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玲
(浙江省慶元縣中醫(yī)院 婦產科,浙江 慶元 323800)
盡管目前許多孕婦對剖宮產給母嬰近期或遠期帶來的影響表示擔心[1],但有80.13%的產婦認為自然分娩疼痛無法忍受[2],尤其在我國由于硬膜外分娩鎮(zhèn)痛應用率不到1%,選擇自然分娩孕婦遠遠低于其他發(fā)達國家[3]。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國產婦誤認為剖宮產能最大程度地減輕分娩疼痛、降低分娩風險。有研究[4]在討論分娩方式選擇時就明確指出,分娩疼痛是影響產婦分娩決策的最重要因素,而低估了剖宮產術后疼痛。因此,有必要針對目前孕產婦的分娩鎮(zhèn)痛需求,采用最適宜的分娩鎮(zhèn)痛服務來達到最佳的分娩結局。本研究通過量化評估自然分娩與剖宮產分娩的疼痛預估值及真實值,旨在探討產婦對分娩鎮(zhèn)痛的預期和評價,為產婦選擇合理的分娩方式、提高分娩鎮(zhèn)痛質量提供依據。
1.1 研究對象 便利選取2012年7-11月在我科分娩的產婦378例,年齡19~36歲,平均(25.14±7.87)歲,孕周36+1至40+3周;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73歲,高中或中專188例,大專及以上117例。納入標準:(1)初產婦;(2)單胎妊娠;(3)娩出活胎;(4)無精神疾病史;(5)自愿參加本次調查。本研究符合納入標準的產婦378例,有6例產婦由于各種原因無法配合調查,因此共計372例產婦完成調查。其中自然分娩85例,主動剖宮產167例,被動剖宮產120例。
1.2 方法
1.2.1 產婦分娩疼痛調查表 該調查表由作者自行設計,由三部分組成:(1)一般資料,包括產婦姓名、年齡、受教育程度、孕周及孕次等一般個人情況;(2)疼痛評估,采用五指疼痛評分表,即大拇指表示5分,代表無法忍受;示指表示4分,代表疼痛劇烈;中指表示3分,代表中度疼痛;無名指表示2分,代表輕度疼痛;小拇指表示1分,代表輕微疼痛。(3)分娩鎮(zhèn)痛方式,了解產婦對各種鎮(zhèn)痛方式的需求與使用情況,包括藥物鎮(zhèn)痛、物理鎮(zhèn)痛、硬膜外鎮(zhèn)痛等。
1.2.2 概念界定 疼痛預估值:臨產開始至第一產程內疼痛預測值(預測產時疼痛值);疼痛真實值:第二產程開始至產后/術后12h內最疼痛時的體驗值;疼痛回憶值:產后/術后12h后至分娩后30d疼痛回憶值(回憶產時疼痛)。
1.2.3 調查方法 產婦入院時,調查人員即將本次調查的目的及方法進行詳細講解說明,以取得產婦及家屬的配合。記錄產婦基本情況,分娩時由產婦根據自身情況在疼痛量表中選擇自己預測和感受的疼痛值;了解產婦采用何種分娩后鎮(zhèn)痛方法;于產后30d內對產婦進行電話隨訪,要求其對分娩疼痛進行評價。調查期間每周進行1次電話隨防,以保持與產婦的院外聯系。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計數資料以例數、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或χ2檢驗。以P<0.05或P<0.01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分娩疼痛評分比較 從表1可見,與剖宮產相比,自然分娩的疼痛預估值、真實值及回憶值均略高,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自然分娩產婦對疼痛的預估值、真實值及回憶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剖宮產產婦的疼痛預估值明顯低于真實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從表2可見,不論是主動選擇還是被動選擇剖宮產的產婦,其疼痛預估值均遠低于真實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不同分娩方式產婦疼痛評分的比較(,分)
表1 不同分娩方式產婦疼痛評分的比較(,分)
a:與預估值比較,P<0.05
表2 不同選擇方式剖宮產產婦疼痛評分的比較(,分)
表2 不同選擇方式剖宮產產婦疼痛評分的比較(,分)
a:與預估值比較,P<0.05
2.2 自然分娩與剖宮產產婦的鎮(zhèn)痛方式 從表3可見,自然分娩與剖宮產產婦的鎮(zhèn)痛方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表3 自然分娩與剖宮產產婦的鎮(zhèn)痛方式[n(%)]
