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愛麗
(上蔡縣人民醫(yī)院內(nèi)科 河南駐馬店 463800)
作為心內(nèi)科常見疾病之一,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病率近年來有上升趨勢,而護理工作是急性心肌梗死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舒適的護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滿意度。上蔡縣人民醫(yī)院對于近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舒適護理干預,取得了令人滿意的臨床效果,現(xiàn)將相關臨床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上蔡縣人民醫(yī)院內(nèi)科收治的13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88例,女49例;年齡43~75歲,平均63.5歲;發(fā)病至就診時間10~90 min,平均40.1 min;按心肌梗死部位:前壁74例,下壁48例,其他15例。將137例患者隨機、雙盲分成對照組67例與觀察組7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急性心肌梗死心內(nèi)科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施行舒適護理,具體如下。①心理護理:患者常發(fā)病急、病情重、危險性大,對監(jiān)護室環(huán)境陌生,和親友分離,擔心疾病會影響到自己的自理能力,加之醫(yī)護人員忙碌、緊張搶救,易使患者產(chǎn)生焦慮、緊張、懼怕等不良情緒[1]。因此,護理人員應用緩和、親切的語言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該病相關知識,使其充分認識到病情,且在情況許可下多陪患者,積極交流,耐心地傾聽,尊重患者宣泄自己的心理,耐心解釋治療與護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反復介紹治療成功病例,鼓勵患者,助其消除不良心理,樹立克服疾病的信心[2]。②吸氧護理:吸氧以多孔為宜,利于氧流量均勻吸入,護理人員應依據(jù)患者胸痛、胸悶程度調整氧流量,急性期多為4~6 L/min,待癥狀緩解后以3~4 L/min為宜,時間不少于72 h[3]。吸氧時護理人員應加強巡視,保持鼻塞、鼻導管通暢,濕化瓶應及時加水,保證氧氣完全濕化后吸進;同時及時清潔鼻孔,每24 h更換吸氧管1次并經(jīng)另一鼻孔吸氧。③疼痛護理:疼痛常為不舒服的最嚴重表現(xiàn),護理人員應該嚴密觀察患者的疼痛程度、性質、持續(xù)時間及呼吸、面色改變,避免止痛藥物抑制呼吸循環(huán),使患者疼痛個體化的治療要求得到滿足,達到最大鎮(zhèn)痛效果[4]。護理人員還要設法消除患者心理壓力,強烈克制疼痛者應鼓勵其呻吟,還可看漫畫、小說、聽輕音樂等分散注意力、減輕疼痛,同時囑家屬陪護,給予親情支持,使患者獲得心理及生理上的舒適感[5]。③飲食護理:護理人員應依據(jù)患者病情的不同時期指導其飲食,急性期應攝入清淡、低脂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少食多餐;癥狀緩解后囑其進食富含粗纖維的食物,以利于腸蠕動,同時囑其多喝水,防止大便干結[6]。④社會支持:社會支持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克服疾病最具有潛力的一種資源,護理人員應了解其家庭、經(jīng)濟狀況,鼓勵親朋好友多支持、關心患者,病情允許時容許陪護,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家人的鼓勵及安慰,以及周圍人、社會對他重視、關心,增強治療信心[8]。
1.3 評價方法 通過觀察法及調查問卷法了解患者相關癥狀的改善情況、舒適度及滿意度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8.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t檢驗進行處理。
觀察組患者情緒煩躁、失眠、便秘腹脹及腰酸背痛例數(shù)明顯少于對照組,癥狀改善更為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滿意度及舒適度方面,觀察組患者也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癥狀改善狀況對比(n)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及舒適度對比[n,(%)]
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常見疾病,具有發(fā)病急、病情進展快及死亡率高等特點。治療過程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絕對臥床一段時間,長時間固定體位容易導致患者腰酸背痛,產(chǎn)生疲勞及不良情緒,進而引起患者病情變化,嚴重者會導致死亡。常規(guī)護理程序中,僅每隔2 h指導患者變動體位,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患者的不適感,但尚不能完全緩解患者痛苦。舒適護理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臨床護理宗旨[8],使患者在疾病整個治療過程中感受到關懷。本研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過心理、吸氧、疼痛、飲食、社會支持等舒適護理后,患者癥狀得到顯著緩解,主觀舒適度及滿意度顯著提高,值得推廣應用。
[1]馮金秀,姜秀玲.舒適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療中的應用[J].河北醫(yī)學,2004,10(12):1139.
[2]冉成華,梁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舒適護理[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8):899.
[3]付成華,周俊娣.舒適護理在3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3,42(1):110.
[4]嚴葵嬋.舒適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1):48.
[5]羅麗萍.舒適護理在3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與分析[J].湖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14(6):62.
[6]李穎琪.急性心肌梗死97例舒適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31):23-24.
[7]熊慧萍,付成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絕對臥床期間的舒適護理[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14):1570-1571.
[8]宋曉麗.舒適護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1,5(18):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