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三方面闡述英語教學中的情感因素:第一,語言學習的情感因素包括兩方面:個體因素和交互因素;第二,情感因素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的影響;第三,引導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因素的方式策略。
關鍵詞:英語教學;情感
近幾年來,隨著教學模式的逐漸轉變,外語教學研究的重點開始從研究教師如何教轉向研究學生如何學。其中,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情感狀態(tài)成為許多外語教育者共同關注的對象。七十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許多國外語言學者都在積極探索如何把情感滲透到語言教學中,之后的許多語言教學的重大成果都在一定程度上強調(diào)了情感因素在教學中的作用,如七、八十年代出現(xiàn)的教學法——全身反應法,沉默法,社團語言學習法,自然法,暗示法等。這些教學法都注重把情感融入語言學習,使其成為學習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 語言學習中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個體因素和交互因素
個體因素即人的內(nèi)在因素,是學習者個性的一部分,也是教師素質的一部分。它包括學習者的動機、焦慮、自尊心,抑制等等。同樣也包括教師的情感狀態(tài)、教學態(tài)度等。
交互因素是指課堂上學習參與者(學生與教師)相互作用于他人的情感因素。語言課堂是學習參與者(即學生與教師)互動的場所。語言學習及使用都是一種人際交往過程。這種交往過程意味著從自我走向他人,正如此,它與學習者的情感狀態(tài)密切相關。而學習的這種社會性意味著學習者并不是處于一種靜止的狀態(tài),而是受社會環(huán)境制約。課堂是學習參與者進行人際交往的社會環(huán)境。在這種特殊的環(huán)境中,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以及學習者與教師之間的復雜的人際關系時時刻刻影響課堂氣氛、課堂活動方式和學習結果。
2 情感因素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的影響
學生以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強烈的學習動機學習外語,那么在外語的學習過程中就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這樣, 學習的效率也高,也就會對該學科產(chǎn)生持久的興趣。同樣,教師的積極情感也對學生起著一種激勵作用.相反,焦慮會使學生感到不安、失意、自我懷疑、緊張和憂慮,從而使學生畏縮不前,課堂表現(xiàn)差,學習效果差. 抑制會使學生沉默寡言,封閉自我,對學習產(chǎn)生消極的態(tài)度。學習動機不明確,沒有明確的學習動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無上進心及競爭意識,這極大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消極情感也會對學習者的成績產(chǎn)生巨大影響。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處于消極的情感狀態(tài)中,哪怕教材再好,也難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同時還會使學生對該學科產(chǎn)生厭惡的心理.以教師職業(yè)倦怠為例,教師對所從事的工作毫無興趣而又不得不做,以至產(chǎn)生厭惡,煩躁之感。 職業(yè)卷怠的教師往往缺乏責任心,對學生冷漠、殘酷。這種消極的工作態(tài)度導致教師無法正常工作,從而無法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
3 引導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因素的方式策略
3.1 以導為主,多讓學生體驗成功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在每節(jié)課中都能有所收獲。在英語學習中,實踐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自主性學習顯得特別重要。如果沒有心里內(nèi)部的動力,缺乏創(chuàng)造的沖動,是很難做到自覺自動、持之以恒的。因此,如何有效地發(fā)揮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是教學取得成功的關鍵。教學過程是一個特殊的過程,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需要老師來引導、啟發(fā)和調(diào)動。
3.2 密切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交流不單純是知識的交流同時也是情感的溝通。知識經(jīng)濟的時代,我們要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當作能動性的人來看待,要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這樣才會使得學生有親切感、享受感,使得課堂氣氛輕松、和諧、愉快,使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在加強課堂間師生交流的同時,課外情感交流同樣重要。教師不能脫離學生,要和學生經(jīng)常溝通交流,經(jīng)常與學生談心,以“感染”取代“灌輸”,這樣的情感投入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縮短師生間心理上的距離。學校的英語教學,教師與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心靈的和諧愉快是十分重要的。古語說:“親其師而信其道。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跟任課教師有很大的關系。他們常常是由于喜歡上一位英語教師而愛上他的英語課,并能主動接受這位教師所傳授的知識?!?/p>
3 情感滲透,克服膽怯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以自己的真誠、坦率、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平等待人、嚴于律已等影響和發(fā)展學生的品質,創(chuàng)造積極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有不怕犯錯誤、敢于發(fā)言的良好學習心理。老師一句鼓勵的話,一聲由衷的贊許,甚至一個默許的眼神,對學生都至關重要。英語教學中的情感與認知猶如人體的任脈與督脈,一脈不通便覺身體不適。教師,要成為情感溝通的促進者。
4 利用多種途徑為學生提供綜合運用外語的機會
利用電化外語教學,開展表演、辯論、演講及研討會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情感和學習外語的表現(xiàn)欲,活躍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增強他們的語言實踐運用能力,從而產(chǎn)生持久的外語學習興趣與動力。
參考文獻
[1] Arnold, J.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0.
[2] Carroll, D.W. Psychology of Language [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0.
[3] Cortazzi, Martin., and Lixian Jin. Cultures of Learning: Language Classrooms in China [A]. Hywel Coleman (ed.) Society and the Language Classroo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4] Cunningsworth, A. Evaluating and Selecting EFL Teaching Materials[M]. Oxford: Heinemann, 1984.
[5] 閆傳海, 張梅娟. 情感因素在外語教學中的介入[J]. 外語界,2002(5):64—66.
作者簡介
黃小妹(1977-),女,江西科技學院外語外貿(mào)學院,大學英語教研室教師,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