。有的語文教師雖然年輕,卻能用自己的智慧點燃課堂教學。我就想,怎樣做才算一個合格稱職的語文教師呢?
隨著《語文課程標準》的實施,新課改風起云涌,學說流派層出不窮。課堂上常常能見到花樣翻新的形式,聽到標新立異的回答,那精彩美妙的多媒體展示,熱鬧積極的小組合作學習,似乎一掃舊課堂的“一片昏鴉”,讓人眼花繚亂。然而,異彩紛呈的語文課堂讓人迷醉,更讓人迷惑。崔巒先生曾指出:“教學的最高境界是真實、扎實、樸實?!闭Z文的獨特使命是教語言文字?!按蟮乐梁啞保覀兊恼Z文課必將洗盡鉛華,反璞歸真,讓語文還原本色,復歸本位,體現(xiàn)一種“簡約之美”。正所謂“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促發(fā)展”。新課程來臨的時候,學校對教師們進行了不同形式不同規(guī)模的一次次的培訓,也采取多種形式研討與交流??墒俏覀兊亩鄶?shù)課堂卻還是濤聲依舊,不能不讓人感慨萬分。一提課改,好多教師牢騷滿腹,把矛頭指向改革,認為是“換湯不換藥”的所謂革新。而我認為,改革沒有錯誤,問題出現(xiàn)在倡導改革的同時,忽視了教師基本素養(yǎng)的提升。
語文是什么?語文就是藝術化的生活啊,一個語文教師也應該是一個本真的語文教師。整個教學應該既是簡約的,也是深刻的;既是樸實的,更是厚實的。一切顯得那么自然、和諧,“言”與“意”統(tǒng)一起來,“人本”與“文本”統(tǒng)一起來,學生精神世界的豐富與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統(tǒng)一起來,能表現(xiàn)出一種質樸的、本真的美。在這樣的語文課上,學生都有收獲,是實實在在的收獲,是語文的收獲。
什么是本真的語文教師呢?我覺得這樣的語文老師應該是充滿激情的,不僅要有理論的支持,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學底蘊,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力量。我了解到的一些語文教師,除了讀教材、備好課外,幾乎不再去拓展自己的知識視野,尤其在小學,他們認為語文教學知識簡單,無非是識字、寫字、讀文、背誦、習作等,把這些教好了,小學語文也就不成問題了。其實,小學語文看似簡單,可是它包容豐富的內涵。語文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我們面對鮮活的生命,你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與能力,還有方法與過程,更重要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一個本真的語文教師首先應該關注的是學生的生命成長。生命的基本需要是物質與精神。由于教師職業(yè)的特殊性,我們滿足不了孩子的物質需求,那么輸入給孩子的精神就顯得重要了。孩子的精神從哪里來?在課堂教學中,主要靠教師人格的影響和人性的發(fā)揮。教師的崇高在于無私的奉獻,在于愛心的流淌,在于對孩子的尊重?!澳闶强鞓返?,我就是幸福的”應該是一個教師永遠追求的教育境界。語文是富有感染力的學科,如果說一個語文教師,沒有豐富的情感,沒有優(yōu)美的語言,沒有應變的智慧,怎么能駕馭課堂,怎能讓孩子喜歡語文?一個好的老師應該讓學生感到是一種精神的享受,包括你的外表、你的體態(tài)、你的眼神、你的笑臉、你的手勢、你的語言……都能給學生心靈的震撼。
一個本真的語文教師必須有豐厚的文化內涵。不說通曉天下事理,至少要了解文學、史政、科學、哲學等。我聽到過這樣的語文課,課堂中,學生提出了很多疑問,教師采用的策略都是“學生問學生答”。學生實在回答不了的,把問題留下,課后自己解決。也許有人說,這恰恰是教師的高明,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我認為不完全是。課堂教學是對話的過程,教師該解答的要解答,該告訴的要告訴。把一切問題推卸給學生,教師是不負責任的。從另一角度來看,不得不懷疑,這位教師也回答不了。如果我們的教師都這樣上課,那么我們的教師還真是個“甩手掌柜”了,那這個“甩手掌柜”誰都能做。
要想讓學生喜歡語文,首先要讓學生喜歡老師,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我的求學生涯中經(jīng)歷了幾位語文教師,其素質各有高低。有的教師,整天罵罵咧咧,說話冷嘲熱諷,土話、粗話口不遮攔,動輒體罰不在話下,學生幾乎是在馴養(yǎng)中成長的,那么,誰還能喜歡老師,誰還能喜歡語文?我初中的那個年輕的語文教師,親和力極強,言談幽默風趣,妙語連珠。在日常的用語中,就能透出他的文學素養(yǎng),他引用的一句格言、一首古詩、一個典故、一個成語,都成為我們課下效仿的經(jīng)典。他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那時多數(shù)女生津津樂道的話題,在他的熏染下,我們確實受益很多。那時的我們感覺到語文課是緊張學習生活中的一種享受。
一個本真的語文教師應該具備高超的教學藝術。藝術是技能與智慧的完美結合。藝術包括處理教材、課堂設計、教學方法、處理問題的藝術,以及語言、板書、操作等藝術。所謂藝術突出的是個性與新鮮。譬如,同樣課前導入,有的教師照本宣科,直撲主題;而有的教師,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從他們的興趣與認知出發(fā),讓他們在對話中漸入佳境。藝術是不斷變化與發(fā)展的,即使是同一篇課文,學生不同了,講授的方式也應相應地發(fā)生變化,一個方法藝術再好,但反復的運用,學生沒有了新鮮的感覺,藝術也不能稱為藝術了。一個充滿生機與樂趣的課堂,教師要有好“點子”,這“點子”就是藝術。同樣是組織教學活動,有的教師是簡單照搬,甚至是反復操作一個模式;而有的教師總能創(chuàng)設出富有個性組織形式。所以藝術,是智慧與技能的結晶。
上一節(jié)語文課容易,上一節(jié)讓學生有切切實實收獲的語文課不容易。做語文教師容易,做一個堅持自我、還原語文本色語文教師不容易。美好的語文課,如同高山流水,春雨纏綿;情景交融,自然流放;師生融洽,興趣盎然。而本真的語文教師,充滿著自信與關愛;才華橫溢,運籌帷幄;語言優(yōu)美,風趣幽默,在教學中滲透著對學生濃濃的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