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林
前些日子,同事問我:“你家孩子小時候是不是也總說‘不呢?”同事家的孩子現(xiàn)3歲多一點,凡事總是要加上一個“不”字,父母說東他偏說西,你不讓他干的事情他偏要干,這讓父母很是頭痛,不知如何是好。家長看到孩子這種表現(xiàn)常感到生氣和無所適從,其實孩子有反抗行為并不稀奇。
心理學(xué)家認(rèn)為,3歲孩子不反抗就不是正常兒童。3歲時孩子的許多事情可以自己做了,他希望自己的能力充分發(fā)揮出來,但卻被壓抑著,因而就反抗。他們這時有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想法,想把自己的“意愿”表達(dá)出來。反抗行為是孩子成長的必經(jīng)階段。實驗證明,反抗行為強的孩子長大后容易有堅強的獨立意志,他們更有主見、有獨立分析和判斷事物、作出決定的能力。因此,家長對孩子的反抗行為要有一個正確的認(rèn)識,不生氣、不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