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新聞 / PICTURES
5月11日,福州港江陰港區(qū)迎來新加坡太平船務西非線集裝箱船舶“商城”輪的首航,這是繼4月初馬士基航運開辟西非線后,年內江陰港區(qū)新增的第二條西非遠洋航線。
據(jù)介紹,本次新航線,太平船務共投入12艘運力約2500TEU的集裝箱船舶,該航線途經福州、香港、新加坡、開普敦、洛美、科托努、博尼、杜阿拉,為海西經濟區(qū)進出口西非的貨物再增添一條快捷直達的海運通道。
航運焦點 / FOCUS
泛北港口物流合作將成“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引擎
5月14日,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在南寧舉行。與會泛北區(qū)域港口物流業(yè)界人士認為,近年來中國—東盟自貿區(qū)的建成運營極大地推動泛北各方貿易增長,對港口、物流等基礎設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當前各國加強港口物流合作,除進一步加強互聯(lián)互通外,更可通過產業(yè)合作、多式聯(lián)運、制度標準化等,全面帶動區(qū)域經濟增長,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強力引擎。
中國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翁孟勇介紹,近年來中國與泛北相關國家開辟多條海上運輸線路,2012年,海運承擔了中國與東盟間65%的進出口貿易額,成為中國與泛北國家最主要的貿易運輸方式。
在這種形勢下,在中國的大力推動下,泛北區(qū)域港口合作和物流網(wǎng)絡建設正得到加快推進。翁孟勇介紹,近年來中國與東盟各國構建“中國—東盟交通部長會議機制”和“中國—東盟海事磋商機制”,簽署一系列多邊或雙邊合作文件。去年,中國還啟動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wǎng)絡建設,計劃通過開通班輪航線、參與港口建設、發(fā)展臨港產業(yè)、促進旅游往來、推進便利化措施等,加快推進北部灣港與東盟47個港口的海上互聯(lián)互通。
滿洲里將建中國對俄羅斯最大物流集散中心
滿洲里市今年將開始建設全國對俄羅斯最大的物流集散中心,該中心將集運輸、裝卸、倉儲、展示、貨代、查驗、報關等功能于一體,以果菜、機電、建材、家具、機械、汽車等商品進出口貿易為主。
滿洲里每年承擔著中俄貿易60%以上的陸路運輸任務。滿洲里啟動公路口岸國際物流綜合體和廠商跨國貿易通道項目。據(jù)介紹,該項目招商引資達10億元,規(guī)劃占地1100畝,是滿洲里口岸今年重點項目之一。主要功能包括商品采購、貨運倉儲堆放、貨運停車、流通加工、物流配送、物流信息等服務,實現(xiàn)園區(qū)“一站式”服務和“供應鏈”管理。
項目中“廠商跨國貿易通道”是國際物流綜合體的核心項目,即在國際物流綜合體中建設直銷中心,為企業(yè)提供展示、訂貨、交易等業(yè)務服務。相應在俄羅斯赤塔、烏蘭烏德、伊爾庫茨克等地建設境外配貨中心,實現(xiàn)廠商直接見面和境內外互聯(lián)互通,形成中國最大的對俄羅斯跨國貿易直銷通道。
觀點 / OPINIONS
穆迪: 全球航運業(yè)整體展望調至“穩(wěn)定”
2011年6月以來,穆迪首次將全球航運業(yè)的評級從“負面”上調至“穩(wěn)定”。該機構稱,這反映受燃油價格降低導致燃油成本減少、減速航行策略吸收運力,以及其他效率提高驅動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的改善。
穆迪稱,燃油價格已從2012年2月的峰值近740美元/噸降至600美元/噸上下。該機構還稱,盡管市場條件“不溫不火”,但目前沒有惡化。
穆迪助理副總裁兼分析師Mariko Semetko表示,“展望調整反映了穆迪預計全球航運業(yè)的合計EBITDA今年將增長5%左右”,“運力過剩仍令人擔心,但我們認為行業(yè)已經處于谷底,供需差距不會再出現(xiàn)實質性惡化”,“在這一環(huán)境下,我們預計船舶供給不會比需求高2%以上,需求也不會超過供給2%以上”。穆迪認為,未來18個月,EBITDA和需求將持續(xù)增長。
在穆迪報告涵蓋的27家公司中,赫伯羅特、商船三井、Navios Maritime Holdings、Navios Maritime Partners、日本郵船和Teekay Corp的展望為“負面”,該機構正在考慮調整Sovcomflot的評級,余下20家公司的展望為“穩(wěn)定”。
