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宏
(船舶重工集團公司723所,揚州225001)
近些年現(xiàn)代無線通信技術(shù)步入飛速發(fā)展時代,各型各式的移動通信終端涵蓋多個頻段,這要求天線能在多個頻段工作,對天線這方面的研究思路主要包括多頻段和超寬帶2種方法。超寬帶天線在某些場合可以認為是多頻段天線的一種,但是在需要有特定的頻率選擇時,比如在雷達、制導(dǎo)和衛(wèi)星通信等某些應(yīng)用背景里要對某些頻段進行限制時,多頻段天線就是不二的選擇[1-3]。
分形幾何結(jié)構(gòu)有兩大特性:空間填充特性、自相似特性。這2個特性對于天線小型化和多頻帶的實現(xiàn)至關(guān)重要[4-6]。本文對Koch島分形天線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Koch島分形天線的高次模和基模都具有良好的輻射性能,且2種模式頻比可達4.6∶1大頻差。因此,可以利用Koch島分形結(jié)構(gòu)來可實現(xiàn)高性能的雙頻段大頻差天線。
Koch分形對稱振子天線由Koch分形曲線形成,如圖1所示。該曲線是一種不規(guī)則的曲線,常見的Koch曲線增加一階數(shù),每單位直線段中間的1/3段就分別繞著2個分段點旋轉(zhuǎn)60°和-60°后形成高一階的曲線,總的長度變?yōu)樵瓉淼?/3倍。當(dāng)?shù)鷑次時,天線總長度為:
式中:l0為初始的線段長度。
可以看到,當(dāng)n≥1時,Koch曲線占據(jù)的空間趨于固定值,隨著n的增加長度增加。這種良好的空間填充性能實現(xiàn)天線小型化。
圖1 Koch分形對稱振子天線(K0~K3)
根據(jù)已有的研究,通常用迭代函數(shù)系統(tǒng)(IFS)算法來實現(xiàn)Koch曲線,其具體過程可參見文獻[3],曲線構(gòu)造函數(shù)表達式如下:
把式(2)中W1、W2、W3、W4組合,所構(gòu)成的就是Koch曲線,如圖1所示,將曲線在金屬薄片上形成振子天線。
如果將Koch曲線圍成一定的面積,就形成了Koch島形天線,如圖2所示。
圖2 Koch島天線
3階Koch島貼片天線如圖3所示?;鍨楹?.508mm的Rogers6002,Koch島貼片和地板分別印制在基板的上下兩面,Koch島長為10mm。天線采用同軸背饋。這里采用HFSS仿真軟件對該天線進行研究分析。
圖3 天線結(jié)構(gòu)
仿真所得的S11參數(shù)如圖4所示?;V行闹C振頻點f1和高次模的中心諧振頻點f2分別為8.86GHz和40.82GHz。
圖4 S11參數(shù)
不同頻點天線三維方向圖如圖5所示。圖5(a)中,天線在f1=8.86GHz時方向圖良好。圖5(b)中,天線在f2=40.82GHz時,同樣具有良好的輻射性能,此時天線增益達到11.08dB,表現(xiàn)出超強的輻射方向性。
不同頻點天線的E面和H面二維方向圖如圖6所示。
在不同頻點,天線表面電流分布如圖7所示。f1=8.86GHz時,電流主要分布在天線的中間區(qū)域,天線工作在基模;f2=40.82GHz時,電流主要分布在天線邊緣。觀察高次模的電流分布可知:對于高次模,電流在分形不規(guī)則的邊界形成強烈諧振,可以產(chǎn)生具有超強方向性的高次模,從而使天線增益達到11.08dB。
圖5 不同頻點天線三維輻射方向圖
圖6 不同頻點天線二維輻射方向圖
圖7 不同頻點天線表面電流分布
本文主要研究Koch島分形天線的基模和高次模??梢钥吹?,它的高次模和基模的輻射性能都很好,且2種模式頻比可達4.6∶1。不同的是:基模電流分布在天線的中間區(qū)域;高次模電流分布在分形不規(guī)則的邊界,形成諧振,方向性強,天線增益可達11.08dB。
[1]林澍,蔡潤南.新型圓環(huán)嵌套多頻印刷天線[J].現(xiàn)代電子技術(shù),2011,34(3):97-100.
[2]吳啟鐸,張廣求.堆疊 H形多頻段微帶天線[J].現(xiàn)代雷達,2010,32(11):53-57.
[3]林澍.小型化分形天線的設(shè)計與分析[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xué),2008.
[4]張輝,付云起,朱暢,等.基于Minkowski分形邊界的微帶貼片天線[J].微波學(xué)報,2006,22(6):37-39.
[5]曾憲峰,張晨新.新型樹狀分形天線多頻特性分析[J].電訊技術(shù),2010,50(10):78-81.
[6]Kaka A,Toyca M.A fractal geometry,multi-band,miniaturized monopole antenna design for UWB wireless applications[A],2011IEEE-APS Topical Conference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APWC)[C],2011:584-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