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冬良
體育教學中的實踐性決定了學生可以通過身體練習得到身體素質的鍛煉。它的作用不僅僅局限于促進學生生理上的發(fā)展,更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隨著對“快樂體育”的不斷探索,“成就感”作為快樂的基礎正引起人們的重視。成就感是人必不可少的心理需求。本文試通過對教材標準、評價、自我認識三方面的研究,尋找體育教學中的“成就感”。
一、成就感來源于明確的教材達標標準,包括教材技術結構性標準和各水平階段達標標準
標準就是衡量自我效能的一把“尺”。就完成一個任務而言,“尺”的刻度兩邊主要標注著“自我效能感獲得的大小”和“任務完成的情況”。自我效能感的主要組成就是成就感與挫敗感獲得的情況。它們的獲得隨著完成任務的情況上下起伏,是一個變量。而任務的完成情況,是個客觀的定量。
首先需要明確教材在技術結構上的達標標準。如跳高的起跳,從技術結構而言,第一階段,能明確起跳腿和擺動腿的并作出協調蹬擺動作,初步獲得成就感。第二階段,在此基礎上,能完成上一步、上三步的起跳動作,獲得的成就感不斷上升。第三階段,能完成助跑三、五步做出起跳動作的,最大限度獲得成功。成就感積累也是不斷的完成任務,達成不同階段要求的過程。
其次,需要明確教材在各水平階段的達標標準。
同一教教材,各水平階段的達標標準需明確。完成即成功。如跳躍,水平一的標準能完成一些簡單的跳躍游戲,它的標準是玩各種各樣的跳躍游戲,就算成功,得到肯定,這樣的成就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水平二的標準則必須完成具有一定技術要求的跳高或跳遠,能初步掌握關鍵技術動作,才能取得成功,成就感獲得有一定的難度,經過一定的努力可以獲得。水平三的標準,則需要掌握跳高或跳遠的完整技術技術動作,方可獲得成功,成就感能者獲得。
最后,促使成就感獲得的最大化,必須教學合理化,結合實際,因人而異,點面結合。
在一節(jié)五年級的跨越式跳高課中,跳高技術動作都已經掌握了。隨機抽取了5個學生進行了跳80厘米的高度展示。期中有兩個同學是校田徑隊的,動作標準,輕松而過;而另外三個雖然也能做到動作正確,但80厘米高度對他們而言有點高。后來老師做了調整,對于前兩位提高到了100厘米,結果兩位同學試跳了幾次才過;而對于后三者老師則降低了10厘米,通過大家的努力,最終全部同學都過了。最后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通過合理的手段,實現了學生獲得成就感得最大化,同時保證了學生獲得成就感的“質量”。
二、成就感來源于正確合理、形式多樣的評價
評價對于成就感獲得的作用是顯性的也可以是隱性的。評價宏觀而言,評價是對事物的價值評判。它能直接左右事物的發(fā)展。語言是評價的一種最常用的手段。一句好的評價能使人信心百倍勇往直前;一句不合理的評價可以使人灰心喪氣退縮不前。積極的評價是一種肯定,一種鼓勵??隙ㄖ斜阍杏删透?。我們在評價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正面直接肯定。即表揚,針對學生的練習完成情況,直接肯定學生的良好表現。這是一種最直接的促使學生獲得成就感的途徑。在評價中要避免脫離實際按情況。這種情況最常見。如:在教六年級投籃的時候,學生能正確的做出投籃動作,就應該馬上的予以肯定。二、改進評價。先直接提出不足,后肯定學生的已獲得的良好表現。篇幅在精不在多。讓學生把老師的表揚與肯定轉變成為糾正錯誤的動力。亦如六年級投籃動作教學,學生能掌握基本的投籃動作但是持球部位不對,就應該給予評價,投籃中持球部位不對,應該用五指指腹,空出掌心,但基本動作做得很好。三、批判性評價。針對練習、任務完成情況的原則性問題進行評判。要求既要對事也要對人。對事直接指出問題所在及改正措施。對人要做到理解安慰,積極鼓勵。做事出現態(tài)度方面的問題,因直接指出錯誤,積極引導,課后行為糾正。
老師要善于觀察,及時發(fā)現、及時評價,做到表揚要在大場面,批評要在小場合。多提供學生展示的機會,更多的提供評價的機會。做到評價的方法、形式多樣化。評價的方法可以老師評也可以是學生評還可以轉評。所謂的轉評,就是利用學生所處環(huán)境,設想周圍環(huán)境要素,對其的評價。除了用語言進行評價,還可以用行為進行,如掌聲、豎大拇指、微笑、點頭等。從教學組織中,我們可以考慮更多的分組教學,可以大膽探索分層教學對與提高學生成就感獲得方面的運用。保證教學環(huán)境的平等、互信、互愛,多能促進學生成就感的積累。
三、成就感來源于對自己的正確認識
心理學認為:成就感與自我期望值關系重大。自我期望值越大,成就感獲得越高,獲得難度也越難。相反,自我的期望值越低,成就感就越低、獲得難度也越小。教育學生學會“了解自我、接受自我,量力而行”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各學科的基礎內容。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意義重大。體育學科的指導思想就是“健康第一”,包括身體、心理、社會適應多方面的健康。只有正確的自我認識,才能獲得合理的成就感體驗,不盲目追求成功。因為有些成功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取得的。所以老師要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合理的制定自己的學習目標。這也是自我發(fā)展的基礎,也是獲得合理成就感的基礎。如:跳高中,自己最高能跳過1.5米,就不要想著一定要跳過1.6米,而應該把1.5米以下的高度都跳好。勇攀高峰的成就感很多時候只屬于很少一部分人。我們要有跳高的精神,雖然最后總是以落桿而結束,但盡力了都是成功者。老師要教育學生不能盲目攀比,但沒有對比又不能證明自己的情況,因此我們建議學生要和自己比,比比今天的我又沒有比昨天有收獲,這樣你就會找到一條成功成才之路。
教育學生學會“了解自我、接受自我,量力而行”,這對于班級后進生獲得成就感的作用更為明顯。這些學生的成就感低,學習興趣低下。究其原因是大部分學生自我否定,自信心不足,挫敗感強。他們的缺點已經有一大籮筐,我們的工作重點是和他們一起挖掘身上的優(yōu)點,知道自己的能力。盡自己能力完成練習。老師們還需要適當降低對他們的教學目標,做到有區(qū)分性。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幸福。
【作者單位:蘇州市碧波實驗小學 江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