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霞 王松
她一天看不見她,茶不思飯不想;她憋在肚子里的話,總是對她傾訴;她們是一對相伴近30年的婆媳。丈夫離世后,面對患病的婆婆,她選擇不離不棄,更把婆婆當(dāng)成自己的“老來伴”。
“媽,您怎么能不吃飯呢?”這天,筆者一走進82歲的王淑珍老人家中便聽到了兒媳于春芬對她的嗔怪——因為沒見到于春芬,老人已經(jīng)一天沒吃飯了。從于春芬1979年結(jié)婚便與婆婆朝夕相處,直到1998年丈夫離世,她才第一次搬出婆家,卻總?cè)滩蛔』丶铱赐牌?,為她做飯、洗澡、曬衣……“我婆婆是個要強人,公公很早去世,婆婆白天上班,晚上撿廢品、縫抹布養(yǎng)大6個兒女,我和丈夫結(jié)婚用的都是她縫抹布攢下來的錢,到生病前她還一直在縫抹布?!迸c婆婆同住,于春芬敢拍著胸脯說她們“從來沒紅過臉”,“一起生活,婆婆沒少幫助我,我閨女都是她一手帶大的。我們倆都是實在人,都不記仇,婆婆有時候說我,我就聽著,說完她害怕我不高興,‘小芬,你沒生氣吧,你說我說的對不對? ”聽到媳婦夸自己,王淑珍有點不好意思,“我這人脾氣不好……”
可到2006年,于春芬發(fā)現(xiàn)婆婆有些不對勁,“她那陣子出門總摔跤,回家也不告訴我們,我給她洗澡才發(fā)現(xiàn),腿上都出血水了,我問她摔哪了,她就說是摔道邊了,沒事。 ”后來于春芬從醫(yī)生那里得知,婆婆是因為帕金森綜合征而開始行動不便了。隨著婆婆病情一天天加重,她身邊也越來越離不開人,于是于春芬便和小姑、小叔3人每天輪班照顧婆婆。
從早上9點到晚上小叔子接班,每天有一大半時間于春芬都是和婆婆一起度過的,“一般也沒有啥事,就是看著她別讓她摔倒。”可是對于身高1.58米、體重不過百斤的于春芬來說,扶起130多斤重的婆婆坐到床邊的座便器上實屬不易,“有時候弄疼她了,她就一把推開我,因為這個病,婆婆時而糊涂時而明白,糊涂的時候罵你打你,明白的時候又會心疼你,‘小芬啊,累著你了……”
因為婆婆出不了門,于春芬總是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有意思的事情“攢起來”講給婆婆聽。漸漸地,這成了于春芬的習(xí)慣,每天一見到婆婆就會打開話匣子,可是在家卻是“沒什么話”,“我閨女都說,‘媽,你在家里對我沒什么話,對我奶奶怎么那么多話呀!”說著,于春芬把頭靠在婆婆的肩頭,“婆婆就是我的老來伴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