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鎖堂
中圖分類號:G623.2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9-0087-01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對識字教學提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知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我們應根據(jù)教材特點和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在新課程精神的指引下,采取適當?shù)慕虒W策略進行識字教學,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奠定基礎。
1.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
1.1 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兒童在入小學前,大多都進過幼兒園或各種形式的學前班,他們在那里已接受過學前教育,甚至有的父母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給小孩上了一年級的課程。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的識字教學要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采取靈活的教法,正確處理教材。如:可把生活中常見的字列出來,看看哪些字學生認識,讓學生說說你是怎樣認識的?把"生"字和"熟"字區(qū)分開來,教學時避免平均使用精力,這樣,既加快了識字教學進度,又保護了學生識字的積極性。
1.2 了解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活潑好動、不能長久專注于某一事物,形象思維強,學得快,忘得也快。在識字教學中,要盡量做到直觀形象,聯(lián)系實際,發(fā)揮想像,充分利用插圖、實物、教具,把識字和認識事物結合起來。
2.符合漢字構字理據(jù)
漢字的特點及自身的規(guī)律也就是它的構字理據(jù),簡稱字理。漢字集音形義于一體,字理識字就是依據(jù)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和理據(jù)進行字教學。
2.1 象形字的教學。中國漢字源于象形,然后發(fā)展到會意,最后升華為形聲。如:"日、月、火、木、禾、竹、山、石"等就是簡單的象形字。在教學象形字時,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圖與字、物與字結合,知道這種模擬事物的樣子造出來的字就是象形字,讓學生在學習和比較中掌握象形字的識記規(guī)律,由形到字,由字到形,形象識記,舉一反三,引導學生學會識字。
2.2 會意字的教學。會意字是由幾個基本部件結合起來構成一個具有新意內(nèi)涵的表意字。它的教學重在會意。如:課文以"日月明,魚羊鮮,二人從,三人眾……"的韻文形式出現(xiàn),要求學生認識會意字"明、鮮、從、眾……"。
2.3 形聲字的教學。形聲字是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聲旁構成。它在漢字中占絕大多數(shù)。在形聲字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形聲字的偏旁部首表意,基本字表音的特點,對形聲字進行認讀和理解。如:"清、請、晴、情、倚、睛、蜻、精"等字的教學,可根據(jù)這些字的特點--音同"青"、形各異,編成順口溜,讓學生區(qū)別識記。"有水方說清,有言去邀請,麗人留倩影,日出天氣晴,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濃,有蟲是蜻蜓,有米人精神。"學生邊讀邊理解,興趣盎然。讓學生學一個字的同時,學會了一串新字。
3.運用多種方法,調(diào)動識字積極性
第斯多惠說:"知識是不應該傳授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在識字教學當中,如果讓學生被動地記,機械地抄,學生會厭倦。教師只有調(diào)動學生的識字愿望,在識字過程中讓學生逐步掌握識字的方法,形成獨立識字的本領,去主動識字,體會成功的快樂,才能讓學生的興趣持之以恒,讓單純的興趣變成學生的一種心理滿足,形成學習的內(nèi)驅力。
3.1 教給學生自主識字的方法。漢字本身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識字教學要充分利用。教學中,教師授之以"漁",抓住漢字音、形、義的聯(lián)系,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及規(guī)律,使學生具有分析字形、自主識字的能力。
比如形聲字:伙、忠、吐等,告訴學生聲旁表音、形旁表義的特點,學生很容易就能記住許多字,逐漸就能根據(jù)形旁去推測字義。另外,還有會意法、聯(lián)想法、比較法等等,結合課文,教師自然滲透這些方法,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大膽地用這些方法學習,學生識字的能力在實踐中逐步提高,興趣也越來越濃,感受到了創(chuàng)造的快樂。
3.2 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孩子的學前教育有很大的差異,有的孩子已經(jīng)認識了一些字,有的孩子卻是一張白紙,而且孩子先天智力發(fā)育也有不同,因此我們鼓勵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有的孩子學前有基礎,表現(xiàn)欲強,就讓他當小老師,教大家識字,小老師,小學生都興趣盎然;有的孩子喜歡找小伙伴一起識字,在交流中提高能力;有的喜歡讀兒歌、故事,就在語言環(huán)境中鞏固;有的喜歡抄寫;有的善于聯(lián)想……只要學生能夠盡快地記住漢字,方法不求統(tǒng)一。學生干自己喜歡干的就不會覺得厭倦,而是一種樂趣,一種心理需求的滿足。
3.3 口訣字謎法??谠E字謎法就是利用編口訣、猜字謎幫助識記字形。如"步"字口訣:步字永向前,上下結構連,上字多一豎,少字少一點。又如"渴"與"喝"容易混淆,可編成口訣:"渴了要喝水,喝水要張嘴。"另外,還可以采用猜字謎的方法記字形,教師可根據(jù)字形特點創(chuàng)編字謎,學生猜謎的過程實際上是識記字形的過程,學生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記憶,印象深刻。如:王先生,白先生,坐在石頭上(碧);左看它靠馬,右看馬靠它(駝);太陽進家門(間);開字頭上長兩角(并)等,值得注意的是,編的口訣字謎要簡短、準確々易記,講究趣味性和科學性。
3.4 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主要是指通過計算機技術,把文字、圖形、圖像、動畫和聲音等多媒體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和管理,并運用于教學實踐中。cAI課件主要采用聲音、圖片等導人機制,并同時利用動畫效果,集中了學生學習漢字的注意力。如:學習"休"字時,可觀看一老農(nóng)耕作勞累,倚樹休息的小動畫故事,這樣的故事形式能夠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3.5 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語文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語文其實也是一種生活。我們把識字教學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是很方便、很重要的識字途徑。在學校里創(chuàng)設良好的識字氛圍。開學時,每個學生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一個漂亮的卡片上放在桌子上,大家課間休息時,互相認識,互相介紹自己的名字,會記住不少字。前面的黑板上,老師每天根據(jù)所學的生字編寫一兩句兒歌,請學生自由練讀。后面的黑板上專門開辟一個專欄,學生把自己在課外會認的字寫在或者貼在上面,互相交流,學生有一種成就感,勁頭很足。還有學校的標語牌等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識字的良好環(huán)境。
在社會上引導學生養(yǎng)成隨時隨處識字的良好習慣。結合語文園地開展在生活中識字的比賽,食品包裝袋、廣告牌、街標、路標、單位名稱牌、電視、卡拉OK等等都成了學生識字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