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清 何雙凌 趙仁 山學祥
摘要:目的對云南區(qū)域內的民族藥玉葡萄根資源和生物學特性進行了調查歸納,以便獲得撫育種植發(fā)展的最佳條件,為其產業(yè)化開發(fā)利用提供依據(jù)。方法對玉葡萄根應用沿革,資源分布、適生環(huán)境進行調查分析,歸納其生物學特性。結果玉葡萄根資源在云南多分布于南亞氣候帶和北亞熱帶,分布范圍廣,但多呈點狀零散分布,攀附于喬、灌木林中,在潮濕腐殖土中數(shù)條根順地形延伸,皮厚粗大的根條供藥用。結論該品種植發(fā)展應以適宜區(qū)域林下野生撫育為主,并保護好共生其它物種,形成最佳規(guī)?;瘬嵊N植環(huán)境,提供優(yōu)質玉葡萄根藥材商品,滿足云藥產業(yè)的發(fā)展需求。
關鍵詞:玉葡萄根;資源調查;生物學特性;開發(fā)利用
中圖分類號:R28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14)06-0072-03
玉葡萄根為葡萄科蛇葡萄屬三裂蛇葡萄(Ampelopsis delavayana(Franch)Planch)的根,收載于《中國藥典》1977年版[1]和多版《云南省藥品標準》[2~3]。還廣泛收載于多個民族的中草藥書籍中,金剛散、赤木通、野葡萄根、五爪金、野蒲桃根《滇南本草》,大接骨丹《昆明民間常用草藥》,飛蜈蚣藤《云南中草藥選》,搶花藥《云南思茅中草藥選》。如玉葡萄根《中藥志》,五爪龍《湖南藥物志》,破石珠、紅母豬藤《全國中草藥匯編》,見腫消《陜西中草藥》,紅赤葛、紅內消、赤葛《四川常用中草藥》,烏血藤《彝藥志》,三葉藤、紅狗腸《廣西藥用植物名錄》;還有的書籍中的別名還叫肥豬藤、鳥血藤、萬初牛、綠葡萄、玉葡萄、野葡萄、耳墜果、五爪龍、見腫消等[4]。是被廣泛收載與應用的中草藥品種,也是云南各民族醫(yī)生骨傷科較為常用的中草藥品種。在現(xiàn)代醫(yī)藥產業(yè)中,玉葡萄根是云南白藥集團“金品”系列產品和“云南紅藥”等產品的重要原料。隨著云藥產業(yè)的發(fā)展,玉葡萄根藥材商品用量在大幅增加,野生資源日漸枯竭。據(jù)此,筆者對其應用研究進行了歸納,對資源分布及其生物學特性進行了調查,展開了野生撫育與繁育種植的試驗研究,現(xiàn)整理報道如下。
1玉葡萄根的應用研究
經(jīng)查閱文獻資料與向云南有關地區(qū)草藥醫(yī)生調查:玉葡萄根始載于《滇南本草》[5],為云南地區(qū)多民族常用的民間草藥,能了解到的大規(guī)模應用歷史約一百余年,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云南日月大藥房用玉葡萄根研粉制成“金剛散”,為馳名骨傷科成藥。解放后,昆明市紅十字會醫(yī)院利用原存原料,改名“紅十字創(chuàng)傷粉”繼續(xù)生產使用。1958年經(jīng)對處方中原植物進行了調查,認為三裂蛇葡萄等是上述成藥的重要藥物[6]。彝族、白族等民間醫(yī)生認為玉葡萄根對治療跌打損傷、接骨續(xù)筋等病癥具有獨特的功效,將其稱為“金剛散、接骨丹、見腫消”等。其功效歸納為清熱利濕,活血通絡,止血生肌,解毒消腫。主治淋證,疝氣,偏墜,風濕痹痛,跌打瘀腫,創(chuàng)傷出血,燙傷,瘡癰等癥?!