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蔚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北京 100089)
《枕草子》(約1001)的作者清少納言,與紫式部、和泉式部是日本平安王朝時期的三大才女,具有極高的文學修養(yǎng)。清少納言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著名歌人,她的父親是《后撰和歌集》的編撰者之一,并且曾擔任日本最早的詩歌總集《萬葉集》的訓點工作。清少納言大約二十五歲入宮仕定子皇后,定子皇后十分欣賞并且倚重清少納言,兩人建立了互信關系,所以直至定子皇后于1000年逝世,清少納言都在宮中隨侍左右。這種家庭生活和宮廷生活的閱歷,為清少納言“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和深厚的知性,便成為《枕草子》誕生的人文基礎和主要錄事的內(nèi)容?!钡拇_,清少納言是一位凡事都講究格調(diào)、注重細節(jié)之美的女性,全身洋溢著日本平安時代的“小資”情調(diào)、“名媛”氣息,她寫的《枕草子》盡展其卓越的文字表達能力、敏銳的觀察力和纖細的感受力,皇宮里的華裳美饌、金杯玉盞和迎來送往的日常生活,在《枕草子》里都有充分的記錄和描述,如此說來,《枕草子》中的世界似乎離我們普通人的生活相距遙遠,可望難及,但當我們打開《枕草子》仔細讀下去,就會發(fā)覺所謂的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皇宮生活僅僅是海面上賞心悅目的浪花,像是冰山露出在海面上的八分之一,而八分之七的存在于海面下的冰山才是全書最豐厚的內(nèi)容,只是因為海面下的魚龍潛躍才能使海面上浪花翻滾,水成波瀾,也就是說,包裹在表面的陽春白雪之下的其實是一個充滿著人間煙火的平凡的世界,普通的生活,是我們蕓蕓眾生每時每刻都掙脫不掉的日常生活,只不過清少納言用她那生花妙筆加以描述和展現(xiàn),令我們感到異彩紛呈而目不暇接。
這部被譽為“高尚人士的情態(tài)手冊和格調(diào)辭典”的《枕草子》一開篇卻是對我們司空見慣從而熟視無睹的生動而永恒的大自然一年四季的描寫:“春,曙為最,逐漸轉(zhuǎn)白的山頂,開始稍露光明,泛紫的細云輕飄其上。夏則夜。有月的時候自不待言,無月的暗夜,也有群螢交飛。若是下場雨什么的,那就更有情味了。秋則黃昏……冬則晨朝……”我們在春夏秋冬中成長,我們在春夏秋冬中老去,四季周而復始,歲月來去無情,清少納言用她那簡勁而又深情飽滿的筆觸,抒寫春夏秋冬的自然之美,別開生面,令人耳目一新。她還寫道:自天而降者,以雪為最妙,大自然竟然會造出晶瑩剔透的無窮無盡的花朵,從天空中落下,的確讓人賞心悅目。太陽呢?清少納言認為,已經(jīng)完全沉淪到山邊的太陽,尚遺一絲紅色的余暉,淺黃色的云飄入遠空,那光景,十分令人感動,那是一幅“夕陽無限好”的輝煌畫面。月亮呢?清少納言認為,月亮,以曉月為妙,東山之邊端,冒出細彎彎的,才教人感動呢。星星呢?清少納言寫道,星星以昂星為妙,牽牛星、明星、宵星也不錯,她也不愿意看到流星,因為平安時代的日本有一種傳說,婦人見到流星不吉利,這與今天我們不論男女都喜歡對著流星許愿,大相徑庭,云彩呢?清少納言認為:云,以白色為佳,紫色亦佳,黑色的云,令人感覺哀傷,風吹時的雨云也好??梢钥闯?,清少納言用筆最多的,還是我們普通人隨處可見、隨時可見的自然萬物,不論是山川河流,宮殿廟宇,還是花草樹木、魚蟲鳥獸,清少納言都不厭其詳,分門別類,一一點評其高低優(yōu)劣, 另外,從清少納言的文字中,我們覺察到她似乎對紫色情有獨鐘,比如她認為紫色的云也很不錯,比如她還認為“織物,以紫色為最”而穿在袍下的衣服呢?