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燦峰
(增城市新塘鎮(zhèn)第三中學 廣東·增城 511300)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4)09-000-02
摘 要 在體育測試項目中,水平四耐久跑一直都是廣受學生和教師關注的項目。本文就水平四耐久跑教材處理的策略進行了分析研究,簡述了問題解決的要素,詳細提出了一系列相應的水平四耐久跑教材處理策略,以期能為有關方面的需要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 水平四耐久跑 教材處理 策略
耐久跑不僅是衡量基本身體素質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國家體鍛達標不可缺少的項目之一,但耐久跑的教學始終是個最容易也是最難的教學內容。因此,如何提高耐久跑教學效果成為了目前探討的熱點課題。本文主要針對水平四耐久跑教材處理的策略展開了分析研究,相信對有關方面的需要能起到一定的參考借鑒作用。
一、問題的解決要素
課堂教學是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那么,水平四耐久跑教材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呢?理解教材的價值就顯得十分必要,筆者對其進行了整理和歸納(表1)。那么,根據(jù)所列的內容,單一的、重復的長跑(男1000m、女800m)不可能完全達成這些目標,也就是說這樣的教學肯定不到位。同時表1對于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也大致進行了呈現(xiàn),這也為水平四耐久跑教材的處理提供了指導。
表1 教材價值、目標及所涉及的知識點
二、水平四耐久跑教材處理的策略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這句話體現(xiàn)了教師對于教材處理的重要性,也說明了教師在處理教材時的能動性。而教材中教師對于目標(價值)的理解是教材處理的一把鑰匙。
(一)技能目標(價值)的處理
耐久跑教材中對于學生的技術要求并不是很高,但對于學生來說掌握和運用好技術可以更好的提高計時成績,為中考體育考試服務。因此,加強水平四學生耐久跑技術教學非常有必要。這也是學生“學什么”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對于學生來說,三維目標(價值)必須通過到達一定的練習強度才能得以體現(xiàn)和感受。
這也決定了水平四耐久跑教材必須“以練為主”,學生的學就是練,練是為了更好的學。耐久跑的練習方式一般有三種,定時、定距和間歇。由于練習方式的特點不同,往往會形成不同的練習效果。也基于此,筆者將練習方式與技術教學進行分析研究,意在更好的達成練習效果,即目標(表2)。
表2中還提到了“混合練習”,可以通過教師對于練習的要求達到。如,八分鐘的定時跑,要求學生完成1500m;又或300m蛇形跑完成6次,每次一分二十秒完成。這樣的練習只要教師通過組合要求便可進行。
表2 各種練習方式對于達成技術目標的分析
(二)認知目標(價值)的處理水平
水平四的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望已經比較強烈,單一的任務會讓他們產生厭煩心理。而耐久跑教材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求學生必須進行跑的練習,在運動結構上比較單一,學生易形成厭學心理。那么,讓學生了解耐久跑的意義及在耐久跑中出現(xiàn)的身體反應就相當必要。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跑中學,學中跑”的習慣。實際上,通過對練習方式的運用,同樣可以讓教師在處理認識目標(價值)時游刃有余(表3)。
表3 各種練習方式對于達成認知目標的分析
以上是達成認知目標(價值)所采用的練習方式。雖然在合理性方面還有待完善,但選擇合理的練習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的體會和感受到在耐久跑練習中的身體反應及變化,這也是學生“學什么”的一個重要內容。
(三)情感目標(價值)的處理
耐久跑教材所要達到的情感目標(價值)歸納起來實際上有兩個,品質和意識。從微觀上來說,一堂課要達成這樣的目標很難,只有通過幾堂課或一系列的練習才能形成,而且不易察覺。耐久跑教材試圖讓學生形成的品質一般從個人角度出發(fā),通過練習方式的組合比較容易實現(xiàn)(表4)。
表4 各種練習方式對于達成情感目標的分析
和感知到,因此形成這樣的意識會比較難。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在教材處理時還要考慮個人和集體的關系,這里筆者進行了簡單的總結(表5)。
表5 對于意識目標達成的分析及事例
所以說,同一個練習方式在教師不同的要求下可以生成不同的組織形式,而每種組織形式又兼具不同的練習特點,可以為學生的意識培養(yǎng)提供一定的指向。