兜崮媳静荨罚骸袄螂追e熱,消偏墜下氣,走經(jīng)絡,定痛,散乳結腫痛,治癰瘡,排膿,通利五淋,赤白便濁,止玉莖痛?!薄蛾兾髦胁菟帯罚骸跋[止痛,舒筋活血,止血。主治跌打損傷,內有瘀血,外傷出血?!薄端拇ǔS弥胁菟帯罚骸爸寡?,消癰,解毒。治跌打損傷,金創(chuàng),刀傷,癰疽惡瘡腫毒,風毒游丹。”《湖北中草藥志》:“清熱解毒,舒筋活絡,排膿,通乳。用于風濕關節(jié)痛,腰腿痛,乳汁不足,慢性骨髓炎,膿腫疔毒,瘡癤,水火燙傷,外傷出血等?!庇纱丝梢?,玉葡萄根在多省區(qū)都在使用,而功效大同小異?!对颇鲜∷幤窐藴省穼⑵涔πw納為散瘀止痛,接骨續(xù)筋,去腐生新,清熱解毒。用于跌打損傷,骨折,水火燙傷,腸炎腹瀉,尿澀尿痛,小便淋瀝?,F(xiàn)代研究證實,三裂蛇葡萄的化學成份主要為羽扇豆醇、β-胡蘿卜素、β-谷甾醇、紅橘素(4',5,6,7,8-五甲氧基黃酮)、二十九烷酸、棕櫚酸、兒茶素、胡蘿卜苷等[7]。現(xiàn)代藥理研究認為具有消炎鎮(zhèn)痛、保肝護肝等顯著的藥理活性,臨床上適用慢性骨髓炎、急性乳腺炎、抗腫瘤、肝炎、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等功效[4],具有很好的開發(fā)應用前景。
2資源分布概況
葡萄科(Vitaceae)植物全世界有16 屬約700 余種,主要分布于熱帶,亞熱帶,少數(shù)分布于溫帶。我國有9屬150種,南北都有分布,云南有9 屬96種18 變種[7~8]。只有蛇葡萄屬(Ampelosis Michaux)有30余種,我國有17種;本屬多種植物可供藥用,玉葡萄根(三裂蛇葡萄)是該屬的重要藥用品種,分布于云南、四川、貴州、陜西、甘肅、安徽、河南、湖北、江蘇、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區(qū)[11];在云南省分布于賓川、大理、洱源、鶴慶、大姚、永仁、石屏、景洪、蘭坪、麗江、祿勸、勐海、勐臘、宜良、彝良、永勝等地[9]。陳科力等在湖北麻城地區(qū)調查證實當?shù)厥褂玫囊捌咸迅赏瑢僦参锷咂咸?、光葉蛇葡萄、三裂蛇葡萄和異葉蛇葡萄4種植物的根組成[10]。在華東地區(qū)還將三裂蛇葡萄等作為白斂入藥,安徽的九華山草醫(yī)還將三裂蛇葡萄根稱為見腫消或白斂,用以治療脊髓灰質炎或疔瘡腫痛[11]。
筆者查閱了云南玉葡萄根資源分布的有關文獻資料,對藥廠收購商品來源地區(qū)和模式標本采集區(qū)域進行了多次調研,先后到大理的鶴慶與賓川縣結合區(qū)(當年模式標本采集區(qū)),昆明的西山、安寧,楚雄的大姚趙家店鄉(xiāng)、楚雄呂合和四川峨眉山等地進行了實地資源調查,共調查了21個點。調查過程中玉葡萄根品種先經(jīng)云南省藥物研究所趙仁主任藥師在調查現(xiàn)場進行鑒定,對有疑問的植株再邀請昆明植物研究所雷立公副研究員到調查資源點現(xiàn)場或對采集的標本進行了鑒定,其中有15個調查點的植株鑒定為葡萄科蛇葡萄屬三裂蛇葡萄Adelavayana(Franch)Planch對玉葡萄根資源分布、適生環(huán)境進行考察分析,選取部份植株移植在云南省藥物研究所中草藥苗圃中,進行3個生長周期的觀察記錄,歸納總結了其生物學特性。對經(jīng)鑒定為玉葡萄根植物生長調查點的環(huán)境數(shù)據(jù)用簡易表格綜述如下:endprint
