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杭飛
摘 要:小學生習作要求要給學生足夠的時空選擇,尊重他們獨特的視角和體驗,讓學生在習作中盡情地“玩”。
關鍵詞:習作;獨特;自由
習作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是一件困難的事。他們常常覺得“無米下鍋”,因而教師在指導學生習作之前,會煞費苦心地為學生“制造”習作素材,或做個游戲,或搞個活動。如果遇到學校組織運動會、看演出等活動,教師一定會抓住良機,布置學生寫一篇作文。盡管學生一聽說活動之后還要完成一篇作文,玩興頓消,但是教師提出這個要求不算過分,習作來源于生活,筆者感到過分的是許多教師在習作中仍然捆住孩子的手腳,不讓他們盡情地“玩”,這可能才是學生不愿意習作的根本原因。在一次四年級作業(yè)檢查中,筆者看到了一篇習作和教師評語。少數(shù)錯別字和標點做了更正,其他維持原貌。
秋游
“啦……”隨著歡快的歌聲,我們啟程去秋游了。
我們大家興奮得跳了起來?!稗Z”情況不妙,都是因為我太過于興奮,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沒事吧?你?”旁邊的一位同學幸災樂禍地說。“沒事,沒事,你沒看我還生機勃勃嗎?”我一邊爬起來一邊說。我以每秒180公里的速度,追上了許值銘。我問他:“你累嗎?”“不累不累,體力才用了十分之一呢!”他一邊揮著手一邊說。唉——我恨不得讓一架宇宙飛船把我送到那兒呀!”
說著說著,也就到了。我們趕緊找了個地方休息,令人煩的是,那些數(shù)不清的蚊子總在我們的頭頂上轉來轉去。于是,周實詩興大發(fā),口占一絕:“天上的蚊子,比星星還多?!?/p>
教師點評:這次到楚秀園秋游,公園內有許多美麗的景物。文章應主要寫楚秀園秋天的景象,也可以寫大家有意義的活動。你寫的內容偏題了。
從評語可以看出這位老師對這篇習作是基本否定的,原因是學生沒有圍繞題目抓住重點,屬于偏題一類文章。如果評分,這位老師也不會給到及格分的。其實真正不及格的是這位老師的評語。對于小學生來說,文章題目只是提示了習作的方向和范圍,學生的習作內容只要與題目有關就可以了,老師不應該用自己或想當然的所謂習作重點去束縛學生自由習作。
客觀而論,這篇習作算不上優(yōu)秀之作,內容不夠豐富,語言表達還不夠清晰生動,但是小作者的充滿兒童趣味的自由表達卻是值得贊賞和保護的。
學生習作貴在表達對生活的獨特感受。世界可以分為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文章主要反映的是主觀世界。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和感受都不相同,兒童與成人有著更大的差異。一個女孩跟媽媽到浴室洗澡,洗完澡看到外面下起了小雨,媽媽愁眉苦臉,而小女孩立刻沖進雨里蹦蹦跳跳,不亦樂乎,這就是大人與孩子截然不同的感受?!肚镉巍芬晃闹袃和瘜η镉蔚倪^程也有自己獨特的感受,興奮得莫名其妙摔倒了,別人的問候成了幸災樂禍,聽到了幸災樂禍的話又并不在意,走得很快說明很高興,但又覺得很累,兒童的感受總是讓你捉摸不定,出乎意料,很難理解,這就是兒童趣味,他們到公園看不到遍地的秋天美景,卻看到了小小的飛蟲。文章應寫真意、抒真情,真情真意就體現(xiàn)在獨特的感受里。在兒童的世界里,他們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念和游戲規(guī)則生活著??上г诔扇藶楸疚坏膫鹘y(tǒng)社會里,并不重視兒童的存在,并不重視兒童的心理,兒童享受不到寫作所帶來的愉悅?!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學生能“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薄白⒁獗憩F(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弊鳛榻處?,不要把作文的要求變成捆綁學生的繩索,兒童的習作就需要兒童的方式,使之成為孩子們愛不釋手的生命活動。
學生習作有自由表達的權利。兒童文化的核心是一種游戲精神,游戲追求的是一種過程的快樂,它成為兒童快樂的本質。兒童正值天真爛漫的年齡,他們的腦子里裝滿了各種問題,可是為什么在他們的習作中卻很難看到這種思維靈性的火花呢?是他們不愿意表露心跡?還是他們的思維通道不暢?其實都不是。究其原因是他們被教師的習作要求、習作指導束縛了手腳。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往往從審題要求—選材—立意—提綱進行指導,甚至羅列好詞佳句,規(guī)定開頭結尾等,這種精細指導嚴重地限制了兒童的表現(xiàn),約束了兒童的自由發(fā)展,所以我們悲哀地看到了許多“依葫蘆畫瓢式”的作文,“代教師立言式”的作文。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秋游作為一次活動,在時空上有著相當?shù)拈L度和寬度,從準備到結束以后,從家里到學校到公園,都在這一活動范疇;作為一個題目,并不界定活動過程中的哪一個點,教師理應給學生在時空上選擇的自由。加繆說:“自由應是一個能使自己變得更好的機會!”兒童在習作中應想自己所想,寫自己所寫,自由想象,自由選擇。
參考文獻:
[1]周一貫.兒童精神:兒童世界的通行證[J].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2004(07).
[3]劉云生.兒童個體作文的源與流[J].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2007(11).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