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艷
(北京京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北京101400)
隨著人們對建筑環(huán)境的要求不斷提高,現(xiàn)代建筑設計中往往增大窗戶尺寸,以滿足人們對采光、通風、觀景的要求。然而外窗的傳熱系數(shù)一般大于外墻,外窗面積過大可能導致建筑能耗指標的升高。目前我國公共建筑中,窗的能耗約為墻體的3倍,屋面的4倍,約占建筑圍護結構總能耗的40 %~50 %[1]。
尤其在北方寒冷地區(qū),冬季供暖能耗是建筑能耗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圍護結構耗熱量能夠達到建筑供暖能耗的70 %以上[2]。在冬季,建筑外窗可以帶來一部分日射的熱量,然而由于其熱工性能較差,相同面積的外窗溫差傳熱量比外墻大,而且夜間無日射的熱時供暖能耗將增加。因此,分析窗墻比對供暖能耗的影響對于北方地區(qū)降低建筑能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筑所處氣候分區(qū),外窗朝向以及窗墻比均對供暖能耗產(chǎn)生影響。選取寒冷地區(qū)實際建筑作為建筑模型,對不同朝向的外窗,窗墻比在一定范圍變化時,計算單位面積耗熱量指標,對供暖能耗的變化進行分析討論。
本文以北京地區(qū)一棟學校辦公樓為研究對象,該樓南北朝向,層數(shù)為5層,層高為3 m,建筑面積為4 680 m2,外圍護結構總尺寸為52 m×18 m×15 m。
建筑外墻傳熱系數(shù)為0.69 W/(m2·K),具體構造為20 mm混合砂漿+190 mm混凝土砌塊+20 mm水泥砂漿+30 mm EPS擠塑板+20 mm水泥砂漿;屋面?zhèn)鳠嵯禂?shù)為0.51 W/(m2·K),具體構造為25 mm水泥砂漿+120 mm鋼筋混凝土+100 mm水泥爐渣找坡+30 mm水泥砂漿+90 mm
表1 窗戶類型及性能參數(shù)
EPS擠塑板+30 mm水泥砂漿+防水層;外窗為塑料單框窗框,幾種典型的窗玻璃類型及主要性能參數(shù)見表1。
對東、南、西、北四個朝向,調(diào)整一個朝向窗墻比,而保持其他朝向窗墻比和圍護結構熱工參數(shù)不變,在三種典型外窗類型條件下,計算單位面積供暖熱負荷指標,計算結果見圖1,并根據(jù)計算結果擬和得到建筑供暖耗熱量指標與窗墻比的回歸方程,列于表2。
表2 不同窗型供暖能耗與窗墻比的回歸方程
由圖1(a)可以看出,南向窗墻比對供暖能耗的影響與外窗熱工性能有關。外窗面積增加使溫差傳熱量增大,但同時也帶來太陽輻射的熱量。如果外窗傳熱系數(shù)較小(中空玻璃窗),溫差導致的失熱量小于日射得熱量,建筑供暖能耗隨窗墻比增大而減小,且傳熱系數(shù)越小,能耗減少越明顯;若外窗傳熱系數(shù)較大,如單層玻璃窗,則供暖能耗隨窗墻比的增大而增加。南向窗墻比對供暖能耗的影響基本呈線性關系。所以,南向房間采用性能較好的中空玻璃窗,大窗墻比有利于節(jié)能。
(b)北向
(c)東向
(d)西向
由圖1(b)可以看出,北向窗墻比與供暖能耗呈線性相關,對于三種類型的外窗,即使采用性能較好的Low-E中空玻璃窗,其窗墻比增加都使耗熱量指標明顯增大。外窗性能越好,耗熱量指標增加越慢。這是由于北向房間無法得到太陽輻射熱,而外窗傳熱系數(shù)總是大于外墻的緣故。因此,北向房間增大窗墻比不利于降低供暖能耗。
由圖1(c)、圖1 (d)可以看出,東、西向耗熱量指標隨窗墻比的增大均有增大的趨勢,外窗傳熱系數(shù)越大,耗熱量指標增加越快,但增加幅度小于北向。建筑東、西向受東曬和西曬影響,當采用傳熱系數(shù)較小的Low-E中空玻璃窗,增加的太陽輻射得熱量與溫差傳熱量相當,窗墻比增大對供暖能耗的影響較小。東向窗墻比對供暖能耗的影響呈二次曲線關系,西向窗墻比則與供暖能耗基本呈線性相關。
(1)外窗性能的優(yōu)劣使南向窗墻比對供暖能耗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采用熱工性能更好的外窗時可采用更大的窗墻比,有利于節(jié)能;外窗傳熱系數(shù)較大時,增大窗墻比則使供暖能耗增加。
(2)北向窗墻比增大會顯著增加熱負荷,應盡量采用較小窗墻比才有利于節(jié)能。
(3)東、西向采用保溫性能好的外窗時,窗墻比對供暖能耗影響不大。
[1] 王金奎, 史慧芳. 窗墻比在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中的應用[J]. 低溫建筑技術, 2010,(9):102-103
[2] 方展和. 加快步伐向第三步建筑節(jié)能目標邁進[J]. 行業(yè)觀察, 2004,(2):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