摘要:目的對云南區(qū)域內的民族藥玉葡萄根資源和生物學特性進行了調查歸納,以便獲得撫育種植發(fā)展的最佳條件,為其產業(yè)化開發(fā)利用提供依據(jù)。方法對玉葡萄根應用沿革,資源分布、適生環(huán)境進行調查分析,歸納其生物學特性。結果玉葡萄根資源在云南多分布于南亞氣候帶和北亞熱帶,分布范圍廣,但多呈點狀零散分布,攀附于喬、灌木林中,在潮濕腐殖土中數(shù)條根順地形延伸,皮厚粗大的根條供藥用。結論該品種植發(fā)展應以適宜區(qū)域林下野生撫育為主,并保護好共生其它物種,形成最佳規(guī)模化撫育種植環(huán)境,提供優(yōu)質玉葡萄根藥材商品,滿足云藥產業(yè)的發(fā)展需求。
關鍵詞:玉葡萄根;資源調查;生物學特性;開發(fā)利用
中圖分類號:R28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14)06-0072-03
玉葡萄根為葡萄科蛇葡萄屬三裂蛇葡萄(Ampelopsis delavayana(Franch)Planch)的根,收載于《中國藥典》1977年版[1]和多版《云南省藥品標準》[2~3]。還廣泛收載于多個民族的中草藥書籍中,金剛散、赤木通、野葡萄根、五爪金、野蒲桃根《滇南本草》,大接骨丹《昆明民間常用草藥》,飛蜈蚣藤《云南中草藥選》,搶花藥《云南思茅中草藥選》。如玉葡萄根《中藥志》,五爪龍《湖南藥物志》,破石珠、紅母豬藤《全國中草藥匯編》,見腫消《陜西中草藥》,紅赤葛、紅內消、赤葛《四川常用中草藥》,烏血藤《彝藥志》,三葉藤、紅狗腸《廣西藥用植物名錄》;還有的書籍中的別名還叫肥豬藤、鳥血藤、萬初牛、綠葡萄、玉葡萄、野葡萄、耳墜果、五爪龍、見腫消等[4]。是被廣泛收載與應用的中草藥品種,也是云南各民族醫(yī)生骨傷科較為常用的中草藥品種。在現(xiàn)代醫(yī)藥產業(yè)中,玉葡萄根是云南白藥集團“金品”系列產品和“云南紅藥”等產品的重要原料。隨著云藥產業(yè)的發(fā)展,玉葡萄根藥材商品用量在大幅增加,野生資源日漸枯竭。據(jù)此,筆者對其應用研究進行了歸納,對資源分布及其生物學特性進行了調查,展開了野生撫育與繁育種植的試驗研究,現(xiàn)整理報道如下。
1玉葡萄根的應用研究
經(jīng)查閱文獻資料與向云南有關地區(qū)草藥醫(yī)生調查:玉葡萄根始載于《滇南本草》[5],為云南地區(qū)多民族常用的民間草藥,能了解到的大規(guī)模應用歷史約一百余年,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云南日月大藥房用玉葡萄根研粉制成“金剛散”,為馳名骨傷科成藥。解放后,昆明市紅十字會醫(yī)院利用原存原料,改名“紅十字創(chuàng)傷粉”繼續(xù)生產使用。1958年經(jīng)對處方中原植物進行了調查,認為三裂蛇葡萄等是上述成藥的重要藥物[6]。彝族、白族等民間醫(yī)生認為玉葡萄根對治療跌打損傷、接骨續(xù)筋等病癥具有獨特的功效,將其稱為“金剛散、接骨丹、見腫消”等。其功效歸納為清熱利濕,活血通絡,止血生肌,解毒消腫。主治淋證,疝氣,偏墜,風濕痹痛,跌打瘀腫,創(chuàng)傷出血,燙傷,瘡癰等癥。