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新
摘要:目的觀察沙利度胺聯(lián)合VAD方案治療多發(fā)性骨髓瘤的療效及不良反應。方法在2007年5月~2009年5月來我院進行多發(fā)性骨髓瘤治療的患者中抽取20例,20例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用沙利度胺聯(lián)合VAD方案治療,沙利度胺初始劑量100mg/d,逐漸遞增至300mg/d,用藥10w以上,VAD方案:長春新堿0.4mg/d,第1~4d,阿霉素10mg/m2·d,第1~4d,地塞米松20mg第1~4d,第9~12d,第17~20d,25d為1個療程。結果20例患者中 總有效率69%,3年生存率78%,3年無事件存率56%。毒副反應主要有嗜睡、便秘、乏力,周圍神經(jīng)病等。結論沙利度胺聯(lián)合VAD方案治療多發(fā)性骨髓瘤具有不良反應少,耐受性好,療效滿意等優(yōu)點。
關鍵詞:沙利度胺;多發(fā)性骨髓瘤;VAD方案;臨床療效;不良反應
多發(fā)性骨髓瘤(MM)是惡性克隆性漿細胞病,多發(fā)于中老年人,約占全部惡性腫瘤的1%,約占造血系統(tǒng)惡性腫瘤的10%[1]?;熓潜静〉幕警煼?。因此,盡量減少治療相關毒副作用及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在本病的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沙利度胺能抑制血管新生,減少白細胞介素-6的產(chǎn)生,具有抗骨髓瘤作用,近年來在多發(fā)性骨髓瘤的治療中應用越來越廣泛[2]。為探討沙利度胺治療MM的療效及安全性,對我院20例應用沙利度胺治療多發(fā)性骨髓瘤的臨床資料進行了總結,為沙利度胺治療多發(fā)性骨髓瘤在臨床上提供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病例為我院2007年5月~2012年5月40例多發(fā)性骨髓瘤住院患者。2009年5月之前為VAD方案組20例,2009年5月之后為沙利度胺聯(lián)合VAD方案組20例。MM診斷均符合《血液病學》中診斷標準[3]。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實驗室檢查及骨髓瘤細胞浸潤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方法20例MM患者采用標準VAD方案:長春新堿0.4mg/d,第1~4d,阿霉素10mg/m2·d,第1~4d,地塞米松20mg第1~4d,第9~12d,第17~20d,25d為1個療程,間歇4w。20例患者在采用VAD方案的基礎上聯(lián)合口服沙利度胺,初始劑量為100mg,1次/d,睡前頓服,以后每周增加100mg,逐漸遞增至300mg/d,用藥10w以上[4]。
1.3療效評價標準以張之南等主編的《血液病學》中多發(fā)性骨髓瘤的療效標準為標準[5]。直接指標:尿或血清中的M蛋白減少至治療前的50%以上;間接指標:①骨髓中漿細胞降至低于5%或減少80%以上。②紅細胞壓積在不輸血的狀況下上升0.06持續(xù)1個月以上或血紅蛋白濃度上升20g/l持續(xù)1個月以上。③高血鈣由高于2.98轉為正常水平。④血液中的尿素氮水平由高于10.71降至正常水平。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得到改善,達2級以上。無效:患者發(fā)生異常的指標均未達到所要求的范圍內,或只有一項指標達到指定的要求范圍。部分緩解:患者的直接指標達到要求范圍,但其尿或血清中的M蛋白減少了20%~50%或有2項或2項以上的指標達到要求范圍。緩解:患者的指標均達正常,且符合2項以上的間接指標[6]。
1.4檢測指標及評價方法總有效率,3年生存率,3年無事件生存率。兩組有效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療效比較VAD組方案完全緩解1例,接近完全緩解3例,部分緩解10例,總有效率65%,3年生存率40%,3年無事件生存率25%。沙利度胺聯(lián)合VAD組20例完全緩解2例,接近完全緩解3例,部分緩解9例,總有效率70%。3年生存率80%,3年無事件生存率60%
2.2兩組毒副反應比較單用VAD方案發(fā)生便秘6例,周圍神經(jīng)病變10例,血管炎9例,沙利度胺聯(lián)合VAD發(fā)生嗜睡14例,便秘9例 ,周圍神經(jīng)病變13例,血管炎11例,水腫7例。均能耐受。
3討論
多發(fā)性骨髓瘤是惡性克隆性漿細胞病,是惡性漿細胞病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發(fā)病機制復雜。其治療方法較多,除傳統(tǒng)的放、化療之外,目前造血干細胞移植及分子靶向治療,抗血管增生藥物越來越受到重視[7]。沙利度胺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免疫調節(jié)作用,直接作用于骨髓瘤細胞,調節(jié)細胞因子的分泌,通過T細胞介導增強殺傷細胞對骨髓瘤細胞的殺傷力,從而起到抗骨髓瘤細胞作用[8]。因此,沙利度胺廣泛應用于多發(fā)性骨髓瘤的治療。沙利度胺的主要副作用包括便秘,嗜睡,皮疹,周圍神經(jīng)病,水腫等[9]。
