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紅
【摘要】當今,英語教學中大量倡導使用任務型教學法。要求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完成英語技能的提升。一方面可以增加趣味性,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英語技能的應用能力。任務型教學法與傳統(tǒng)英語教學法存在著許多不同:任務型教學在課堂開始就呈現(xiàn)任務,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用語言做事。為了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學生的活動將以意義為中心合理利用各種資源,最終解決某個交際問題,完成某項學習任務。任務型教學具有目的性、過程性、綜合性和思維性等特點,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語言綜合能力。但同時它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點和限制。本文將分析英語教學中任務型教學法的優(yōu)缺點,從而為英語教學方法的調整提供一條思路。
【關鍵詞】英語教學;任務型教學法;優(yōu)缺點;傳統(tǒng)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4)05-247-01
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基于“交際教學法”( Communicative LanguageTeaching)發(fā)展起來的。這種教學方法的重心就在這個“任務”上面,它的核心就是完成“學習任務”。語言學家David Numan把任務的定義概括為:學生在學習目的語的過程中領悟、使用、輸出語言和互動的課堂交際活動。該活動關注的是意義,并非是純語言的形式。語言學家Skehan綜合了各類對“任務”的定義,認為“任務”是一種活動,但在這種活動中意義是首要的,且有某些交際問題需要解決,與真實的活動有某種聯(lián)系,通常以結果作為任務的評價。而談到任務型教學法,大多教師教研人員認為它比傳統(tǒng)教學法更能使學生學到實用的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能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這也是當今任務型教學法格外流行的原因之一。接下來將簡要闡述一下任務型教學法的主要優(yōu)缺點。
一、任務型教學法的優(yōu)點
(一)教學目標更為明確
在英語教學中,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是指“呈現(xiàn)(Presentation)——練習(Practice)——輸出(Production)”,即我們常提及的PPP教學法。而“任務型”英語教學并沒有固定的教學模式。它要求教師在采用任務型英語教學法時,根據“課程標準的總體目標結合英語教學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接近學生實際的英語教學活動”來完成學習任務。任務型教學使學生置身于真實的場景中,并依靠自己的思維拓展解決具體的問題,從而達到語言知識技能的運用以及提高。這種互動、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打開了一扇窗,能積極刺激他們的學習興趣、情感投入、精神交流,這完全符合《英語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然而,過去中學課堂常使用用的傳統(tǒng)教學法,俗稱為“填鴨式”教學。這種教學方法不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和互動,也不需要學生積極的思考或討論,只需要以老師為中心,學生被動的聽、寫、抄,背,或者直接等待老師解決難題、傳授知識。
(二)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任務型教學強調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都發(fā)生了改變、互換。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體和中心,而教師更多的是作為一個“facilitator”,學生學習的協(xié)助者、促進者。教師由教學的主體轉變?yōu)榻虒W的伙伴、引導者、合作者,并負責將英語知識和技能結合起來,精心地將這些知識融入在設計的課堂任務之中,這樣可以使學生在任務活動中自然地使用語言技能和知識。而學生則擔任課堂的行動者,任務完成者。在任務結束后,學生可根據情況對自身或合作的搭檔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做出評價。在這個課堂中,學生積極參與、親身體驗、互相評價,真正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并形成了良好的課堂互動。
(三)知識內容輸入、輸出完整
外語教學重視語言的大量輸入和輸出,只有聽懂和使用某種語言才能叫做真正的學習某種語言。然而,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多是通過課堂講解和反復操練來強化語言的輸入和輸出,重點強調語法、強調詞匯。這種教學只適合應試,對學生語言技能的提升并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任務型教學法則為學生提供了這樣一個檢驗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機會——語言輸出。在任務完成過程中,學生能從同學或教師那里得到反饋,從而增進了對輸入的理解。
(四)能最大程度提高學生的興趣
在傳統(tǒng)PPP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采用終結性評價(考試測驗)來評價學生,并只關注結果。而任務型教學則以形成性評價為主,關注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和健康人格的發(fā)展主要方式有:觀察、問卷調查、學生自評和互評,以及老師口頭評價等。學生在任務型教學活動中單獨參與或合作完成任務,整個過程強調學生對自身語言技能的運用,削弱了教師的主觀評價。這樣一來,學生很容易在任務中獲得自信和滿足,還強化了他們對語言學習本身的關注和投入,這樣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任務型教學的缺點
(一)教師的綜合能力是否過硬
任務教學法也為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但要語言知識技能水平高,而且要有較為廣泛的知識面。因為這樣活躍的課堂要求老師有更強的課堂駕馭能力。不但要熟悉所講授的語言點,也要有設計任務和組織任務的能力。這使得任務教學法在實際操作中比傳統(tǒng)的教學法要困難很多。
(二)任務設計的難度是否合理。
任務教學法的中心是“任務”,因此任務設計的好壞直接決定著教學效果。在設計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任務難度的控制。任務難度要合理,使它適合于學習者平均的水平。但是,學生有很多,老師只有一個,不可能一個老師設計幾十種適合每個同學的任務。因此,任務的設置、難度的控制成為了任務型教學法的一大難點。
(三)教學目標怎樣才能做到“明確”
許多教師,掌握不好任務型教學中的“任務”,一味地在課堂中穿插若干個活動,有些活動是和學習目標無關的。正真的教學任務要有目的性,圍繞教材,突出所學的重點和難點。要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語言知識技能也隨之提高。
總之,任務型教學法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但總的來說,它是當下比較流行和推行的英語教學法,能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因此,只要充分設計好適合學生的任務,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范玲玲.任務教學法在綜合英語課教學中的應用[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5.
[2]岳守國.任務語言教學法:概要,理據及應用[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
[3]方文禮.外語任務型教學方法縱橫談[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