Seabury: 大量貨物由空運轉向海運
船運咨詢機構 Seabury 在一份新研究報告中指出,大量的貨物運輸正從空運轉向海運,這得益于最新的集裝箱技術。報告表示:10年前,番茄通過空運和通過冷藏集裝箱海運的比例是一樣的。但如今,番茄幾乎完全是通過集裝箱運輸。還有很多其他易腐商品也是如此。每年海運替代空運的運輸量達到約10萬TEU。這種轉變趨勢在番茄、辣椒、鮮魚、生菜和鳳梨等部分易腐商品中尤為明顯。但這種趨勢不僅僅存在于易腐商品中。據(jù)測算,空運的平均年增長率應為4.5%,但實際增長率僅為2.6%。
全球大型集裝箱船市場需求強勁
近期德國Norddeutsche Reederei H Schuldt的2艘超巴拿馬型集裝箱船以高價獲租,意味著市場上大型集裝箱船租價再一次上升。該公司本次獲租的2艘大型集裝箱船分別為8800TEU新巴拿馬型船“Northern Justice”號和“Northern Jupiter”號(均建于2010年),近日已獲得馬士基航運為期10~12個月的租約,日租金為3.1萬美元。本次簽租價格相比之前一次簽租的類似船型,日租金上升7000美元。3月份,馬士基航運與中海集運簽訂“Northern Juvenile”號(建于2009年),租期5個月,日租金為2.4萬美元。
由于近期大型集裝箱船簽租交易較少,因此該型船租價近期波動幅度較大。據(jù)船舶經紀稱,租價上升意味著船東近期對大型集裝箱船需求表現(xiàn)強勁。未來其他船東預計將會以該型船為標準,選擇投資集裝箱船。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情況已經發(fā)生了。
據(jù)了解,近期南美輪船也簽訂1艘超巴拿馬型船短期期租租約,相比該公司上一筆租約租價上升50%。該筆租約使得市場人士猜測未來大型船市場表現(xiàn)將在長期內有所上升。endprint
一季度錦江航運經營取得開門紅
錦江航運一季度經營工作取得開門紅。國際集裝箱運輸及航運板塊收入實現(xiàn)增長,日本線、臺灣線航線經營“止跌回升”,一季度完成出口重箱量同比增長13.6%,進口重箱量同比增長18.4%,總重箱量同比增長15.3%,主要經營指標超去年同期水平和季度預算進度。一季度,“一主兩翼”各業(yè)務板塊整合資源、聯(lián)動營銷,發(fā)展項目如期推進,安全生產形勢平穩(wěn)有序。
公司動態(tài) / CORPORATION
長榮海運舉行“長通”輪命名典禮
長榮海運日前在臺船高雄廠舉行第5艘L型船“長通”輪命名典禮。長榮集團副總裁林榮華表示,今年全球集裝箱航運市場貨量可望同比增長6%,超過全球GDP同比3.6%的增長,顯示市場回暖,但各企業(yè)能否通過新船降低成本,將成為可否獲利的關鍵因素。“長通”輪交付后即投入亞洲經蘇伊士運河至美東的航線,較5000~6000TEU型舊船,每TEU成本可降低約200美元。
中化國際擬掛牌轉讓北海船務20%股權
中化國際擬在上海聯(lián)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對外轉讓所持有的上海北海船務股份有限公司1.5275億股股權,占北海船務總股本的20%,底價不低于資產評估值8.3億元。公告顯示,北海船務主要經營國內外原油、成品油水上運輸服務。目前擁有自有船舶8艘,包括11萬噸級油輪“鳳凰洲”輪、10.5萬噸級油輪“北海威望”輪及“北海展望”輪、10萬噸級油輪 “北海名望”輪等,并租賃3艘船舶,總載重噸達到70萬噸以上。
中海船舶配售10億元可換股債券
中海船舶重工集團擬向獨立第三方宏易勝利投資發(fā)行本金總額不超過10億元的可換股債券,年利率7.5%,每年按固定匯率以人民幣派息。所得款項80%用作資本開支項目的資金,包括收購或興建靠近海岸的新船廠,以擴大產能。
報告 / REPORTS
武漢海事法院船舶糾紛案件激增
5月5日,武漢海事法院發(fā)布建院30周年海事司法狀況。數(shù)據(jù)顯示,2011年至去年,該院受理的長江海商案件特別是船舶交易類合同糾紛、船員勞務合同糾紛案件數(shù)量比2008年猛增。2008年,海商案件總數(shù)是680余起。2009年和2010年,由于法律程序的滯后性,和航運業(yè)內部消化調整功能,海商案件總數(shù)比2008年有所下降。但從2011年起,海商案件數(shù)量大幅增加,2011年達近1480件,2012年超過1500件。去年,案件總數(shù)增至1761件,其中,船舶交易類合同糾紛204起,海上(通海水域)貨物運輸合同糾紛280余起,船員勞務合同糾紛620余起。
據(jù)分析,海事請求保全和債權登記案件所占比重最大,并且近三年有大幅增長。其中,訴前財產保全占海事特別程序案件的43.55%,訴前證據(jù)保全占20.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