她認為“夏季,以紫色及白色為佳”“褲袴,以紫色之深者為佳”,她還認為高貴的事物,如在淡紫色的底衣上,加搭純白的外袍等,我們知道,紫色是由溫暖的紅色和冷靜的藍色化合而成,據(jù)說,日本人尤其喜歡紫色,它散發(fā)出一種哀婉憂郁的氣息,美國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認為“日本小說和戲劇中,很少見到‘大團圓’的結(jié)局……日本的觀眾則含淚抽泣地看著命運如何使男主角走向悲劇的結(jié)局和美麗的女主角遭到殺害。只有這種情節(jié)才是一夕欣賞的高潮。人們?nèi)蛟壕褪菫榱诵蕾p這種情節(jié)。甚至日本的現(xiàn)代電影和,也是以男女主角的苦難為主題。”日本民族這種獨特的審美心理似乎也和他們所喜歡的顏色息息相關,有人認為清少納言影響了日本人的審美趣味,的確,日本人心目中的美,美到極致也大都是源于女性的陰柔精致,這一點從清少納言對顏色的推崇也可略見一斑。
實際上,清少納言通過創(chuàng)作《枕草子》,不僅確立了日本風情、有趣的審美情趣,今天,一千年之后的我們打開《枕草子》,讓我們感到驚艷的還有她那坦率真誠、直言不諱的寫作態(tài)度。清少納言在書中寫道:我只是將自己心中所感動之事對人談說,又如此書寫下來,也沒指望別人會看,正因為懷有這樣樸素的創(chuàng)作初衷,所以她才能坦蕩地表達自我。比如她喜歡“花樣美男”,也懂得如何理性地欣賞和“消費”他們,她喜歡清秀的男子,于是在書中就常有這的文字:優(yōu)美者,如纖細清秀的貴公子穿著直衣的模樣兒;兩個清秀的男子玩雙六等段落,還有她所認為的心曠神怡的事,竟然包括晚間醒來喝一口涼水;正當一個人無聊之際,來了一位未必特別親密,亦非疏遠的朋友,閑談世事近況,東拉西扯一番,無論公事私事都講得頭頭是道,有條有理,當此之際,真教人欣慰,在《枕草子》中,類似這樣的言論,不勝枚舉,讓我們感覺到她就像是一位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普通女性,喜歡看美男,喜歡喝涼水,喜歡閑聊與八卦,讓我們感到這位風情萬種、卓爾不群的女性穿越時空與我們住在同一屋檐下,與我們共同走在熙熙攘攘的步行商業(yè)街上。
清少納言是一位怎樣的人呢?關于她的生平事跡及家世背景等問題,沒有太多詳實的資料可以參考,她所寫的《枕草子》一書,于是成為后世借以塑造其人、復原其性格的重要資料來源。如果按照《格調(diào)》一書的作者、美國文化批評家保羅·福塞爾的觀點來看,我們首先可以肯定清少納言不是貧民,因為一個貧民的語言一定是毫無特色的,她也不是當時的“中產(chǎn)階級”,因為她敢直抒心意,似乎也不懼怕引起爭議的人,不可能來自中產(chǎn)階段。她更不可能是個上層人物,因為她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創(chuàng)作需要才華、學識和不懈的努力,而所有這些都是上層人物不具備的。她那溫柔的刻薄以及善意的惡毒,加上她對藝術和美的敏感,這一切都表明她擁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實際上,清少納言根本不屬于任何一個階層,她來自一個未曾命名的群類,按照保羅·福塞爾的說法,清少納言屬于“另類”一族。保羅·福塞爾認為;“之所以把另類歸到某一類而不是某一階層,是因為你不可能生下來就是一個另類,你的出身和成長必然帶有貧民或中產(chǎn)階級的烙印。