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積極關注”就是“好評”,是對他人以積極的態(tài)度支持,是對他人真誠地關心、理解、尊重和接受。“無條件積極關注”,就是多角度全方位地觀察學生的長處和優(yōu)點,是對學生無條件地尊重和接納。“積極關注”必須是發(fā)自內心的,要給學生打造自尊的平臺,這樣學生才能學會自我調節(jié),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讓學生在受到教育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有積極人生態(tài)度和自尊、自重的人,實現(xiàn)人格的自我超越。
一、巧用無條件積極關注,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
學生作為生命個體,他們的言行中總會有讓我們以成人的標準來看待是不滿的東西,也總會有值得我們去肯定的東西,我們要予以肯定、贊許和尊重,會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育效果。
一位母親面對兒子迷戀電腦游戲,開始的疾言厲色,但是沒有收效,于是她改變了方法,積極關注了兒子的天賦,給兒子買了最新版的游戲,兒子讀不懂英文說明,為了玩這些游戲,便開始學英語。后來,兒子又感興趣游戲設計,但是他的數(shù)學知識不夠用,于是他又學習數(shù)學……后來,這個學生成了的程序設計員。還有一位母親,面對兒子的多動癥和一次次考試的低分,她曾經(jīng)這樣一次次的告訴兒子:“老師告訴媽媽說,今天你再座位上坐了10分鐘沒動,你有很大的進步?!薄斑@次考試你的名次很靠后(考了最后一名),但是老師說你的書寫很工整,你的成績可以比這更好的?!薄斑@次考試你進步了,這次數(shù)學成績雖然差一些,但是,你正在努力,媽媽相信你的數(shù)學可以學得更好”,就這樣,一次次的無條件積極關注,學生許多問題在媽媽的鼓勵聲中解決了。
對學生的言行,教師恰當?shù)刭澷p、巧妙地鼓勵、正確地引導,可以使學生的在鼓勵聲中揚起希望的風帆,增強他們走向成功的內驅力;可以使學生尋找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反思自己的言行,做到自省、自悟,進而自覺地修正錯誤;可以使學生享受自尊,樹立自信,走向自強。同時,教師還可以使學生逐漸學會“積極關注”他人,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他們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而且善于關注他人之所長,“見賢思齊,見不齊而內省”,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巧用無條件積極關注,促進學生思維不斷深化
學生是學習的終端,是教學的終端。但是學生不是一張白紙,學習最終是學生自己的事。教師應該為學生打開一扇窗,而不是挖好一口井。課堂教學要提高實效,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實現(xiàn)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勞動,關注學生的思維成果,是充分利用課堂資源,可以避免結論的灌輸,從而充分體現(xiàn)教學結論的生成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促進了學生的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注意力最為集中的狀態(tài)是有限的,所以,引入課設定的情景需要不斷的深化和更新,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及形象化的語言,使知識傳授從“靜態(tài)”到“動態(tài)”,變“平面”為“立體”,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接受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認識。這時,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對學生回答的問題都應該予以“無條件積極關注”。就是教師的評價要無條件的體現(xiàn)出對學生的肯定和尊重,要用恰當?shù)恼Z言進行鼓勵和評價,使學生對自己能夠揚起希望之帆,切忌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適當?shù)亟o學生以賞識和贊美,是對學生最大的尊重和鼓勵,能給學生更大的信心,對未來充滿希望。
例如,在學校環(huán)境問題時,教師這樣設計引入: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署曾組織一次的“保護環(huán)境”的征文,獲獎的小說是“當?shù)厍蛏线€剩下一個人時,突然傳來了敲門聲……”教師讓學生展開想象“誰在敲門”。面對五花八門的答案,教師沒有否定,不僅因為那回答是學生思維的成果,更是因為那回答也許是真的可能,不是聳人聽聞。這樣才真可以引起學生對環(huán)境問題的重視,從而自覺的保護環(huán)境,做到知行統(tǒng)一。
教師對學生及時給予鼓勵,不僅對回答問題的學生是鼓舞,使他們能夠對自己充滿信心和希望,并對全體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應該說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師要努力使教育信息符合學生的實際,以引起學生滿足或愉快的情緒,把他們吸引過來,努力實現(xiàn)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都呈現(xiàn)出高漲的情緒和專注的精神狀態(tài)。
三、巧用無條件積極關注,促進學生能力不斷提高
教育是引出、是喚醒、激活。人的潛能是巨大的,我們應該去激發(fā)人的潛能,使之得到發(fā)展。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既然設問,就要明確目的,思考學生,了解學生,預設學生的可能答案,激勵引導他們從已有的經(jīng)驗構建新的知識,發(fā)展其能力,并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目標。
例如,學習“消費者的基本權利”時,教師可以這樣導入教學:“誰知道什么是消費者?”一位學生站起來回答:“花錢的人是消費者?!苯處煷蟾藕芰私膺@位學生的平時表現(xiàn),先是不屑地看了學生一眼,然后說:“就你能耐,讓你說了嗎?坐下!”學生很不情愿地坐下來,我發(fā)現(xiàn)接下來的這一節(jié)課中,這個學生再也沒說一句話。本來學生根據(jù)自身已有的經(jīng)驗,用自己的觀點與教師互動,積極的發(fā)言,卻被老師“不屑”和“批評”了,他沒有能夠“有尊嚴地坐下”,他的心靈受到傷害,他會暗示自己:不要再和老師“互動”了,自己“沉默吧”。這節(jié)課對這個學生來說就是無效的。因為教師沒有能夠引導和幫助學生,沒有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久而久之,學生就失了對思想品德課的興趣,更談不上自主學習積極構建了。這節(jié)課對這個學生來說就是無效的。如果教師懂得無條件積極關注,情況會大不一樣。教師首先先對學生給予欣賞和肯定,并發(fā)揮引導者的作用,引導學生思考:你說說花錢都可以做什么呢?結合學生的已有知識,點擊思維敏感點,結合他們的生活實際,觸及他們的內心,學生就會海闊天空的列舉一番:買衣服、買車、買房、看電影、旅游……順勢師生一起由具體到抽象進行理論型的歸納提升:“花錢的人購買的東西實際就是兩類:商品和服務?!边M而,教師推進教學的深入,提升學生的理論水平。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碑斈氡г箤W生時,當您想斥責學生時,當您想諷刺、挖苦學生時……請您記起“無條件積極關注”?!八腿嗣倒澹至粲嘞恪?。讓我們捧出無條件積極關注這支“玫瑰”吧,給我們的學生,給我們的未來世界,給我們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芬芳。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