《滇南本草》:“利膀胱積熱,消偏墜下氣,走經(jīng)絡,定痛,散乳結腫痛,治癰瘡,排膿,通利五淋,赤白便濁,止玉莖痛。”《陜西中草藥》:“消腫止痛,舒筋活血,止血。主治跌打損傷,內有瘀血,外傷出血?!薄端拇ǔS弥胁菟帯罚骸爸寡?,消癰,解毒。治跌打損傷,金創(chuàng),刀傷,癰疽惡瘡腫毒,風毒游丹。”《湖北中草藥志》:“清熱解毒,舒筋活絡,排膿,通乳。用于風濕關節(jié)痛,腰腿痛,乳汁不足,慢性骨髓炎,膿腫疔毒,瘡癤,水火燙傷,外傷出血等?!庇纱丝梢?,玉葡萄根在多省區(qū)都在使用,而功效大同小異?!对颇鲜∷幤窐藴省穼⑵涔πw納為散瘀止痛,接骨續(xù)筋,去腐生新,清熱解毒。用于跌打損傷,骨折,水火燙傷,腸炎腹瀉,尿澀尿痛,小便淋瀝?,F(xiàn)代研究證實,三裂蛇葡萄的化學成份主要為羽扇豆醇、β-胡蘿卜素、β-谷甾醇、紅橘素(4',5,6,7,8-五甲氧基黃酮)、二十九烷酸、棕櫚酸、兒茶素、胡蘿卜苷等[7]?,F(xiàn)代藥理研究認為具有消炎鎮(zhèn)痛、保肝護肝等顯著的藥理活性,臨床上適用慢性骨髓炎、急性乳腺炎、抗腫瘤、肝炎、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等功效[4],具有很好的開發(fā)應用前景。
2資源分布概況
葡萄科(Vitaceae)植物全世界有16 屬約700 余種,主要分布于熱帶,亞熱帶,少數(shù)分布于溫帶。我國有9屬150種,南北都有分布,云南有9 屬96種18 變種[7~8]。只有蛇葡萄屬(Ampelosis Michaux)有30余種,我國有17種;本屬多種植物可供藥用,玉葡萄根(三裂蛇葡萄)是該屬的重要藥用品種,分布于云南、四川、貴州、陜西、甘肅、安徽、河南、湖北、江蘇、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區(qū)[11];在云南省分布于賓川、大理、洱源、鶴慶、大姚、永仁、石屏、景洪、蘭坪、麗江、祿勸、勐海、勐臘、宜良、彝良、永勝等地[9]。陳科力等在湖北麻城地區(qū)調查證實當?shù)厥褂玫囊捌咸迅赏瑢僦参锷咂咸?、光葉蛇葡萄、三裂蛇葡萄和異葉蛇葡萄4種植物的根組成[10]。在華東地區(qū)還將三裂蛇葡萄等作為白斂入藥,安徽的九華山草醫(yī)還將三裂蛇葡萄根稱為見腫消或白斂,用以治療脊髓灰質炎或疔瘡腫痛[11]。
筆者查閱了云南玉葡萄根資源分布的有關文獻資料,對藥廠收購商品來源地區(qū)和模式標本采集區(qū)域進行了多次調研,先后到大理的鶴慶與賓川縣結合區(qū)(當年模式標本采集區(qū)),昆明的西山、安寧,楚雄的大姚趙家店鄉(xiāng)、楚雄呂合和四川峨眉山等地進行了實地資源調查,共調查了21個點。調查過程中玉葡萄根品種先經(jīng)云南省藥物研究所趙仁主任藥師在調查現(xiàn)場進行鑒定,對有疑問的植株再邀請昆明植物研究所雷立公副研究員到調查資源點現(xiàn)場或對采集的標本進行了鑒定,其中有15個調查點的植株鑒定為葡萄科蛇葡萄屬三裂蛇葡萄Adelavayana(Franch)Planch對玉葡萄根資源分布、適生環(huán)境進行考察分析,選取部份植株移植在云南省藥物研究所中草藥苗圃中,進行3個生長周期的觀察記錄,歸納總結了其生物學特性。對經(jīng)鑒定為玉葡萄根植物生長調查點的環(huán)境數(shù)據(jù)用簡易表格綜述如下:endprint
