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培霞
在作文教學中,我和許多教師的觀點一樣:大力提倡教師寫“下水作文”,因為我真正體會到了教師寫“下水作文”所帶來的益處。然而,我寫“下水作文”卻與眾不同。
一、教師作文,學生修改
歷年來,作文教學都是教師命題,學生作文,教師修改。這種模式對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曾起過一定作用,但我以為,對學生的寫作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并非都是積極的。學生寫的每一篇習作,教師都要認認真地修改;可是學生對修改的作文總是一目十行,不求甚解。有的學生甚至不看批改的地方,只看看評語或得分。至于要求學生重新回頭再認真閱讀自己的作品,更是難上加難,這就給我提出一個新問題。經(jīng)過思考,我覺得進行反向訓練:讓教師多寫“下水作文”不失為一個有效途徑。在教師給學生布置作文之前,教師先作同類作文,最后再讓全體學生修改。學生為教師修改作文可謂破天荒,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他們肯定會爭相閱讀“下水作文”,竭力尋求教師作文的優(yōu)點和缺點,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概括總結(jié)能力,也從中體會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與艱辛。
二、同堂作文,比學趕幫
在給學生布置作文時,我還和學生同堂、同題作文。我鼓勵學生看誰寫得好,看誰寫得快,看誰的作文水平能超過老師。同堂、同題作文讓學生在比較中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不足,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技能,并在一定程度上開拓了學生的思路;教師也能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學生的種種優(yōu)點和不足,以便對癥下藥,量體裁衣。此外,教師更能體會到習作的難易度,從而促使教師在布置作文時,一定要認真思索、多方考慮。
實踐證明,我采用這兩種方式,堅持寫“下水作文”,確實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時也使教師自身的寫作水平得以提高,大大促進了作文教學工作。
(作者單位 內(nèi)蒙古包頭市土右旗蒙古族小學)
編輯 曾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