三、結論及建議
(一)教材目標統(tǒng)領教學內容水平
四耐久跑的教學內容必須在教材目標的統(tǒng)領下進行,而此教材的核心是通過各種方式跑的練習。各種練習方式對于不同目標的達成具有一定的針對性。教學內容必須符合目標,當然,這里包括單元和課時目標。切勿出現(xiàn)教學內容與目標不符,或目標泛化的現(xiàn)象。
(二)練習方式指向目標
耐久跑教材基本的練習方式有三種(定時、定距、間歇),但通過組合后會產生多種形式。但所有的形式都是從基本的三種方式演變而來的。而三種方式所具有的不同特質也決定了不同的目標價值。因此,只要某個課時確立并以某個練習方式為主線,就能確立本堂課的目標價值了。那么,通過三種基本方式衍生出來的練習形式也是如此的。以此來確立學生所學內容的價值。
(三)合理組合培養(yǎng)學生品質
耐久跑教材的鍛煉意義不可否認,但在教學中往往會忽視情感價值的培養(yǎng)。多數(shù)時候所謂的情感目標成為了空話、套話。實際上,三種練習方式任意的組合一下便可以形成對學生某些品質的培養(yǎng)。而這樣的組合首先要有一定的指向性,不要出現(xiàn)“一鍋端”的局面。
(四)明確要求形成良好意識
形成良好的意識實際上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往往不會主動的去“學”,而是在教師的要求和指導下完成任務式的活動,從而形成一種思維習慣。所以,對于教師來說,明確要求可以對學生形成某些意識起到一定的指向作用。因此,在安排耐久跑練習時要充分考慮練習要求,使之具有一定的針對性。
水平四耐久跑教材本身的價值非常高。因此,體育教師如果能對這一教材理解透徹,處理得當,形成有效教學,對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水平四耐久跑是體育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學科項目之一,但由于學生自身的問題等原因,水平四耐久跑的教學效果得不到很好的提升。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們在完全掌握教材的基礎上,采取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有效提高耐久跑的教學效果,進而增強學生們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 楊春霞.淺談耐久跑的教學策略[J].科學大眾(教師版).2010(04).
[2] 黃藝青,梁海明,陳朝頤.普通初級中學耐久跑教學影響因素及對策分析[J].體育師友.2013(02).
[3] 謝元新.水平四(初二)耐久跑課的設計[J].體育教學.2010(02).
(增城市新塘鎮(zhèn)第三中學 廣東·增城 511300)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4)09-000-02
摘 要 在體育測試項目中,水平四耐久跑一直都是廣受學生和教師關注的項目。本文就水平四耐久跑教材處理的策略進行了分析研究,簡述了問題解決的要素,詳細提出了一系列相應的水平四耐久跑教材處理策略,以期能為有關方面的需要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 水平四耐久跑 教材處理 策略
耐久跑不僅是衡量基本身體素質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國家體鍛達標不可缺少的項目之一,但耐久跑的教學始終是個最容易也是最難的教學內容。因此,如何提高耐久跑教學效果成為了目前探討的熱點課題。本文主要針對水平四耐久跑教材處理的策略展開了分析研究,相信對有關方面的需要能起到一定的參考借鑒作用。
一、問題的解決要素
課堂教學是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那么,水平四耐久跑教材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呢?理解教材的價值就顯得十分必要,筆者對其進行了整理和歸納(表1)。那么,根據(jù)所列的內容,單一的、重復的長跑(男1000m、女800m)不可能完全達成這些目標,也就是說這樣的教學肯定不到位。同時表1對于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也大致進行了呈現(xiàn),這也為水平四耐久跑教材的處理提供了指導。
表1 教材價值、目標及所涉及的知識點
二、水平四耐久跑教材處理的策略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這句話體現(xiàn)了教師對于教材處理的重要性,也說明了教師在處理教材時的能動性。而教材中教師對于目標(價值)的理解是教材處理的一把鑰匙。
(一)技能目標(價值)的處理
耐久跑教材中對于學生的技術要求并不是很高,但對于學生來說掌握和運用好技術可以更好的提高計時成績,為中考體育考試服務。因此,加強水平四學生耐久跑技術教學非常有必要。這也是學生“學什么”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對于學生來說,三維目標(價值)必須通過到達一定的練習強度才能得以體現(xiàn)和感受。
