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芳
【摘 要】語文教育是我國小學教育的核心內(nèi)容,是人才培養(yǎng)的基礎內(nèi)容之一,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至關重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趣味性教學模式能夠推動小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能夠有效地提高語文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學教學;趣味性教學模式
合理的教學模式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能充分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從而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目標。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趣味性教學的必要性
1.是教學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以傳統(tǒng)的模式,基本上由字開始,以教材內(nèi)容為主體,采取填鴨式趨于應試的教學,而忽略了小學生趣味性的培養(yǎng),使學生被動地接受教材內(nèi)容,效果并不明顯。因此,在新時期,以興趣培養(yǎng)為主要手段,著重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提高教學水平就成了必然。
2.是現(xiàn)代化教育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新課標指出,小學語文教學不僅僅要教會學會語文基礎知識,更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因此,在小學教學中運用趣味性教學是現(xiàn)代化教育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趣味性教學的運用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僅只在于教,更在于學,要讓學生如何能夠輕松而高效地學習,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不僅僅單純地以教而教,更要用心營造趣味性的教學課堂氣氛,從而提高教師與學生教與學的質量。
1.挖掘教材本身,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教材相對于其他課程,比較圖文并茂,即便如此,教師也不應該不應當以生字、句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方式進行教條化教學,而應該盡量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所體現(xiàn)出來的意志、情緒、感覺等進行體味與想象,比如在教小學二年級的一篇課文《春天來了》,很優(yōu)美的一篇文章,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發(fā)散想象,學生通過對春天的想象和描述,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自然而然地就對自然,對春天產(chǎn)生了喜愛與欣悅之情。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輕松愉快地接受到了所學的知識點,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提高了學習效果。
2.改變語言風格,增強課堂教學趣味性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都要正襟危坐,以嚴肅的師表獲得威儀,使學生在壓抑的課堂環(huán)境中學習,大大降低了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應該有意識地改變風格,突破教學套話,實現(xiàn)語言上的創(chuàng)新。比如,還是《春天來了》,老師問:“哪位同學來說說,除了課文里的春天,還有哪些春天的景象?”,還可以以憧憬的語氣說:“春天的景色真美呀,讓我們一起鉆進課文里的春天,來幫著作者找一找,還有哪些他沒有發(fā)現(xiàn)的?”很明顯,第二種提問的方式比第一種生動有趣味得多。
3.應用多媒體,提高課堂教學趣味性
多媒體的應用,使得課堂教學不再死板單一,為小學語文教學提高了不少的趣味性元素。隨著電子數(shù)據(jù)化的發(fā)展,多媒體教學成為了許多課程的選擇,被廣泛應用。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形象、生動等特點,運用聲光的技術,能夠把學生帶到特定的語境中,使學生對課文的感受力加強,拓寬了教學的局限性。還是以《春天來了》為例子,在教師備課時,可運用多媒體課件,結合課文內(nèi)容,適時幻燈出各類流水、花兒,綠芽等景色,并且配以優(yōu)美的音樂,把學生的情緒帶到美輪美奐春之景中,讓學生直接體驗到課文環(huán)境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提高了課文講解的趣味性,增強了課堂效果。
4.加強課外閱讀趣味性,提高學生的語文興趣
對于語文學習來說,課外閱讀是必要的補充與延展,課外閱讀能夠增強學生的語感,拓寬語文的視野,增強認識能力,從而提高對語文課文的理解能力。在增強閱讀力的同時,深化對課文的理解,使學生對語文課充滿興趣,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去搜索一些課外閱讀,提高語文能力。比如,教師可以針對《春天來了》,建議學生課外找一些有關春天的文字,在下一堂課上,抽出一些時間進行共享、討論與欣賞,使學生在掌握課文基本點的同時,更陶冶了情操,增長了知識,提高了語文素養(yǎng)。
5.激活寫作興趣,提高語文綜合素質
閱讀與寫作,是語文的兩項最基本的技能,閱讀是對語文知識的吸引,寫作是對語文知識的釋放。比如《春天來了》,在經(jīng)過一系列的學習以后,學生對春天已經(jīng)有了直觀、生動的印象,教師可以趁熱打鐵,啟發(fā)學生大膽記錄一些有關春天的感受,從自己感興趣的角度進行練筆,教師要以欣賞的角度去發(fā)掘學生練筆的閃光點,通過鼓勵與贊揚,激活學生寫作的興趣,提升自身能力,提高語文綜合素質。
三、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趣味性教學模式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開展趣味性教學,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無壓力的氛圍中進行愉快地學習,增強了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達到提高語文綜合素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葉玉成.趣味引領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3(11):49
[2]郭云鳳.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趣味性[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