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唯
摘 要: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存在著“去童真化”的教學傾向,違背了兒童心智發(fā)展的規(guī)律。教師要從分析教學過程中“去童真化”的表現(xiàn)以及反思入手,然后從以兒童的視角解讀文本、激活學生的想象、童真閱讀等三個方面尋找解決“去童真化”的對策,以期糾正小語教學中的這種不良傾向。
關鍵詞:小學語文;“去童真化”;誤區(qū);對策
小學語文課程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特征于一體,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能夠保持小學生具有的童真特點,無論是對課文的分析,還是對作文的要求,不能“去童真化”,動輒以超越小學生心智發(fā)展水平的“深刻”“生動”要求學生。下面,筆者作為小學一線的語文教師,對現(xiàn)階段的小語教學中的“去童真化”教學現(xiàn)狀作一點自己的思考,以期引起同行的關注。
一、“去童真化”的教學現(xiàn)狀以及反思
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分析漸漸成人化。對于文本的閱讀,教師往往不去強調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帶來的獨特體驗,不敢大膽放手給學生,對于學生的獨特體悟,教師不是認為解讀偏頗,就是認為解讀淺顯,不夠深刻。教師會依據(jù)一些教學參考書或者網(wǎng)上的一些資料,不顧學生的認知過程,而把文本解讀的結果直接呈現(xiàn)給學生,強制性地灌輸給學生一些超越學生現(xiàn)階段知識水平的文本指向?!叭ネ婊辈粌H表現(xiàn)在對于語文教材的文本解讀,還表現(xiàn)在小學生的作文訓練中。對于作文的教學,教師往往不去關注學生真情實感的表達,不去呵護一顆幼稚心靈的萌芽,不去賞識學生們童真的眼光發(fā)現(xiàn)的不一樣的世界,卻常常要求作文要有統(tǒng)一的模式,要求作文要有“深刻”的思想,即使沒有人性的偉大,也至少得有品格的高遠。
課堂上,當學生清澈的眼神中流露出迷茫的神情,當學生稚嫩的臉龐上呈現(xiàn)出疑惑的表情,我們作何感想?我們還會“執(zhí)著”于我們的教學思路嗎?“去童真化”的教學是一種揠苗助長式的教學方式,違背了兒童的認知水平和規(guī)律,人為的拔高了教學內(nèi)容,脫離了教育教學的規(guī)律。
二、解決“去童真化”教學的對策
“去童真化”的教學現(xiàn)狀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及時糾正,現(xiàn)在很多地方的學校紛紛成立了以保護學生“童真”為宗旨的工作室,很多教師開始申請并研究“童真”的省、市級課題,更有許許多多的一線教師開展了保護學生“童真”為主題的交流課、公開課、示范課……下面筆者主要談一談自己教學中“去童真化”教學的對策。
(1)以兒童的視角解讀文本。對于入選小學語文教材的課文,都是編者精心選擇的,編排的順序也是經(jīng)過精心安排的,是符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的。對于小學語文的文本解讀,要以生為本,心中時刻想著學生的知識水平,也就是要求教師能夠設身處地的以兒童的視角解讀文本。對于詩歌,教師要讓學生充分誦讀。如蘇教版五年級下冊課文《春光染綠我們雙腳》,要讓學生感受詩歌的韻律美,感悟詩歌描寫內(nèi)容的情境美,并能適當仿照詩歌寫出一點自己眼中的春天。對于寫人記事的記敘文,要讓學生能夠依據(jù)所讀的人物所作所為,體會出人物的形象特點,學習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如學習《海倫·凱勒》一文,可以先讓學生自由談一下讀完文章之后最深的感受,大多數(shù)學生都會關注文章結尾的“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這一句話,然后依照這一句為解讀文章的出發(fā)點,可以讓學生找出體現(xiàn)她這一特征的語句,并讓學生體會海倫的一些學習的動作,進一步感受她的艱難和執(zhí)著。
以兒童的視角去解讀文本,不是把文章解讀膚淺化、表面化。教師應拋棄以自己的視角去解讀文本的思想(教師的思維深度、知識水平、社會經(jīng)驗不是小學生能夠達到的),站在學生的視角,依據(jù)文本特點,結合學生的認知,逐步帶領學生去探索文章的形式美、語言美、韻律美、智慧美。
(2)激活學生的想象,放飛童真。小學生的想象力是最為豐富的,而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則能夠放飛學生的童真。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到處都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如在學習古詩《尋隱者不遇》的時候,教師在帶領學生充分誦讀古詩之后,與學生一起了解了詩歌的意思,然后讓學生展開想象,把這首詩改寫成一段文字。學生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想象,有對童子外貌、神態(tài)的細致描寫,也有對郁郁蔥蔥的大山環(huán)境的描寫,甚至有的學生則想象到了師傅正在采藥的場面,他們的“童真”在想象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再如學習趙麗宏的《望月》一文時,讓學生根據(jù)“輕輕地展開了幻想的翅膀……”一句,假設文中的“我”就是自己,會想到什么呢?這樣,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于“月”的遐想。有的學生說月亮出來玩耍累了,需要回家休息了;有的說月亮的媽媽看天色晚了,擔心他別走丟了,來尋他回家了;還有的學生說,是其他的星星來尋他一起去乘船游太空去了……
看,學生的想象力多豐富,多有童真童趣,這些想象能力都是學生的寶貴財富啊!教師不要扼殺孩子們的童真,不要總是以冷冰冰的現(xiàn)實、硬邦邦的理性思維束縛了他們的想象力,要讓他們的小學時代是有童真的時光,就要不失時機地激活他們的想象力。
(3)童真閱讀,浸潤心靈。兒童的學習潛力是無限的,兒童就像一溪清泉,流淌到任何一個地方都是第一次經(jīng)歷,經(jīng)歷越多,見識就越廣泛,閱歷就越豐富。小學的階段,要讓學生多讀書,讀一些適合其年齡段的有意義的書籍。如低年級可以推薦一些圖文并茂的相對淺顯的童話故事,中年級可以讀一些冒險、激發(fā)智慧的書籍,高年級可以讀一些科普、偵探類的書籍。對于學生的閱讀不要提過高的要求,雖然學生閱讀的效果不是短時間可以看得到的,但更為廣泛的閱讀可以為語言表達積累更為豐富的詞匯。小學生的閱讀是童真化的,沒有成人世界里的追名逐利、明爭暗斗,有的是激發(fā)學生想象的故事:冒險的、勇敢的、機智的、愛心的……
童真閱讀,是不以成人化的視角來要求兒童的閱讀,是讓兒童多閱讀一些童真的故事,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又可以豐富他們的語言知識,還能夠促進他們的心智發(fā)展,促進他們良好的品格形成。
總之,“去童真化”的教學現(xiàn)狀只會違背成長規(guī)律,適得其反。小學語文教學要遵循新課標的理念,在教學中要始終做到“以童為本,以真為先”,牢記小學階段的教學要不斷促進兒童人格的養(yǎng)成。這樣,“童真化”的教學才能方得成長之規(guī)律、教育之精髓。
(江蘇省邳州市鐵富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