這也決定了水平四耐久跑教材必須“以練為主”,學生的學就是練,練是為了更好的學。耐久跑的練習方式一般有三種,定時、定距和間歇。由于練習方式的特點不同,往往會形成不同的練習效果。也基于此,筆者將練習方式與技術教學進行分析研究,意在更好的達成練習效果,即目標(表2)。
表2中還提到了“混合練習”,可以通過教師對于練習的要求達到。如,八分鐘的定時跑,要求學生完成1500m;又或300m蛇形跑完成6次,每次一分二十秒完成。這樣的練習只要教師通過組合要求便可進行。
表2 各種練習方式對于達成技術目標的分析
(二)認知目標(價值)的處理水平
水平四的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望已經比較強烈,單一的任務會讓他們產生厭煩心理。而耐久跑教材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求學生必須進行跑的練習,在運動結構上比較單一,學生易形成厭學心理。那么,讓學生了解耐久跑的意義及在耐久跑中出現(xiàn)的身體反應就相當必要。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跑中學,學中跑”的習慣。實際上,通過對練習方式的運用,同樣可以讓教師在處理認識目標(價值)時游刃有余(表3)。
表3 各種練習方式對于達成認知目標的分析
以上是達成認知目標(價值)所采用的練習方式。雖然在合理性方面還有待完善,但選擇合理的練習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的體會和感受到在耐久跑練習中的身體反應及變化,這也是學生“學什么”的一個重要內容。
(三)情感目標(價值)的處理
耐久跑教材所要達到的情感目標(價值)歸納起來實際上有兩個,品質和意識。從微觀上來說,一堂課要達成這樣的目標很難,只有通過幾堂課或一系列的練習才能形成,而且不易察覺。耐久跑教材試圖讓學生形成的品質一般從個人角度出發(fā),通過練習方式的組合比較容易實現(xiàn)(表4)。
表4 各種練習方式對于達成情感目標的分析
和感知到,因此形成這樣的意識會比較難。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在教材處理時還要考慮個人和集體的關系,這里筆者進行了簡單的總結(表5)。
表5 對于意識目標達成的分析及事例
所以說,同一個練習方式在教師不同的要求下可以生成不同的組織形式,而每種組織形式又兼具不同的練習特點,可以為學生的意識培養(yǎng)提供一定的指向。
三、結論及建議
(一)教材目標統(tǒng)領教學內容水平
四耐久跑的教學內容必須在教材目標的統(tǒng)領下進行,而此教材的核心是通過各種方式跑的練習。各種練習方式對于不同目標的達成具有一定的針對性。教學內容必須符合目標,當然,這里包括單元和課時目標。切勿出現(xiàn)教學內容與目標不符,或目標泛化的現(xiàn)象。
(二)練習方式指向目標
耐久跑教材基本的練習方式有三種(定時、定距、間歇),但通過組合后會產生多種形式。但所有的形式都是從基本的三種方式演變而來的。而三種方式所具有的不同特質也決定了不同的目標價值。因此,只要某個課時確立并以某個練習方式為主線,就能確立本堂課的目標價值了。那么,通過三種基本方式衍生出來的練習形式也是如此的。以此來確立學生所學內容的價值。
(三)合理組合培養(yǎng)學生品質
耐久跑教材的鍛煉意義不可否認,但在教學中往往會忽視情感價值的培養(yǎng)。多數(shù)時候所謂的情感目標成為了空話、套話。實際上,三種練習方式任意的組合一下便可以形成對學生某些品質的培養(yǎng)。而這樣的組合首先要有一定的指向性,不要出現(xiàn)“一鍋端”的局面。
(四)明確要求形成良好意識
形成良好的意識實際上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往往不會主動的去“學”,而是在教師的要求和指導下完成任務式的活動,從而形成一種思維習慣。所以,對于教師來說,明確要求可以對學生形成某些意識起到一定的指向作用。因此,在安排耐久跑練習時要充分考慮練習要求,使之具有一定的針對性。
水平四耐久跑教材本身的價值非常高。因此,體育教師如果能對這一教材理解透徹,處理得當,形成有效教學,對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水平四耐久跑是體育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學科項目之一,但由于學生自身的問題等原因,水平四耐久跑的教學效果得不到很好的提升。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們在完全掌握教材的基礎上,采取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有效提高耐久跑的教學效果,進而增強學生們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 楊春霞.淺談耐久跑的教學策略[J].科學大眾(教師版).2010(04).
