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奮強
【內容提要】初中新地理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掌握閱讀和使用地圖和地理圖表的基本技能。地圖是記錄和傳遞地理信息的工具,它是地理知識的一種形象、直觀綜合的表達。我們大家都知道,要想學好地理,首先要了解地圖,因為地圖是地理的形象化語言,載有豐富的地理信息,是地理學科獨有的信息綜合載體和教學工具。然而,在農村,因各種原因,有很多教師忽視對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本文著重論述本人經過近年的探索和實踐逐步形成的關于農村中學學生地理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的一些淺見。
【關鍵詞】初中地理;讀圖能力;培養(yǎng)
“地圖是地理學的語言”。地圖是地理教學中最廣泛,最實用的教具。近幾年,讀圖能力的欠缺是制約農村初級中學學生學習地理的一大因素。通過幾年來的學習和反思,本人對于如何培養(yǎng)農村初級中學學生地理讀圖能力有了更深的認識。
一.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對地圖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發(fā)展思維、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但是興趣既有先天因素也和后天培養(yǎng)分不開。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教師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對地圖學習的興趣?
1、利用直觀教學激發(fā)興趣
七年級新生剛入學時,對初中的一切事物都有著強烈的驚奇感,此時教師要充分應用各種直觀地理教具(地球儀、地理教學掛圖、地理景觀圖等)對學生進行讀圖教學,如用分層設色地圖能夠讓學生在空間上顯現(xiàn)地理事物的分布和規(guī)律性;用地理景觀圖直觀地顯現(xiàn)各地的景觀事物;也可借助幻燈、電視錄像或多媒體等手段,把教學內容直觀展現(xiàn)給學生。
2、發(fā)揮想象能力激發(fā)興趣
地圖上,很多行政區(qū)域的輪廓與生活中的許多事物很像。若能幫學生指出一二,學生就能舉一反三說出更多來。如如我教中國的政區(qū)時,我說海南島像一只烏龜,臺灣島像一個紡錘,學生紛紛說:黑龍江像一只天鵝,湖南、江西像一對夫妻,福建像一片葉子……有的學生說海南和臺灣像是中國這只雞下的兩個蛋,立即有學生反駁說,不對中國是只大公雞,怎么會下蛋,應該是它的雞爪。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學習的興趣十分濃厚。最后我小結說,同學們說的都對,只要你覺得它像什么就是什么,只要能幫助你記住它就行。
3、推介書籍節(jié)目激發(fā)興趣
要引導學生對地理興趣,教師還要經常推介一些與地理有關的書籍和節(jié)目給學生看,如《宇宙的奧秘》,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fā)現(xiàn)”等,這些書籍、節(jié)目帶有神秘色彩,又有科學成分,很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多看必能對地理產生更濃厚的興趣??戳死蠋熗平榈臅螅蠋熯€可適時提出一些能激發(fā)學生閱讀地圖興趣的問題,既檢測學生是否看了,也可對學生看了之后仍不解的地方作解答。如解答“壹周立波秀”中周立波對日本地震描述的夸張來引導學生理解板塊運動。
二、引導學生學會識圖
1、認識地圖的基本要素。初中地理中關于地圖的知識一般歸納為“三要素”,學生學習識圖首先要認識“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2、認識不同地圖的差異性。很多學生反應:老師一講解,我們都會了;可是他們拿了一張地圖在手,卻發(fā)現(xiàn)不懂得從何入手。從這幾年的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忽視不同地圖的差異性,如從地形圖上獲取氣候信息等。所以我們要求學生讀圖時要注意地圖的圖名,從而確定地圖的類型,例如交通圖是專門用于交通的, 以便使學生在需要的時候能夠迅速地在地圖上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3、閱讀地圖方法的差異。不同類型的地圖,它們的閱讀方法和獲取信息的技巧是有差異的。如等值線圖:閱讀時,通過觀察圖上的數(shù)據(jù)幅度,看疏密情況,看等值線封閉與否,等值線的走向特點。如看等高線地形圖---讀出等高差---各地的地形特點---地勢走向等。地理分布圖:閱讀時,通過觀察圖上的事物的分布,從表層的信息獲取其內在的聯(lián)系,找出其規(guī)律性。如看世界氣候分布圖,通過分析氣候的分布,得出其分的的規(guī)律性。
三、引導學生學會圖文結合
1、圖文互換。盡管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復雜多樣,但在地圖上就脈絡清晰,井然有序。如地球的運動一課,可以通過地圖或是多媒體來體現(xiàn)地球運動的特點。
2、圖文說明。在地理課文的景觀圖上多有文字說明,教師要多利用這些文字說明,幫助學生加深對地圖知識的理解。
四、地圖互動教學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是知識獲取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睘榘l(f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地理課堂學習活動中來,我經常在地圖教學上采用地圖互動教學。例如,在學習地球的運動時,我用強光手電筒和地球儀來還原地球的運動的方式,并讓學生來演示。很多學生在演示的過程中會忽略地軸的傾斜(黃赤交角),此時提出問題:太陽直射點有什么變化?兩極地區(qū)是否出現(xiàn)極晝、極夜現(xiàn)象?并引導學生對照掛圖或播放多媒體課件就能輕松地得到我們想要的效果。
最后,要鼓勵學生在節(jié)假日走出校園,促使學生把地理事物和地圖聯(lián)系起來??傊训乩碇R和地圖結合起來是學習地理的主要方法之一。
【參考文獻】
[1]余文森:當代課堂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2]霍益萍等:讓教師走進研究性學習,廣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版。
[3]楊澤攀:小議地理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施恩教育科研,2010年10月。
[4]彭先明:教學中如何運用地圖,施恩教育科研,2010年3月。
[5]劉永新:淺談初中地理的地圖教學,中國論文下載中心,2010年4月。
[6]楊玲:地理課堂“互動教學”初探,地理教學論文中心,201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