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歆
(廣州市醫(yī)藥職業(yè)學校 廣東·廣州 510430)
中圖分類號:G852.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4)09-000-01
摘 要 本文主要從太極柔力球的教學方法入手,并對該項運動的教學特點進行了論述。在開展教學過程中,主要根據(jù)作者自身的經驗和教訓,提出了太極柔力球教學過程中的幾個方法和意見,并對柔力球進校園的意義進行了最后的論述,希望本次研究對更好的在學校開展有一定的助益。
關鍵詞 太極柔力球 教學方法 進校園 意義
最近幾年,很多學校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一些危險性高的體育運動能少就少,體育教師在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也都在積極尋找一項運動,既能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又能讓學生的損傷盡可能的小一點。所以,太極柔力球進入了我們校園的體育課堂,這種運動主要是將球類運動和太極拳結合在一起,運用音樂節(jié)奏的帶動而進行一種球類運動,這種運動對身體的危害性較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小運動對學生身體的損傷,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的參與其中,充分感受到運動的快樂,太極柔力球主要分為競技套路和健身套路,本文主要針對健身套路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一、教學方法
(一)示范法
在正式學習之前,體育教師應該進行動作示范,把整套動作全部做完,給學生留下一個整體的印象,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教師再進行示范分解教學,在教學分解過程中應該根據(jù)每一個動作的實際特點采用不同的示范方式,根據(jù)太極柔力球的基本套路進行教學示范,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應該注重背面和側面的教學示范。
(二)直觀教學法
太極柔力球運動套路基本上可以概括為一個弧形接著一個弧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想象不到這種技術套路,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shù)睦脠D示、小黑板和錄像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通過形象的動作,主動去研究太極柔力球的動作套路,從而使體育教學課堂活躍起來。
(三)徒手模仿
在球類教學過程中,都會采用徒手教學的方式進行,對于太極柔力球教學同樣也不例外,例如,在進行太極柔力球左右擺動教學過程中,具體的做法是:保持兩只腳在一個平行位置上,腳距略寬于肩部,髖關節(jié)盡量放松。含胸拔背,面容松弛,眼睛有神。以右手握拍為例,將球從身體的右側托起,拍面抬到手臂極限高度,然后將球向著左側做弧形引化擺動,在擺動過程中應該保證擺動的幅度與肩部同高,然后在反過來做相同的動作。在學習太極柔力球過程中,擺動是一個基礎動作,在學習過程中應該多做練習。
(四)帶球練習
在徒手練習熟練之后,就可以帶球進行練習了,練習過程中要盡量保證球不能離開拍面,同時還要保證身體在正確的姿態(tài)下擺動。在帶球練習過程中,人對球拍、球的合理控制是打好柔力球套路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開始練習過程中可以讓眼睛盯著球,體會球在球拍中保持離心力和向心力的動態(tài)平衡。在熟練之后,眼睛不用時刻盯著球,用手就能體會到球拍與球的粘連,要讓柔力球技術和諧地融入動作和音樂之中,使我們的身體和精神得到雙重鍛煉。
二、太極柔力球進校園的意義
太極柔力球作為一行全身運動性的體育項目,在運動過程中,可以是頸部、肩部、腰部肌肉以及腿部肌肉得到全面的均衡的鍛煉,特別是在運動過程中弧形運動的變化比較復雜,隨意性比較強,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對學生的神經系統(tǒng)機能和發(fā)展全面的思維有著積極的作用,同時還能夠鍛煉學生的注意力。正確的太極球動作要以肩部為軸,肩部、肘部和手腕保持在一定的平面上,動作的完整性有利于靜脈血液的流通和回流,保護心臟的安全。除了競技體育之外,太極柔力球還可以參加到多種表演方式中,在音樂節(jié)奏帶動下進行多組和單組的表演。因此,柔力球運動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鍛煉需求。
在開展柔力球運動過程中,根據(jù)柔力球的特點,在學校內部大力開展這項運動,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因為學校運動場地不足帶來的尷尬。太極柔力球運動不受場地的影響,只要有一小塊區(qū)域就可以進行鍛煉,在滿足正常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也享受到了運動的快樂。
太極柔力球進校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促進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消除他們對運動的恐懼感,從而實現(xiàn)積極注重的進行體育鍛煉,為學生打下終身鍛煉的目標埋下堅實基礎。太極柔力球進入校園可以把這項運動更好的延伸到家庭和社會中,能夠使這項新興的運動在社會和家庭中迅速的發(fā)展起來,為傳統(tǒng)體育項目的迅速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在開展柔力球教學過程中,學校應該積極的舉辦相應的比賽和表演,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要積極鼓勵學生發(fā)揮自身的主觀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出多種玩法的太極柔力球運動。此外,太極柔力球也可以和學校的其他運動項目進行有效的結合,也可以將其作為學校體育運動會的傳統(tǒng)項目積極的發(fā)展下去。在最大程度上保證柔力球運動在校園的快速開展。
參考文獻:
[1] 謝玉琴.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田徑運動損傷特點的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1).
[2] 宋麗.普通高校太極柔力球選項課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的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10(02).
[3] 張蕊,韓志強.對中等職業(yè)學校體育舞蹈課的分析與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0(02).
[4] 高暘.預防體操訓練中出現(xiàn)運動損傷的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