[2] 黃藝青,梁海明,陳朝頤.普通初級中學耐久跑教學影響因素及對策分析[J].體育師友.2013(02).
[3] 謝元新.水平四(初二)耐久跑課的設計[J].體育教學.2010(02).
(增城市新塘鎮(zhèn)第三中學 廣東·增城 511300)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4)09-000-02
摘 要 在體育測試項目中,水平四耐久跑一直都是廣受學生和教師關注的項目。本文就水平四耐久跑教材處理的策略進行了分析研究,簡述了問題解決的要素,詳細提出了一系列相應的水平四耐久跑教材處理策略,以期能為有關方面的需要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 水平四耐久跑 教材處理 策略
耐久跑不僅是衡量基本身體素質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國家體鍛達標不可缺少的項目之一,但耐久跑的教學始終是個最容易也是最難的教學內容。因此,如何提高耐久跑教學效果成為了目前探討的熱點課題。本文主要針對水平四耐久跑教材處理的策略展開了分析研究,相信對有關方面的需要能起到一定的參考借鑒作用。
一、問題的解決要素
課堂教學是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那么,水平四耐久跑教材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呢?理解教材的價值就顯得十分必要,筆者對其進行了整理和歸納(表1)。那么,根據(jù)所列的內容,單一的、重復的長跑(男1000m、女800m)不可能完全達成這些目標,也就是說這樣的教學肯定不到位。同時表1對于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也大致進行了呈現(xiàn),這也為水平四耐久跑教材的處理提供了指導。
表1 教材價值、目標及所涉及的知識點
二、水平四耐久跑教材處理的策略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這句話體現(xiàn)了教師對于教材處理的重要性,也說明了教師在處理教材時的能動性。而教材中教師對于目標(價值)的理解是教材處理的一把鑰匙。
(一)技能目標(價值)的處理
耐久跑教材中對于學生的技術要求并不是很高,但對于學生來說掌握和運用好技術可以更好的提高計時成績,為中考體育考試服務。因此,加強水平四學生耐久跑技術教學非常有必要。這也是學生“學什么”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對于學生來說,三維目標(價值)必須通過到達一定的練習強度才能得以體現(xiàn)和感受。
這也決定了水平四耐久跑教材必須“以練為主”,學生的學就是練,練是為了更好的學。耐久跑的練習方式一般有三種,定時、定距和間歇。由于練習方式的特點不同,往往會形成不同的練習效果。也基于此,筆者將練習方式與技術教學進行分析研究,意在更好的達成練習效果,即目標(表2)。
表2中還提到了“混合練習”,可以通過教師對于練習的要求達到。如,八分鐘的定時跑,要求學生完成1500m;又或300m蛇形跑完成6次,每次一分二十秒完成。這樣的練習只要教師通過組合要求便可進行。
表2 各種練習方式對于達成技術目標的分析
(二)認知目標(價值)的處理水平
水平四的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望已經比較強烈,單一的任務會讓他們產生厭煩心理。而耐久跑教材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求學生必須進行跑的練習,在運動結構上比較單一,學生易形成厭學心理。那么,讓學生了解耐久跑的意義及在耐久跑中出現(xiàn)的身體反應就相當必要。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跑中學,學中跑”的習慣。實際上,通過對練習方式的運用,同樣可以讓教師在處理認識目標(價值)時游刃有余(表3)。
