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兢
摘 要:隨著語文教學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作為體現(xiàn)學生語文綜合素質(zhì)和語文教學綜合成果的寫作能力的考察,也越來越成為所有語文教育工作者關(guān)注的焦點。而且也是語文中的重點和難點。而這一難點的突破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求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進而積累寫作素材。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擴大積累。積累過后就是素材的提煉,認真審題根據(jù)題意提取有用的素材。并憑借自己出色的表達能力把通過自己積累和提煉的素材更好的反映生活,達到創(chuàng)新寫作的目的。
關(guān)鍵詞:創(chuàng)新寫作 觀察積累 分析題意 提煉素材 表達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b)-0025-02
寫作能力作為一種語文教學綜合成果和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無論教育教學如何改革一直以來都是每一位一線語文教育工作者最關(guān)注的話題。寫作能力的提升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達到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呢,老師們在教學實踐中都積累并總結(jié)許多寶貴的經(jīng)驗。今天我就如何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寫作能力談?wù)勎业膫€人觀點及做法。
1 觀察積累是基礎(chǔ)
《全日制幾年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中關(guān)于初中階段寫作教學的目標指出:“寫作要有真情實感,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币驗椋斍皩W生寫作中普遍存在兩種傾向:第一缺乏獨特的情感體驗。比如:在教學中為避免為文造情指導學生加深對生活體驗后很多同學作文中出現(xiàn)夜里母親為我蓋被子,目送我上學等老師列舉過的生活細節(jié),而且敘述過程中沒有細致的描寫和抒情。第二是堆砌辭藻。很多孩子的文章讀來如霓虹燈般炫麗閃爍,而洗盡鉛華后只剩下一張白紙。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缺少日常的觀察和生活的積累。沒有體驗自然也談不上感悟和思考。因此,寫作首先要注意觀察與積累。
1.1 留心積累,夯實基礎(chǔ)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好的材料自然寫不出好的文章。生活的積累是寫作的源泉,就像羅丹所說的“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敝挥袑ι畛錆M熱情,對觀察的事物充滿濃厚興趣,不怕費力,不避艱辛的人才能真正有所收獲。因此,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會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美的事物。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美如一粒粒細沙,讓我們通過不斷的積累在心中將它們打磨成一顆顆美麗的珍珠。
1.2 留心觀察,抓住特征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其實何止是葉子,只要你留心觀察任何事物都有其獨有特征。而這些特征需要我們通過留心的觀察才能把握。觀察意味著對現(xiàn)實的尊重,對寫作規(guī)律的尊重。莫泊桑初學寫作的時候他的老師就要求他描寫大劇院門前上百輛馬車中的一輛,并讓老師能夠通過他的文章一目了然就可以找到那輛馬車。因此,我們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的習慣,使他們在細心觀察的基礎(chǔ)上善于找出同類事物千差萬別的個性和特征。要極力避免學生自己的主觀片面性,避免“想當然”。
1.3 注重閱讀,豐富積累
生活的直接積累對寫作是十分重要和有意義的,但人的精力和經(jīng)驗總是有限的,而且往往受著時間、空間的限制,不可能任何生活都直接參與、直接體驗。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善于閱讀的好習慣,因為閱讀可以讓我們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讓我們獲得現(xiàn)實生活中無法獲得的經(jīng)驗。因此,我們要重視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如:讀書看報,圈點批注,善于質(zhì)疑,勤于積累等閱讀習慣。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睈鄣仙f:“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靈感,而最重要的還是那百分之一的靈感?!币虼耍湎ё约旱撵`感,學有心得的時候要記錄下來,以整理思想總結(jié)收獲。大量閱讀,善于積累,不但可以拓寬我們的視野,而且無形中延長我們生命的長度,擴展我們生命的寬度。
2 分析提煉是關(guān)鍵
沒有材料或材料不足,自然寫不好文章。但有了材料如果不精心選材,仍然寫不出好的文章。目前,有很多作文中出現(xiàn)許多偏離題意或內(nèi)容龐雜的現(xiàn)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審題不清或缺乏準確選材的能力。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立意、謀篇布局的能力。
2.1 審明題意,選取材料
