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娥
〔關鍵詞〕 高效課堂;新教法;氛圍;動力;目標
〔中圖分類號〕 G42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17—0073—01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應該首先從課堂教學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成為當前的首要任務。所謂“高效課堂”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開展“高效課堂”研討,其指導思想歸納起來就是兩個“減輕”、兩個“提高”,即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減輕學生的學業(yè)負擔,提高教師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最終達到提高學校整體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下面,筆者就結合工作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大膽嘗試新教法
全新的教學方法不僅能讓老師信心倍增,而且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想要課堂變得與眾不同,首先,教師要堅持不斷學習,多涉獵有關書籍,不斷獲取新的理念和教學方法。其次,仔細斟酌怎樣實施,才能既達到提高班級學習成績的目的,又符合學校有關課程的規(guī)定。最后,借眾人的智慧,將教學新理念通過某種手段運用到課堂上。
二、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
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是老師的首要職責。從開學第一天開始,教師就應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文明健康的行為習慣,同時在腦海里,對這些行為習慣有一個清楚的定義和界限,便于告訴學生,讓他們也記在心里。另外,還要實施一系列的措施,努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如,每天抽出幾分鐘找學生聊聊,話題隨意。通過相互之間的友好溝通、相互之間的尊重管理好學生,塑造學生的個性,這樣學生才會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管理學生并不意味著教師非得嚴厲對待學生,相反,只有微笑面對學生,才能有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如果教師能影響學生內心啟發(fā)感悟,那他們就會自覺學習和思考的。在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不僅可以自在地與教師互動交流,也會與同學長期友好相處。學生明白教師對他們的期望,每天都會按照這個期望要求自己,約束自己。他們從不嘲笑別人的錯誤,為了找出正確答案而爭得面紅耳赤。在這樣一個環(huán)境里,學生每天都在逐漸進步,而且也不允許自己落后。按照期望與規(guī)程,每天訓練培養(yǎng)學生有禮貌、有規(guī)則地學習知識,學習如何與人相處,才能建立一個紀律良好、學風端正的學習環(huán)境。
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
人們常常會對那些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更有學習動力,更容易在自己感覺重要的事情而不是那些別人告訴我們必須做的事情上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一方面,在課堂上教師要多設計一些能夠讓學生自己學習的活動,這些活動要求學生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而且要有啟發(fā)性。學生越多地參與課堂就越有學習動力。另一方面,通過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來展示預習的成果,以達到活躍思維,鍛煉勇氣,培養(yǎng)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的目的。學生的學習動力越強,他們學到的東西越多。當學生能夠積極融入課堂時,他們的腦子就會像海綿一樣不斷地吸收和儲存新知識。而且,許多活動能夠讓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感覺到成功并且享受學習的過程。如果你能夠在課堂上運用本章提到的各種活動,那么計劃一堂能激發(fā)學習動力的課就不再是什么難事了。
四、準確定位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定位,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zhàn)勝困難的喜悅。為此,在制訂學習目標時,既要考慮班內后進生的接受能力,又要考慮中等生及優(yōu)等生的提高。所以,學習目標的制訂必須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學習目標的制訂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要保證課堂上80%以上的學生掌握80%以上的課堂教學內容。對于優(yōu)等生我們可以在拓展題中做一些略帶挑戰(zhàn)性的練習,而對于那些后進生,我們也可以為他們制訂一些淺層次的要求,讓他們循序漸進地提高。
編輯:郭裕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