摘要:目的對云南區(qū)域內的民族藥玉葡萄根資源和生物學特性進行了調查歸納,以便獲得撫育種植發(fā)展的最佳條件,為其產業(yè)化開發(fā)利用提供依據(jù)。方法對玉葡萄根應用沿革,資源分布、適生環(huán)境進行調查分析,歸納其生物學特性。結果玉葡萄根資源在云南多分布于南亞氣候帶和北亞熱帶,分布范圍廣,但多呈點狀零散分布,攀附于喬、灌木林中,在潮濕腐殖土中數(shù)條根順地形延伸,皮厚粗大的根條供藥用。結論該品種植發(fā)展應以適宜區(qū)域林下野生撫育為主,并保護好共生其它物種,形成最佳規(guī)?;瘬嵊N植環(huán)境,提供優(yōu)質玉葡萄根藥材商品,滿足云藥產業(yè)的發(fā)展需求。
關鍵詞:玉葡萄根;資源調查;生物學特性;開發(fā)利用
中圖分類號:R28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14)06-0072-03
玉葡萄根為葡萄科蛇葡萄屬三裂蛇葡萄(Ampelopsis delavayana(Franch)Planch)的根,收載于《中國藥典》1977年版[1]和多版《云南省藥品標準》[2~3]。還廣泛收載于多個民族的中草藥書籍中,金剛散、赤木通、野葡萄根、五爪金、野蒲桃根《滇南本草》,大接骨丹《昆明民間常用草藥》,飛蜈蚣藤《云南中草藥選》,搶花藥《云南思茅中草藥選》。如玉葡萄根《中藥志》,五爪龍《湖南藥物志》,破石珠、紅母豬藤《全國中草藥匯編》,見腫消《陜西中草藥》,紅赤葛、紅內消、赤葛《四川常用中草藥》,烏血藤《彝藥志》,三葉藤、紅狗腸《廣西藥用植物名錄》;還有的書籍中的別名還叫肥豬藤、鳥血藤、萬初牛、綠葡萄、玉葡萄、野葡萄、耳墜果、五爪龍、見腫消等[4]。是被廣泛收載與應用的中草藥品種,也是云南各民族醫(yī)生骨傷科較為常用的中草藥品種。在現(xiàn)代醫(yī)藥產業(yè)中,玉葡萄根是云南白藥集團“金品”系列產品和“云南紅藥”等產品的重要原料。隨著云藥產業(yè)的發(fā)展,玉葡萄根藥材商品用量在大幅增加,野生資源日漸枯竭。據(jù)此,筆者對其應用研究進行了歸納,對資源分布及其生物學特性進行了調查,展開了野生撫育與繁育種植的試驗研究,現(xiàn)整理報道如下。
1玉葡萄根的應用研究
經(jīng)查閱文獻資料與向云南有關地區(qū)草藥醫(yī)生調查:玉葡萄根始載于《滇南本草》[5],為云南地區(qū)多民族常用的民間草藥,能了解到的大規(guī)模應用歷史約一百余年,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云南日月大藥房用玉葡萄根研粉制成“金剛散”,為馳名骨傷科成藥。解放后,昆明市紅十字會醫(yī)院利用原存原料,改名“紅十字創(chuàng)傷粉”繼續(xù)生產使用。1958年經(jīng)對處方中原植物進行了調查,認為三裂蛇葡萄等是上述成藥的重要藥物[6]。彝族、白族等民間醫(yī)生認為玉葡萄根對治療跌打損傷、接骨續(xù)筋等病癥具有獨特的功效,將其稱為“金剛散、接骨丹、見腫消”等。其功效歸納為清熱利濕,活血通絡,止血生肌,解毒消腫。主治淋證,疝氣,偏墜,風濕痹痛,跌打瘀腫,創(chuàng)傷出血,燙傷,瘡癰等癥?!兜崮媳静荨罚骸袄螂追e熱,消偏墜下氣,走經(jīng)絡,定痛,散乳結腫痛,治癰瘡,排膿,通利五淋,赤白便濁,止玉莖痛。”