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淼
摘 要 本文從傳統(tǒng)與現代之美相結合的角度賞析了武星寬老師的作品,通過對阿拉善盟蒙古包設計以及部分水墨畫的賞析來解讀武老師的作品風格,藝術造詣。讓我們對美,有了全新的詮釋。
關鍵詞 傳統(tǒng) 民族文化 現代美
中圖分類號:J01 文獻標識碼:A
一個優(yōu)秀的設計作品是可以敘事的,通過其不同的形態(tài)給予人們不同的精神體驗,并且可以引導人們去更深層次地理解、探討其表達的文化內涵。武老師的設計風格,都是來源于歷史與文化的。老師在設計時,會提取當地的文化精髓,并脫離傳統(tǒng)思維模式。將一些傳統(tǒng)的文化進行抽象重組。這樣既保存了文化的精神,又表現了新穎的現代風格,形成了全新的設計符號。這種全新的設計思維改變了人們對傳統(tǒng)現象的審美疲勞,并喚醒了人們的一種民族的歷史記憶。
以蒙古包這一名稱聞名于世的一種建筑形式,是亞洲游牧民族的一大創(chuàng)舉,是他們對人類文明做出的一項重要貢獻。這一居屋的早期形式可能曾被更早的亞細亞游牧民族所使用,后來許多游牧民族或長或短地使用過它或類似于它的住屋。以木桿兒為主要支撐材料的人類早期建筑形式。蒙古包式的,即穹頂圓壁,主要用毛氈做其覆蓋物。蒙古包之美在于它自身的造型(圓形)及其白色,建在大草原上,配上藍天白云,襯托出與大自然和諧之美。
在阿拉善盟的蒙古包設計中,作為內蒙人的武老師的設計當之無愧的可以代表其民族,并能把傳統(tǒng)的特色獨具一幟的表現出來。武老師的蒙古包設計沿襲了其一貫的傳統(tǒng)形狀,造型具有傳統(tǒng)的民族特色,很好的融入了內蒙的草原中。
在完整沿襲了傳統(tǒng)形式美的前提下,武星寬老師很好的融入了現代的設計之美。首先,在結構上大多采用規(guī)則的幾何形式進行構成。而它不同于一些對西方的幾何形象的生搬硬套,武星寬老師的作品多與神話傳說以及歷史故事相結合,其濃厚的文學色彩也使得游客在置身其中的時候感受到神秘的吸引力。這樣的融合同時也讓當地的居民產生一種歸屬感?;貧w傳統(tǒng)的設計已成為近年來最熱的設計思潮,高雅大氣、簡潔精煉是武星寬老師在阿拉善盟蒙古包設計中將傳統(tǒng)與現在的審美結合很好地在一起所表達的美感。用現代的建筑材料,建筑形式,以及幾何規(guī)則造型與傳統(tǒng)的蒙族文化,蒙族的色彩,和中國傳統(tǒng)的對稱審美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用現代手法將傳統(tǒng)再現,讓更多的人能夠以現代審美眼光去了解蒙族傳統(tǒng)文化。
設計大師通過其作品來表達內心情感,表達對生活,對社會以及自然的理解。在武老師設計作品風格的背后,我看到的是自然的草原文化與現代先進的思想相結合的雙重影響。不同的地區(qū)展現出不同的地道傳統(tǒng)文化。
武老師的作品給人一種寧靜莊嚴的形態(tài)之美,與自然相融的和諧之沒,以及渾厚悠遠的意境之美。這樣的設計背后所蘊含的傳統(tǒng)文化內涵充分體現了其美學價值。用形式表達更深的精神意蘊。在現代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武星寬老師這樣的建筑風格更適合內蒙大草原這片土地,無論是當地蒙族的居民,還是世界各地而來的游客,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讀懂內蒙這片土地帶給我們的精神文化內涵,無論是從傳統(tǒng)還是從現代的角度都能感受到它表達的美感。
作為當代的中國山水畫家,武老師繼承了傳統(tǒng)而又超越了傳統(tǒng)。武老師的畫構圖大膽隨性,有時熱情奔放,有時平靜舒緩。從中可以感受到狂野不羈的自信也可以感受到心思的細膩微妙。
正如古語所說的“書如其人,畫如其人”。線條筆墨具有的情感表達的寫意抒情性,由畫者不同的用筆表現出不同的線條,每一個線條所表達的都是畫家豐富的內心和對其創(chuàng)作的情感抒發(fā)。武老師的畫作也如他的外表一樣,具有北方男子的大氣,雄性之美,具有一種氣吞山河包羅萬象的勢。以這樣的氣勢用筆,每一筆的力度不同表現的氣也不一樣。在用筆方面,武老師的手法大多用大氣的一筆刷出濃墨重彩的效果,表現出不同的肌理感。在用色上也頗為大膽??v觀武老師的水墨畫,多是大面積地用紅黃藍等原色,純度高,加以中國畫特有的墨色,墨與鮮艷的色彩和諧統(tǒng)一在一起,讓中國水墨藝術的傳統(tǒng)得到了傳承。這種用色以及用筆的方法,讓整個作品散發(fā)出強烈的現代感,既不同于傳統(tǒng)的水墨畫,也不同與現代的潑彩風格,所呈現出的是一種融合了當代審美的新的直觀感受。從繪畫的取材上來看,武老師的水墨畫中多是山,云,日月。整個畫面給人挺拔,堅實的厚重感,畫面和諧統(tǒng)一,我們也可從中感受來自老師心中對整個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在武老師的身上,融合著太多的文化。正是這些文化的交融,使得武星寬老師能夠創(chuàng)作出如此驚艷的作品。不得不說,武星寬老師在藝術的道路上走出了屬于自己的蹊徑。他的作品,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可以與現代風格,與古典風格融合;也可以將中式風格與西洋風格想融合。其隨性的線條與色彩也帶有濃濃的裝飾畫的感覺。在武老師的畫筆下,水墨畫作為中國文化的載體在現今成功完成自身的轉型,煥發(fā)出了新的生命,與時俱進。
藝術是藝術家對于生活的感悟暢想以及對于思想的升華,即便是到了今天藝術逐漸回歸其本體,逐漸開始不斷地的強調自我表現,生活,作為藝術創(chuàng)作的根基,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藝術家的情感,熱情和夢想都通過它們的作品表現出來,武老師的作品無論是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還是空間的設計都成功的汲取了中西方文化的精髓,具有現代設計理念,作品強調的是人們內在的精神需求,注重表達內心的情感。我們在追求物質社會的浮躁的今天,更應該向武星寬老師學習。潛下心來,吸納天地萬物的精華,心懷自然,才能創(chuàng)作出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