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偉
校長首先應該是個人,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樂。盡管人性有善惡之分,但是我們一旦忘記了自己是人,那我們的言行,就有可能是反人性的。我們只有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還是個人,才可能在“人”的立場上看待教師和學生、看待家長、看待領導,才可以率性而為,以真面目示人,以情感人。
我們一定要在人的立場上看校長,因為是人,校長要尊重人理解人,這樣別人才能拿你當人看,有時候你的率性,也就能為人所理解了。既然是人,我們就要努力彰顯人性善的一面,壓抑惡的一面,這樣在我們的任上才可能少做壞事,不做壞事。
我曾經(jīng)說過,校長不是人人能做的,做校長有做校長的學問,這學問首先是做人的學問。做人與做事不是一回事,做人首先要低調(diào)、謙卑;做人心態(tài)要平和、淡然、知足、知恩圖報;做人要正直,不要一肚子花花腸子;做人要積善,積善成德,才可能神明自得;做人不可太精明,過于精明,會害了卿卿性命。一句話:做人就要有個人樣子。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好校長首先應當是一個好組織者、好教育者和好教師。”教師就是教書育人的,教書是我們得以生存的技能,育人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所以校長首先是人,你不是人,如何育人?從這個角度看,我們要承擔育人的責任,光做人還不行,還要做學問,做什么學問?自然是教書的學問。我以為一個合格的校長,一定會是一個好教師。好教師,首先是一個好人,一個有愛心、有激情、有追求、有豐富教育經(jīng)驗和教育智慧的人。教師都做不好,有什么資格做校長呢?
我們這些當了校長的和想當校長的人,一定要清楚,我們只有成為一個好教師,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好校長。假如我們自己如果連課都上不好,甚至不敢上,還怎么去指導教師的教育教學?這也是為什么這么多年來,我總是向老師們承諾,初一到高三語文學科,無論哪個年級、什么課型,只要提前一兩天通知我,我一定會去上。至于上得好不好,我不敢保證,但有一點我一定會保證,這就是給大家?guī)硪稽c思考,提供一個研究的機會。
從教師的身份出發(fā),其實校長只是一個“臨時工”。所以,校長們千萬不要將自己這個校長當回事,教師才是我們一輩子的職業(yè)。
校長只是一個組織者。既然是個組織者,干的自然就是協(xié)調(diào)的活兒了。人與人的,人與物的,人與時間的;學校內(nèi)部的,學校與社會的,學校與家庭的。千絲萬縷,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是要有專門學問的。所以,校長要有校長的人格修煉,要有校長的智慧。這就是做校長的專門學問了。
我的主張是,作為組織者,校長能做的其實就是“改善”二字。有了這樣的心態(tài),許多事情就好辦了。我們就不會糾結(jié),就不會急躁,就有可能沿著理想的思路做一點是一點了。比如我們選擇了“今天第二”的教育理念,我們清楚了自己的地位和可能,我們的努力就可能給學校、給師生、給自己帶來一些小小的改善。也許就是一些小小的改善而已,因為我們能做的確實有限,能不做壞事就很好了。
組織協(xié)調(diào)的一個特征就是妥協(xié)。妥協(xié),是要我們不要將自己當回事。校長角色這個詞提醒我們,千萬不要將自己當個什么角兒,更不能用有色眼鏡看人。你想成為合格的校長,你還得有承受別人用有色眼鏡看你的心理準備。
你一旦站在“人”的立場上明白你不是個什么角兒的時候,在你任校長這個“臨時工”期間,你就會想到要將學校的大小舞臺搭建得高一點,闊一些,讓師生們在上面舞得瀟灑一點,盡興一些。說得功利一些,你這個“臨時工”,如果從來不從師生的利益出發(fā)考慮問題,甚至連教師的職稱問題都不去思考,更不為他們的專業(yè)發(fā)展做一些引領,他們還要你這個“臨時工”作甚?你的任期之間,學校的師生個性得不到張揚,他們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你情能何堪?因此,回到“人”的立場來看校長,堅守做“人”的底線,就是做好校長的最基本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