3.1 剖宮產產婦疼痛預估值偏低 研究結果表明,剖宮產產婦對分娩疼痛的預期遠低于真實體驗值,而主動選擇剖宮產產婦預估疼痛值較真實值更低,表明主動剖官產產婦對通過手術分娩減輕生產痛苦的期望過高。特別對于強烈表示無法忍受自然分娩疼痛而選擇剖宮產的產婦,即使在給予術后鎮(zhèn)痛處理后,仍較自然分娩產婦對分娩時疼痛的記憶深刻。而被動選擇剖宮產的產婦對分娩時疼痛的預估值比產后回憶值高,分析原因可能與產婦對剖宮產手術與術后疼痛有一定了解,使其心理準備較充分,另一方面與其對母嬰安全的關注度高于對疼痛的關注度有關。
3.2 自然分娩與剖宮產疼痛真實值無明顯差異本研究發(fā)現,剖宮產產婦分娩的疼痛真實值與自然分娩產婦無明顯差異,說明剖宮產與自然分娩時產婦的疼痛體驗水平相近。提示醫(yī)護人員在產前宣教時,應對剖宮產手術進行詳細講解,使產婦正確認識手術對身心產生的影響,尤其是不宜讓產婦對疼痛緩解寄予過高希望。本研究結果顯示,自然分娩產婦產后30d的疼痛記憶并未隨時間延長而減弱,表明分娩疼痛可能產生較遠期的影響,醫(yī)護人員應加以關注。原因可能與自然分娩疼痛經歷時間較長,被過度強化有關。提示醫(yī)護人員應加強產婦自然分娩后的疼痛管理,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如借助為人母的喜悅轉移產婦對疼痛的注意,以減輕疼痛記憶。
3.2 分娩后鎮(zhèn)痛方式的選擇 剖宮產產婦術中以椎管內硬膜下聯合麻醉方式為主,鎮(zhèn)痛效果快速確切,但疼痛往往出現于產后[5]。同時為了防止產后出血和感染,產后需要持續(xù)6h按壓腹部以排出宮內淤血,進一步加劇了產婦的術后疼痛。本次調查顯示,剖宮產后采用鎮(zhèn)痛泵靜脈持續(xù)給藥者占75.61%,10.45%的產婦選用肌內注射鎮(zhèn)痛藥物緩解疼痛,而采用物理方式止痛者僅7.67%。由于藥物吸收入血后不僅會產生惡心、嘔吐、頭暈等一系列不良反應,還可能對產后哺乳和產婦產褥期身心產生影響。因此,對于剖宮產產婦,在采用安全、不良反應少的藥物鎮(zhèn)痛的同時,應鼓勵選擇物理方式進行鎮(zhèn)痛,以減少藥物的使用。對于自然分娩產婦,子宮收縮是分娩后產婦疼痛的主要原因[6]。由于宮頸口極劇擴張,胎兒下降撐開骨盆,即使在臨產后肌內注射哌替啶,鎮(zhèn)痛效果仍較輕微,產婦分娩后疼痛依然較劇烈,說明分娩后鎮(zhèn)痛不充分。而哌替啶可以透過胎盤屏障,若使用不恰當,易影響胎兒呼吸,導致新生兒呼吸窘迫。因此,有必要向產婦充分說明各種分娩后鎮(zhèn)痛方式的作用機制及其優(yōu)缺點,使其正確認識深呼吸減痛法、音樂療法、穴位按摩等非藥物鎮(zhèn)痛方法的優(yōu)勢,從而減少產婦選擇藥物鎮(zhèn)痛的概率。
綜上所述,主動剖宮產產婦對于手術鎮(zhèn)痛期望過高且對術后疼痛認識有偏差,以至出現分娩疼痛預估值與真實值有所出入;同時剖宮產產婦分娩疼痛真實值與自然分娩產婦無明顯差異,醫(yī)護人員應對產婦進行積極的產前教育,使其正確認識剖宮產和自然分娩對心身的影響,從而選擇正確合理的分娩方式;另外應加強自然分娩產婦產后的疼痛管理,減輕其疼痛記憶;最后,應積極倡導非藥物鎮(zhèn)痛方式在分娩后鎮(zhèn)痛中的應用,尤其是對于剖宮產產婦。
[1]葉慧君,江延姣,阮芝芳,等.分娩疼痛程度及其相關因素與分娩結局[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1,46(10):753-757.
[2]柳慧,林雪梅,冷冬梅,等.不同分娩方式的孕產婦對分娩疼痛的預期值與實際經歷的調查[J].四川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41(2):362-365.
[3]南桂英,曹迎風,王慧玲,等.對護士進行疼痛知識培訓以提高產婦對疼痛護理滿意度的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24):2920-2921.
[4]劉婷,鄔燕萍,杜艷鴻,等.陰道分娩后產婦會陰疼痛狀況調查與干預[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9):74-75.
[5]陳少群,楊翠萍,黎智勇,等.不同健康教育形式對剖宮產產婦行自控鎮(zhèn)痛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24):4-5.
[6]陳光虹.硬膜外麻醉對產婦分娩疼痛及血清皮質醇水平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11,51(31):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