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摘 要: 從研究讀者閱讀需求的重要性出發(fā),結合高校圖書館讀者分類和閱讀需求分析,在考慮以閱讀需求為導向的情況下提出了三條高校圖書館服務對策,包括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及豐富館藏內容,優(yōu)化館藏結構,對圖書館更好地服務讀者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讀者需求 高校圖書館 服務對策
高校圖書館的基本任務是圍繞所在學校的辦學目標,服務于教學和科學研究。隨著市場經濟和知識經濟的發(fā)展,圖書館應倡導“主動服務,創(chuàng)造讀者,提高效率”這樣一種新的服務理念。為此,我們應與時俱進,順應時代潮流,主動地、有針對性地、創(chuàng)造性地把圖書館服務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1]。
1.研究讀者閱讀需求的重要性
讀者需求指的是從事閱讀活動的人對適用文獻的追索,它以讀者的閱讀目的為出發(fā)點,而以其適用文獻的取得為歸宿。
研究讀者的閱讀需求是高校圖書館館員做好讀者工作的必要素質。讀者到圖書館都有各自不同的需求,所以只有分析掌握讀者閱讀需求,才能主動、科學地為讀者服務[2]。
研究讀者的閱讀需求可以有效提高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通過對讀者需求的研究,可以確定圖書館館藏資料的結構,以讀者的閱讀需求為導向,選擇性地征訂書籍與期刊。
簡而言之,高校圖書館具有教育職能和信息服務的特性,因此,必須從讀者的閱讀需求出發(fā),搞好閱讀需求分析,有針對性地提高閱讀服務質量。
2.高校圖書館讀者分類和閱讀需求分析
閱讀作為讀者有意識的精神活動,本身就反映了一種需求,它是人類特有的文化傳播活動,是接受教育、提高智力、獲取知識信息最根本的途徑。閱讀需求是圖書館發(fā)展的基礎,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是圖書館工作的核心任務[3]。對于高校圖書館,以讀者的閱讀動機和閱讀興趣為標準劃分讀者群,可分為研究型、學習型及消遣型讀者。圖書館應針對不同類型的讀者群,提供不同的服務方式,滿足不同的閱讀需求。
2.1研究型讀者。
研究型閱讀是讀者為了開展某一學科領域的研究進行的閱讀,這類讀者一般是中、高級職稱的教師。他們對科研的專業(yè)需要,多為前沿學科探索型。研究型讀者的閱讀需求具有明顯的專業(yè)性和時效性。專業(yè)性是指這類讀者閱讀傾向一般都比較穩(wěn)定,閱讀的范圍是根據自身的專業(yè)需要閱讀特定學科或專業(yè)領域的文獻。時效性是指這類讀者在開題階段需要了解該課題研究進展、研究成果及發(fā)展動態(tài),決定是否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性,獲取最新的科研信息,需要圖書館工作人員進行文獻檢索的查新工作,這就迫切要求短時間內查閱到所需文獻,圖書館在利用本單位文獻館藏資源的同時,應指導讀者利用計算機網絡進行網絡閱讀,網絡閱讀有內容豐富,互動性好,方便快速的特點[4]。
2.2學習型讀者。
這類讀者大部分是參加工作時間較短的青年教師和在校的中高年級學生。青年教師精力旺盛,思想敏銳,求知欲強,是教師隊伍中的新生力量。他們閱讀興趣濃厚,以學習了解所需的專業(yè)知識,提高專業(yè)素質和業(yè)務能力為目的進行閱讀,來圖書館的主要目的是查找與自己講授課程有關的最新館藏信息。對于在校的中高年級學生而言,他們已基本適應了大學生活,對高校的學習、生活規(guī)律已往熟悉并成為習慣,對所學專業(yè)興趣漸濃,對自己的人生目標與未來已有初步的設計,且具有一定的知識面,不滿足于課堂知識的學習,為了與社會、時代的發(fā)展要求相適應,來圖書館主要是彌補課堂學習的不足,希望學習跨領域、跨專業(yè)的知識,使一些新知識、新信息納入自己固有的知識系統(tǒng)中[5]。
2.3消遣型讀者
這類讀者既包括數(shù)量眾多的學生,特別是大一新生,又包括一些工作之余需要休息的教師和教輔人員。所有讀者,在緊張的工作和學習之余,都希望閱讀一些知識性、趣味性強的書刊。對于新生,因為剛從升學壓力中解放出來,再加上自己掌握支配的時間多,對事物充滿好奇的心理,在新鮮的環(huán)境中,他們更傾向于選擇一些有趣、熱門、新潮的文學作品、時尚刊物等,如一些言情、武打小說。對于一些工作之余需要休息的教師和教輔人員更傾向于借閱適合個人興趣的小說、雜志或者歷史性書籍以充實業(yè)余文化生活[6]。