表3 各種練習方式對于達成認知目標的分析
以上是達成認知目標(價值)所采用的練習方式。雖然在合理性方面還有待完善,但選擇合理的練習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的體會和感受到在耐久跑練習中的身體反應及變化,這也是學生“學什么”的一個重要內容。
(三)情感目標(價值)的處理
耐久跑教材所要達到的情感目標(價值)歸納起來實際上有兩個,品質和意識。從微觀上來說,一堂課要達成這樣的目標很難,只有通過幾堂課或一系列的練習才能形成,而且不易察覺。耐久跑教材試圖讓學生形成的品質一般從個人角度出發(fā),通過練習方式的組合比較容易實現(xiàn)(表4)。
表4 各種練習方式對于達成情感目標的分析
和感知到,因此形成這樣的意識會比較難。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在教材處理時還要考慮個人和集體的關系,這里筆者進行了簡單的總結(表5)。
表5 對于意識目標達成的分析及事例
所以說,同一個練習方式在教師不同的要求下可以生成不同的組織形式,而每種組織形式又兼具不同的練習特點,可以為學生的意識培養(yǎng)提供一定的指向。
三、結論及建議
(一)教材目標統(tǒng)領教學內容水平
四耐久跑的教學內容必須在教材目標的統(tǒng)領下進行,而此教材的核心是通過各種方式跑的練習。各種練習方式對于不同目標的達成具有一定的針對性。教學內容必須符合目標,當然,這里包括單元和課時目標。切勿出現(xiàn)教學內容與目標不符,或目標泛化的現(xiàn)象。
(二)練習方式指向目標
耐久跑教材基本的練習方式有三種(定時、定距、間歇),但通過組合后會產生多種形式。但所有的形式都是從基本的三種方式演變而來的。而三種方式所具有的不同特質也決定了不同的目標價值。因此,只要某個課時確立并以某個練習方式為主線,就能確立本堂課的目標價值了。那么,通過三種基本方式衍生出來的練習形式也是如此的。以此來確立學生所學內容的價值。
(三)合理組合培養(yǎng)學生品質
耐久跑教材的鍛煉意義不可否認,但在教學中往往會忽視情感價值的培養(yǎng)。多數(shù)時候所謂的情感目標成為了空話、套話。實際上,三種練習方式任意的組合一下便可以形成對學生某些品質的培養(yǎng)。而這樣的組合首先要有一定的指向性,不要出現(xiàn)“一鍋端”的局面。
(四)明確要求形成良好意識
形成良好的意識實際上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往往不會主動的去“學”,而是在教師的要求和指導下完成任務式的活動,從而形成一種思維習慣。所以,對于教師來說,明確要求可以對學生形成某些意識起到一定的指向作用。因此,在安排耐久跑練習時要充分考慮練習要求,使之具有一定的針對性。
水平四耐久跑教材本身的價值非常高。因此,體育教師如果能對這一教材理解透徹,處理得當,形成有效教學,對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水平四耐久跑是體育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學科項目之一,但由于學生自身的問題等原因,水平四耐久跑的教學效果得不到很好的提升。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們在完全掌握教材的基礎上,采取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有效提高耐久跑的教學效果,進而增強學生們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 楊春霞.淺談耐久跑的教學策略[J].科學大眾(教師版).2010(04).
[2] 黃藝青,梁海明,陳朝頤.普通初級中學耐久跑教學影響因素及對策分析[J].體育師友.2013(02).
[3] 謝元新.水平四(初二)耐久跑課的設計[J].體育教學.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