對我院40例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治療分析匯總,沙利度胺聯(lián)合VAD方案治療多發(fā)性骨髓瘤總有效率70%,與單一VAD組治療65%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3年生存率,VAD組40%與沙利度胺聯(lián)合VAD組80%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3年無事件生存率統(tǒng)計VAD組25%與沙利度胺聯(lián)合VAD組60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沙利度胺聯(lián)合VAD組患者應用沙利度胺均能耐受,經(jīng)對癥處理后癥狀能夠緩解。國內外多家血液病科研機構及臨床中心對沙利度胺單用或聯(lián)合方案治療多發(fā)性骨髓瘤均取得滿意療效。天津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血液病研究所、血液病醫(yī)院分析我國102例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應用沙利度胺單用或聯(lián)合化療均有效,累積用藥時間達6個月以上者可以顯著提高總體生存率[10]。
綜上所述,沙利度胺聯(lián)合VAD方案治療多發(fā)性骨髓瘤優(yōu)于單用VAD方案。
參考文獻:
[1]Kneller A,Raanani P,Hardan I. Therapy with thalidomide in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the revival of an old drug[J].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2000.391-393.
[2]Rajkumar S V,Kyle R A. Angiogenesis in multiple myeloma[J].Seminars in Oncology,2001,(6):560-564.
[3]Barlogie B,Zangari M,Spencer T. Thalidomide in the management of multiple myeloma[J].Seminars in Hematology,2001:250-259.
[4]Singhal S,Mehta J,Desikan R. Antitumor activity of thalidomide in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1999:1565-1571.
[5]黃金文,張瑾,杜華平.肽胺哌啶酮聯(lián)合MP化療方案治療多發(fā)性骨髓瘤的療效觀察[J].實用腫瘤雜志,2003(02):121-123.
[6]Kneller A,Raanani P,Hardan 1. Therapy with thalidomide in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the revival of an old drug[J].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2000,(02):391-393.
[7]Marriott JB,Muller G,Stirling D. Immunotherapeutic and antitumour potential of thalidomide analogues[J].Expert Opinion on Biological Therapy,2001,(04):675-677.
[8]劉倩平,鄒三鵬,章志福.沙利度胺聯(lián)合地塞米松治療初治多發(fā)性骨髓瘤的療效和安全性[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2(12):157-158.
[9]王培林,徐衛(wèi)國,杜瑛.抗血管生成藥物反應停抑制乳腺癌轉移的初步研究[J].中國綜合臨床,2006(01):26-28.
[10]Davies FE,Raje N,Hideshima T. Thalidomide and immunomodulatory defivafives augment natural killer cell eytotoxieityinmultiple myeloma[J].Blood,2001,(01):210-211.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