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碩
【摘 要】數學科命題需要在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的體現素質教育需要、新課標要求、數學科的特點和初、高中銜接及人文關懷,才能是成功的,也才具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知識和技能教育價值思想方法
如何讓新課程下數學科命題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新課程理念和數學科的特點從而達到:有利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有利于體現九年義務教育的性質、有利于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呢?本人認為除試卷命題要符合課標要求,有科學性、信度、效度外,還應關注以下幾點:
一、數學科的命題應關注新課程所提出的“三維”目標
1.在知識和技能上,應考查數學科的核心內容與基本能力。數學的核心內容與基本能力是初中生應掌握的主要內容,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基礎。我們可以在知識的運用中、創(chuàng)設新的情境中、結合實際問題中、結合數學思想方法等形式中考查,形式應靈活多樣,應努力改變學生憑對“雙基”簡單化記憶,生搬硬套、機械計算來作答的現狀。
例1:某種細菌在培養(yǎng)過程中,細菌每半個小時分裂一次(由1個分裂成2個),經過2個小時,這種細菌由1個可分裂繁殖成( )
A.8個B. 16個 C. 4個 D. 32個
(創(chuàng)設一個細菌分裂的問題情境,避免直接考查意義不大的冪的運算。)
2.在方法與過程上,應注重數學思考與問題解決的考查。應盡量讓學生經歷“問題情境—建立數學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過程,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
3.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應結合社情、國策及實際情境,全方位、多角度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感情,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以達到育人的目的。
二、數學科命題應體現數學教育價值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fā)展,數學的地位越來越高,作用也越來越大?!皵祵W生活化”“生活數學化”“數字地球”已成為發(fā)展趨勢。因此數學科的命題應以教育價值立意,體現數學科的地位與作用。
1.體現數學是基礎科學的價值。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在數學命題時應注重與物理、化學、地理、生物、心理學、美術、體育等學科進行整合,體現其基礎性、綜合性、工具性。
(1)講課開始后5分鐘時與講課開始后15分鐘時比較,何時學生注意力更集中?
(2)講課開始后多少分鐘學生注意力最集中?能持續(xù)多少分鐘?
(3)一題數學難題需要講解24分鐘,為了效果較好,要求學生注意力最低達到180,經過適當安排,老師能否在學生注意力達到所需狀態(tài)下講解完這道題目?
(數學與心理學整合,體現數學在心理學中的應用。)
2.體現數學技術的價值。數學技術就是能對一個實際問題用簡單的數學語言把它構成數學模型,然后把這個模型重新敘述成一個能夠定量或定性求解的問題,從而解決問題。
例2:A,B兩座城市相距100千米,現計劃在兩城之間修筑一條高速公路(即線段AB)。經測量,森林保護區(qū)中心P點在城市A的北偏東300方向、B城市的北偏西450方向上,已知森林保護區(qū)的范圍在以P為圓心,50千米為半徑的圓形區(qū)域,請問:計劃修筑的這條高速公路會不會穿越保護區(qū),為什么?
(數學建模并轉化為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的問題,再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識求解。)
3.體現思想方法的價值。數學對所有的人都是有作用的,尤其是數學的思想方法,同時數學又是一門思維的科學,稱之為“思維的體操”,在數學命題時應注重對逆向思維、發(fā)散思維、收斂思維等思維方式和分類討論、數形結合、化歸、整體直觀等思想及分析法、綜合法等方法進行考查以充分體現這一價值。
例3:如果關于x的不等式(a+l)x>a+l的解為x<1,那么a的取值范圍是( )
A. a>0 B. a<0 C. a>-1 D.a<-1
(注重逆向思維的考查。)
4.體現數學文化的價值。數學是一種文化,可以塑造人、培養(yǎng)人、教育人。如:求實精神、認真態(tài)度、頑強毅力、反思與質疑、自我評價等等。
5.體現數學德育內涵的價值。數學可以培養(yǎng)人們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有助于科學世界觀的形成,也可以培養(yǎng)人不畏艱難的性格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同時數學史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絕好的教材。
三、數學科的命題應注重初、高中的銜接,為高中階段學習奠定基礎
高中數學知識是初中數學知識的延拓與提高,加強對初、高中銜接內容的考查,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有利于高中階段的再學習,我們可以考查高中階段常用的、初中階段重要的定理的應用、初中重點知識的延伸與拓展、高中內容的鋪墊與滲透、可以以課題研究、研究性學習等形式或通過猜想規(guī)律、閱讀理解等形式進行初、高中銜接。
四、數學科命題應體現人文關懷,關注學生差異
新課程的理念“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教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這就要求我們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體現人文關懷,關注個體差異。
1.在語言的表達上應更具人性化。
如:安排卷首語:“相信你會靜心、盡力做好答卷,動手就有希望,努力就會成功!”等等。另外對于特殊的、重要的、學生易忽略的文字可以加重點號提醒或進行友情提示,這些充滿人文關懷的語句可以幫助考生舒緩心理壓力和放松心情,給學生信心和力量,取得較好的效果。
2.以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為背景,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童話、寓言、卡通、漫畫、游戲,古詩詞等給出試題,即體現童真、童趣,讓學生倍感親切和易于接受。
3.考慮學生存在困難,從學生角度出發(fā),提供必要的輔導、提示或例題,真正“幫助”學生。
【參考文獻】
[1] 盧云輝,陳清華. 談美國PSAT試題對我國高考數學科命題的啟示[J]. 數學通報,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