你只能通過轉(zhuǎn)變而成為一個另類,或者,說得更清楚些,只有當你艱難地發(fā)現(xiàn)自己具備了另類的一些特質(zhì),尤其是好奇心和獨創(chuàng)性這兩種特質(zhì)時,你才取得成為另類的資格?!闭且驗榫哂蟹欠驳暮闷嫘?,清少納言才會對周圍的一草一木、一島一獸觀察得細致入微,描寫的情景交融,而她的獨創(chuàng)性體現(xiàn)在《枕草子》誕生前和誕生后近二百年,日本沒有此類的隨筆文學形態(tài)出現(xiàn)。她既在皇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風光過,也在京都郊外寂寞的生活過,她大約與橘則光、藤原棟世有過夫妻關系,此外,她又似乎與多名男子有過親密關系,正因為她見多識廣,她才能把處于非常時刻的非常男性寫得活靈活現(xiàn),讓人忍俊不禁,比如像這一段描寫幽會之后曉歸男子的文字:“幽會之后,曉歸的男子欲尋昨晚放置在房間里的扇子啦,懷中之紙等物,由于天暗,找來找去,到處摸索,一邊還口中不停喃喃:‘奇怪,奇怪?!貌蝗菀渍业搅?,乃窸窸窣窣搋入懷里,復將扇子打開,拍拍作響地扇起來,末了,才道別。這種人,說他可憎,還算是對他客氣的,老實說,實在是不討人歡喜。同樣,夜深時分自情人處回去的男人,偏將烏紗帽系的牢牢,則又何必那么一本正經(jīng)系個緊呢!即使不綁緊,只是把頭輕輕插入帽子內(nèi),也不會有人責備的罷。就算是邋遢寫,難看些,直衣、狩衣都歪歪斜斜,又有誰知道,誰取笑呢?”清少納言這一段文字里的第一位男子不停喃喃自語“奇怪奇怪”,讓他的女伴無從接話,好像自己對男人的東西施了某種魔法,讓它不翼而飛,感到自己有女巫的嫌疑,第二位男子則是一本正經(jīng)的迂腐,筆者認為如果作者沒有親身經(jīng)歷,很難在作品中活靈活現(xiàn)地、用電影鏡頭般的語言寫出如此活色生鮮的男子,從中既可看出清少納言優(yōu)雅的品味同樣還有她非凡的勇氣和膽識,這樣看來,男性為了自己在女性心目中的形象,真的有必要好好研讀一下《枕草子》。
“生命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我們僅有如此短暫的時間去體味那些細小而又美妙無比的時刻” [9]的確,清少納言在《枕草子》中盡情抒寫那些讓人賞心悅目、讓人心曠神怡的事,但她并沒有一味地粉飾現(xiàn)實生活,于是她的筆下也大量出現(xiàn)“掃興事”、“懈怠之事”、“可憎惡之事”、“懊惱之事”、“教人受不了之事”、“意外而令人掃興之事”、“遺憾之事”,這使她的《枕草子》沒有淪為像加了過多的添加劑而變得讓人感到甜得令人生疑、甜得令人發(fā)膩的色彩艷麗的飲料,因為清少納言既愛陽春白雪,更食人間煙火,既然生命過程就是一種體驗,那么我們既要體驗幸福,也要體驗痛苦,體驗感悟生命中的所有酸甜苦辣,這樣的人生才是富有情趣而又真實生動的人生。
[1]葉渭渠,唐月梅.日本文學史(古代卷)[M].北京:昆侖出版社,2007.426.
[2][3][4[5]][8] 林文月譯.清少納言.枕草子[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1,341,310,307,37-38.
[6]魯思·本尼迪克特, 呂萬和等譯.菊與刀——日本文化的類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133.
[7]保羅·福塞爾, 梁麗真等譯.格調(diào)—社會等級與生活品味[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3.264-265.
[9]尼爾·帕斯理查, 趙燕飛譯.生命中最美好的事都是免費的[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