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勤 萬靈
摘 要: 目前,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工作在不斷開展和深化中,各界都在呼吁保障課堂教學質量。為了促進大學英語教學,本文從大學英語教與學的角度進行分析,提出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必須進行角色轉變,即實現(xiàn)從單一的“傳授者”向“管理者”的改變。
關鍵詞: 大學英語 教師 管理者
一、大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
1.教學理念落后。
教師在如何“教”與學生在如何“學”的上都存在誤區(qū)。所謂教學,乃是教師教、學生學的統(tǒng)一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同時身心獲得一定發(fā)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1]。吳也顯指出:“教學是一個復合體,教和學不可分割,教為學而存在,學又靠教來引導?!盵2]可是對于大多數(shù)教師來說,其教授外語時依然是一本書、一支粉筆。在外語課堂中,主要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狀態(tài)。雖然近年來我國引進了大量的國外外語教學理論書籍,但對英語教學實踐活動并沒多大作用。重要原因之一是,對大部分教師來說,英語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應試技巧。
2.教學方法單一。
教師不注重學習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單一、陳舊,導致課堂死氣沉沉。比如,為了使學生通過考試,課堂上基本就是學生做題、教師講題,激發(fā)不起學生學習語言的動力和興趣。學習與應用脫節(jié),導致教學雙方的消極互動,挫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使教學難以獲得滿意成效[3]。此外,忽略了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直接造成了大量聾子英語、啞巴英語的產(chǎn)生,未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3.理論研究薄弱。
外語教學理論研究的薄弱,主要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缺乏專業(yè)的研究隊伍;缺乏系統(tǒng)的研究和對重大宏觀問題的研究;理論研究與教學實際脫節(jié);教師理論意識淡薄?!盵4]高校英語教學“重教學,輕教研”的傾向普遍存在。此外,外語教學理論研究主要通過對國外外語教學理論的引進,沒有考慮到我國的國情,不能有效地指導我國的英語教學實踐活動。還有就是教師每天在完成自己的教學工作后就已經(jīng)筋疲力盡,幾乎沒有多余的時間搞科研,無疑阻礙了大學英語教師的科研活動。
二、大學英語教師作為課堂“管理者”的教學要求
1.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組織有效的教學模式。
開放式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獲取課程資源的機會都是相同的。此時,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是決定學生學習成績好壞的關鍵因素。新形勢下,大學英語教師的重要職責是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促進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此外,適應新形勢的教學組織模式也能有效強化課程教學效果。大學英語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個性、興趣、專長及發(fā)展傾向,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比如,讓學生自愿組成小組,協(xié)調(diào)分工,使每個學習小組都能實現(xiàn)課上課下的自我管理,組員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使每個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集體合作能力。
2.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
英語學習的首要任務是“學”而不是“教”。過去當老師談及外語教學法時,過分強調(diào)教師的指導作用,而忽略了學生的主動性。認知理論認為,英語學習的過程就是新舊語言不斷結合的過程,也是語言能力從理論知識轉化為自動運用的過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正是遵循這個語言學習規(guī)律而創(chuàng)建的。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語言技能的獲得是通過學生的實踐操練得來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獲取知識[5]。比如,遇到具體問題,不是直接給出答案,而是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思考、討論、查資料,自己總結出問題的答案。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并不是否定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學生為中心觀念的確立,必須依靠教師這個主體來保障。所以教師應該轉變思想觀念,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3.增加教與學的互動。
教學是一個師生雙方互動的過程。教師和學生是一對矛盾的統(tǒng)一體,任何一方都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強調(diào)任何一方而忽略另一方的做法是有所偏頗的。師生兩方面積極性的充分發(fā)揮與協(xié)調(diào)配合,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前提。只有變教師的“獨角戲”為師生的“交響樂”,并讓互動成為其中的主旋律,師生才能在相互合作的過程中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此外,教師的思想觀念決定了教學策略的使用。要實現(xiàn)課堂中的互動,教師應了然于胸且謹遵恪守的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扮演的角色不僅是一位教員,還是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與者、一位幫助發(fā)現(xiàn)矛盾焦點并激勵學生思考,而不是拿出現(xiàn)成真理的人。教師要從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學生一起分享理解,不斷成長。
三、結語
構建優(yōu)質教學標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處方,本文從大學英語教與學的角度入手,分析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提出大學英語教師必須理解教與學的含義,更新教學理念,學習并運用不同教學方法,把教學與科研有機結合起來。另外,從方法論的角度提出了大學英語教師作為課堂“管理者”的教學要求,力求提高教學質量,進一步促進教學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策三.教學論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88-89.
[2]吳也顯.教學論新編.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8,2.
[3]段維彤.語言學習策略理論與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教育科學,2006,3:46-49.
[4]束定芳,莊智象.現(xiàn)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2-3.
[5]郭瑞卿,溫耀峰.外語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中國高教研究,2004,7: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