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迎君
〔關鍵詞〕 杜郎口教學模式;課堂;反思;啟示
〔中圖分類號〕 G6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15—0071—01
在新課程背景下,應試教育仍大行其道,素質教育的實施不容樂觀,杜郎口中學的教改成為實施新課程、實踐素質教育的一面鮮活旗幟,在全國各地掀起了學習杜郎口中學教學模式的熱潮。筆者就自己對杜郎口中學的教學模式的觀察和思考,結合實際工作,談談新課改下的高效課堂與教育創(chuàng)新。
一、杜郎口教學模式的啟示
1.學生在課堂上唱主角。教師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自我展示,教室里到處是他們表現(xiàn)的舞臺。在課堂上,他們可以自由地發(fā)揮,盡情地展現(xiàn),你一言,我一語,把一道復雜的幾何題解剖開來,化難為易,迎刃而解。這樣既學到了新知識,又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大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杜郎口的這種學習方式,較好地完成了由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實效。學生的集體主義思想認識上來了,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精神也就不難培養(yǎng),在發(fā)展學生智商的同時,還發(fā)展了學生情商,對于學生以后走向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教師把自己融入到學生中去。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師道尊嚴者,用民主開放的思想和行動去開啟學生的智慧。在他們的課堂上,沒有講臺,沒有權威,沒有高高在上的老師,更沒有滔滔不絕的講解。這里教師真正成為“導師”,成為學生構建知識的引路人,課堂上教師更多的時候是在了解和傾聽。
3.老師給學生以自由發(fā)揮的時空和不拘一格的表現(xiàn)方式。杜郎口中學課堂里看到的是:亂。座位亂:學生的課桌排放成圍在一起的六個集中小組,組塊的中間擺放著五顏六色的粉筆。紀律亂:學生或坐或站或蹲或走,或讀或講、或辯或演。黑板多:教室的前、后側面以及外面走廊都是黑板。滿教室都是外來聽課的人,進進出出,孩子們一副熟視無睹的自若神情?;蚵牷蛴浕蛑v,展示、反饋,直到偶爾的點撥,才在人群中的角落里看見了教師的身影。
進入個人練習環(huán)節(jié),四周的黑板便派上了用場,黑板不夠用了,一些學生干脆蹲在地上寫寫畫畫……沒有老師的呵斥和監(jiān)督,沒有老師的諄諄教導,這里的課堂完全是學生的舞臺。
二、反思杜郎口課堂教學
杜郎口中學作為一所農村鄉(xiāng)鎮(zhèn)中學,課堂教學搞得卻如此生動、鮮活,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得如此高漲。究其原因,是思想的轉變。思想的轉變帶來了行為方式、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改變。教師之所以能自覺地實施和實現(xiàn)學校的理念是教學的必要、形勢的所迫,更是教學思想的轉變與責任心的體現(xiàn)。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退到幕后,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的工作主要是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與組織,對學生的活動進行啟發(fā)、引導、解疑、調控與評價,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主宰的地位。
杜郎口中學的合作學習不僅僅是形式,如課桌的擺放,學生座位的調整,而是深層次的。如學生們在小組中交流各自搜集到的資料,對同一問題發(fā)表不同的看法,對同一題目做出不同解法,相互切磋,相互啟發(fā),形成學習的合力。然后,組際交流,將小組的合力擴展為全班的合力。每節(jié)課每個小組的同學都要發(fā)言,如果有不發(fā)言的同學,小組長就要找他談話,這實際上是在借助群體的壓力。
杜郎口中學還提出了“兵幫兵”“兵練兵”“兵強兵”的做法,把成績比較差的學生交給組長或一個學習好的同學,由他們對其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好差結合,好與差結對子。考試時看二人的平均分,組與組之間看小組平均分,有效地縮小學優(yōu)生、學困生之間的差距,調動他們積極性。
在培養(yǎng)學生大膽發(fā)言、表述個人見解方面,老師更是千方百計給予他們盡可能多而且是各不相同的鼓勵,這都較好地激發(fā)了他們的表現(xiàn)欲望、樹立自信心。
他們的上課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合作與探究,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與老師的主導。杜郎口精神的實質就是充分激發(fā)了學生對學習的渴求欲望,實現(xiàn)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整個學校形成了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
山東教育學習之行,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激動、感動,也不僅僅是啟示、感悟。我們今天追求高效率的課堂,讓學生過快樂的學校生活,對我們教師來講,也是一條探索幸福教育之路的開始,希望我們在這條道路上執(zhí)著地走下去,踏實走好腳下的每一步。
編輯:蔡揚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