材料是為主題服務(wù)的,因此,在選擇材料前,必須要明確文章的體裁及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針對中心思想準確選材。而我們有些學生選材缺乏針對性,有用沒用一起上,結(jié)果造成“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結(jié)果。所以,在寫作文章時,首先要明確主題。注意分析課文題目,培養(yǎng)審題技能,此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概括、提煉的能力。如,讓學生把自己作文的中心思想濃縮為一句簡短的文字,即提煉出“主題句”。采用這種濃縮法,對提高學生審題立意的技能,是十分有益的。
其次,要選取典型材料,有些同學在寫作過程中對所積累的材料難于割舍造成文章冗長雜沓,甚至偏離了主題。因此,寫作過程中要訓練學生忍痛割愛,選擇那些反映事物本質(zhì)、有代表性有說服力的材料。同時,還應(yīng)注意材料的真實性和可信性。
2.2 立意深刻,創(chuàng)意新穎
無論何種體裁的文章,都需要通過材料烘托主題。因此,看一篇文章是否成功,首先就要看作者是否是透過現(xiàn)象,抓住本質(zhì),對生活是否有深刻的認識和獨到的見地,即立意要深刻。
其次,在立意深刻的基礎(chǔ)上,還要看作者的創(chuàng)意是否新穎,即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見解,所抒發(fā)的感受,不落俗套,否則人云亦云,則沒有新意。
因此,在寫作訓練中,應(yīng)拓寬學生視野,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在文章中體現(xiàn)自己的獨特性,這樣就會抓住讀者,給人一種新鮮醒目的感覺。
2.3 圍繞中心,合理布局
布局就是在確定了文章的中心,選好了材料后,組織安排材料和確定文章內(nèi)部構(gòu)造的過程。沒有經(jīng)過整理的材料就像一顆顆珍珠即便美麗也是零散的、雜亂的,必須把這些材料按照中心的要求通過精心的設(shè)計貫穿起來,使它們系統(tǒng)化、條理化,才能串成一條美麗的項鏈,形成一篇精美的文章。因此,我們要重視學生布局謀篇能力培養(yǎng)。
3 表達能力是重點
作文能力應(yīng)包括認識生活和反映生活兩方面的能力。認識生活需要敏銳的觀察力和深刻的分析能力,而反映生活則需要準確的表達能力。
人類情感的表達方式有很多,這里我只談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兩種。
3.1 口頭表達能力訓練常規(guī)化
學生表達能力的體現(xiàn),首先表現(xiàn)在是否有敏捷的思維和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不容忽視的。因此要把表達能力的訓練作為課堂教學中的常規(guī)訓練。在課堂教學中訓練口頭表達能力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例如講提綱,可讓學生口述自己作文的提綱大意,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構(gòu)思能力,而且可以了解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再如,可采用講故事、談感想等方法培養(yǎng)學生不僅言而“有物”,還要言而“有序”。否則七嘴八舌,前后無序,雖訓練了說的能力,卻不能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就提出的問題進行研討或辯論,這樣可以鍛煉學生“言之成理、出口成章”的本領(lǐng)。在語文版教材中,每單原的口語交際訓練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訓練機會。
3.2 書面表達能力訓練多樣化
寫作訓練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無論哪種方法,其最終目的都是要付諸筆端,以書面的形式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因此,訓練學生的書面寫作能力才是我們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
首先,讓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和記筆記的好習慣。這樣有益于學生積累作文的素材,有效地解決作文時感到“無話可說”的問題。同時,培養(yǎng)學生寫真事、說實話的好文風,以及快速準確的文字表達能力。因此,它一向是中學語文教師作為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一項重要的經(jīng)常性的工作。
其次,選取經(jīng)典文章進行仿寫訓練。因為我們的課文就是很好的范文,在學習了文章的寫作技法、特點后,可以讓學生模仿范文自行命題。如,學習了敘事散文《背影》可讓學生模仿其筆法,通過生活中的小事贊美溫暖的親情。如學習了《小巷深處》,可以讓學生模仿其寫作手法把抽象的感情寄托在具體的事物中,如寫一寫“手”,母親的手、老師的手、農(nóng)民的手等等。學習了說明文可以仿照其寫法介紹一下自己的小制作、小發(fā)明或?qū)δ骋皇挛镞M行觀察后,寫成說明文。
最后,收集一些材料、漫畫、哲理故事等,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寫作內(nèi)容,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觀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又能挖掘出學生的思想深度和認識程度,既培養(yǎng)了學生寫作的基本能力,又開發(fā)了他們的智力。
我們深諳寫作是人類須臾不能離開的重要的交際工具,良好的寫作是修養(yǎng)是高質(zhì)量生活的基本條件。這是一道生活的大菜,沒有良好的胃口,就不能達到酣暢淋漓的境界。因此,我們努力探尋寫作過程中素材積累與提煉、主題的分析與確定、表達技巧的訓練方法,不斷穩(wěn)固作文大廈的根基。
參考文獻
[1] 吳開余.淺談如何提高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與審美能力[J].海外英語,2011(5).
[2] 林敏海.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審美能力[N].汕尾日報,2011-06-19.
[3] 李婷.淺談公文寫作的思維品質(zhì)[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1):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