《陜西中草藥》:“消腫止痛,舒筋活血,止血。主治跌打損傷,內有瘀血,外傷出血。”《四川常用中草藥》:“止血,消癰,解毒。治跌打損傷,金創(chuàng),刀傷,癰疽惡瘡腫毒,風毒游丹?!薄逗敝胁菟幹尽罚骸扒鍩峤舛?,舒筋活絡,排膿,通乳。用于風濕關節(jié)痛,腰腿痛,乳汁不足,慢性骨髓炎,膿腫疔毒,瘡癤,水火燙傷,外傷出血等?!庇纱丝梢姡衿咸迅诙嗍^(qū)都在使用,而功效大同小異?!对颇鲜∷幤窐藴省穼⑵涔πw納為散瘀止痛,接骨續(xù)筋,去腐生新,清熱解毒。用于跌打損傷,骨折,水火燙傷,腸炎腹瀉,尿澀尿痛,小便淋瀝?,F(xiàn)代研究證實,三裂蛇葡萄的化學成份主要為羽扇豆醇、β-胡蘿卜素、β-谷甾醇、紅橘素(4',5,6,7,8-五甲氧基黃酮)、二十九烷酸、棕櫚酸、兒茶素、胡蘿卜苷等[7]?,F(xiàn)代藥理研究認為具有消炎鎮(zhèn)痛、保肝護肝等顯著的藥理活性,臨床上適用慢性骨髓炎、急性乳腺炎、抗腫瘤、肝炎、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等功效[4],具有很好的開發(fā)應用前景。
2資源分布概況
葡萄科(Vitaceae)植物全世界有16 屬約700 余種,主要分布于熱帶,亞熱帶,少數(shù)分布于溫帶。我國有9屬150種,南北都有分布,云南有9 屬96種18 變種[7~8]。只有蛇葡萄屬(Ampelosis Michaux)有30余種,我國有17種;本屬多種植物可供藥用,玉葡萄根(三裂蛇葡萄)是該屬的重要藥用品種,分布于云南、四川、貴州、陜西、甘肅、安徽、河南、湖北、江蘇、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區(qū)[11];在云南省分布于賓川、大理、洱源、鶴慶、大姚、永仁、石屏、景洪、蘭坪、麗江、祿勸、勐海、勐臘、宜良、彝良、永勝等地[9]。陳科力等在湖北麻城地區(qū)調查證實當?shù)厥褂玫囊捌咸迅赏瑢僦参锷咂咸?、光葉蛇葡萄、三裂蛇葡萄和異葉蛇葡萄4種植物的根組成[10]。在華東地區(qū)還將三裂蛇葡萄等作為白斂入藥,安徽的九華山草醫(yī)還將三裂蛇葡萄根稱為見腫消或白斂,用以治療脊髓灰質炎或疔瘡腫痛[11]。
筆者查閱了云南玉葡萄根資源分布的有關文獻資料,對藥廠收購商品來源地區(qū)和模式標本采集區(qū)域進行了多次調研,先后到大理的鶴慶與賓川縣結合區(qū)(當年模式標本采集區(qū)),昆明的西山、安寧,楚雄的大姚趙家店鄉(xiāng)、楚雄呂合和四川峨眉山等地進行了實地資源調查,共調查了21個點。調查過程中玉葡萄根品種先經(jīng)云南省藥物研究所趙仁主任藥師在調查現(xiàn)場進行鑒定,對有疑問的植株再邀請昆明植物研究所雷立公副研究員到調查資源點現(xiàn)場或對采集的標本進行了鑒定,其中有15個調查點的植株鑒定為葡萄科蛇葡萄屬三裂蛇葡萄Adelavayana(Franch)Planch對玉葡萄根資源分布、適生環(huán)境進行考察分析,選取部份植株移植在云南省藥物研究所中草藥苗圃中,進行3個生長周期的觀察記錄,歸納總結了其生物學特性。對經(jīng)鑒定為玉葡萄根植物生長調查點的環(huán)境數(shù)據(jù)用簡易表格綜述如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