3.以讀者需求為導向的高校圖書館服務對策
提高圖書館服務應以讀者的閱讀需求為導向,從以下三個方面提高圖書館服務水平。
3.1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高校的首要任務是教書育人,而圖書館是教書育人的重要機構,因此,思想政治素質是圖書館工作人員素質的靈魂,圖書館工作人員在服務讀者的過程中應具有堅定的政治方向。要完成好服務讀者的本職工作,還必須具備扎實的業(yè)務能力,豐富的圖書館專業(yè)知識、寬廣的知識面及熟練的信息處理能力。在信息化網絡化的今天,圖書館工作人員還必須具備計算機和外語知識。所以為了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隊伍的素質,要加強培訓和教育,創(chuàng)造更多的深造機會,提高他們的知識水平和業(yè)務能力[7],更好地服務讀者。
3.2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要做好圖書館的服務管理工作,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以人為本,一切以讀者的需求為準則,為讀者提供富有人情味的服務,以“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為宗旨,為讀者主動提供快捷、準確、規(guī)范的服務。高校圖書館應針對不同層次的讀者需求,為其開展個性化服務。服務要面向教師,為各學科專業(yè)人員的教學、科研或學習提供及時準確的專業(yè)文獻信息資源,以及定題服務、開放存取的信息鏈接等高層次服務[8],推動他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面向學生,要進行閱讀指導,正確引導他們去獲取各自所需的圖書,對打算考研的學生,將最新的考研信息反饋給他們;面向教輔人員,向他們推薦各種優(yōu)秀讀物,充實他們的業(yè)余文化生活,達到陶冶情操、增長知識的目的。圖書館工作人員要以人為本,真正把圖書館特有的人文關懷送給每位讀者,為讀者營造文明、健康的求知環(huán)境。
3.3豐富館藏內容,優(yōu)化館藏結構。
要做到豐富館藏內容,優(yōu)化館藏結構,以讀者的閱讀需求為導向。在采選館藏圖書、報紙和期刊時,要做好讀者需求的調查工作,在了解讀者閱讀需求的基礎上按需訂購,避免盲目征訂的現(xiàn)象。要有選擇性地訂購,為讀者提供內容好、質量高的文獻資料,發(fā)揮資源共享的作用,有針對性地購買各種現(xiàn)成的數(shù)據庫,如《全國報刊索引》、《中國學術期刊數(shù)據庫》等,豐富圖書館可利用的數(shù)字資源,為讀者提供更全面、更優(yōu)質的個性化服務。
總之,圖書館是知識傳播的主渠道,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閱讀需求,圖書館必須以讀者的閱讀需求為導向,不斷調整服務對策,提高自身的服務水平,更好地為高校的發(fā)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陳小勉,劉宏錦.創(chuàng)造讀者:圖書館服務理念的提升[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4(2):173-175.
[2]張宏武.研究閱讀需求,開展創(chuàng)新服務[J].價值工程,2012(11):222-223.
[3]彭碧河.專業(yè)圖書館讀者閱讀需求類型分析[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11,21(27):25-26.
[4]趙海波.醫(yī)學高等院校讀者心理需求研究與圖書館服務對策[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00):142-145.
[5]王榭.談讀者需求心理研究與個性化服務[J].現(xiàn)代情報,2004(5):169-171.
[6]馮玉翠.中等職業(yè)學校閱讀需求與圖書館服務現(xiàn)狀分析[J].求實,2005(4):265.
[7]何斌.淺議圖書館工作人員素質的提高[J].青春歲月,2013(4):450-451.
[8]任志宇.以讀者需求為導向提高高校圖書館服務層次[J].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07,19(3):237-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