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曉婧, 劉 雯, 盧慧芳
(廣州軍區(qū)武漢總醫(yī)院 護理部, 湖北 武漢, 430070)
護理倫理(Nursing Ethics)是運用一般倫理學基本原理,以護理道德為研究對象,探究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協(xié)調護理領域各方人際關系的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準則的科學[1]。護理倫理道德在實現(xiàn)心理護理、構建和諧護患關系、提高醫(yī)療護理服務質量、推動護理學科建設發(fā)展等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能動作用。近年來,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和人們維權意識的增強,護理倫理所面臨的問題也更具專業(yè)性、獨特性和時代性,對護理倫理問題認知情況的探討與研究也日益深化。伍永慧等[2]、崔妙玲等[3]運用自制護理倫理認知問卷,對臨床護士和實習護生的倫理問題認知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本研究旨在設計一種評價護理工作中護理倫理問題認知情況的研究工具,并初步分析其信效度,以期為今后中國護理倫理問題認知評價工具的編制提供借鑒。
采用典型抽樣,抽取武漢市4家三級甲等醫(yī)院護士468名,均為女性,年齡19~53歲,平均(28.07±6.61)歲。護齡:1年以上168名(35.90%), 3年以上54名(11.50%),5年以上92名(19.70%),10年以上154名(32.90%); 文化程度:中專30名(6.40%), 大專259名(55.30%),本科179名(38.20%); 職稱:護士279名(59.60%), 護師110名(23.50%), 主管護師及以上79名(16.90%); 已婚230名(49.10%), 未婚234名(50.00%), 離異/喪偶4名(0.90%)。納入標準:均為武漢市三甲醫(yī)院護士,臨床工作≥1年,對研究內容知情同意;排除標準:臨床工作<1年,休假、外出及不依從者。
1.2.1 項目篩選和評估表初步編制:第1步,通過文獻評閱[4-8],以《護理倫理學》[9]、《護理倫理學實用教程》[10-11]為準,結合中國臨床護理服務過程中出現(xiàn)倫理問題的實際情況,綜合6名護理管理專家、2名流行病學專業(yè)資深專家、2名護理教育專家及8名臨床副高職稱以上護士長的意見設計問卷,從護士基本人口學資料、對護理服務過程中護理倫理問題的認知及影響因素等方面提煉出相關內容形成含26個條目的原始評估表。第2步,綜合護理倫理、護理管理、統(tǒng)計及流行病學共10名專家意見對原始條目中提到的主要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查漏補缺,9條不適宜的條目被剔除,并對條目語言進行潤色。第3步,采用初試卷,對100名護士進行預調查,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采取主成分分析法,最大方差正交旋轉,共抽取2個因子,2個因子共解釋方差的53.59%。根據探索性因素分析結果,刪去因素負荷小于0.4的題目,形成17題的評估表。采用1~5級評分:1=完全能接受,2=能接受,3=一般,4=不能接受,5=完全不能接受,分數(shù)越高表明護士倫理認知狀況越好。第4步,進行大樣本調查。
1.2.2 問卷內容:分為3個部分: ① 指導語; ② 被調查者的一般情況: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職稱及婚姻狀況(6個項目); ③ 調查內容:《護士對護理工作中倫理問題的認知》內容共17個條目,其中基本護理操作因子10個條目(c1~c10),保護患者隱私及慎獨因子7個條目(c11~c17)。
調查時以科室為單位,調查人員由護理研究生、大四護理本科生組成,經統(tǒng)一培訓。講明調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項后進行集體測試,若有疑問,調查員可向受試者解釋。護士獨立完成問卷,調查表當場收回。采用無記名填寫方式。共發(fā)放問卷500份,收回有效問卷468份,有效率為93.60%。
研究者對每一份問卷逐一審核編號,剔除未作答條目數(shù)達總條目15%的調查表;未回答的條目小于總數(shù)15%的調查表,則按缺失處理,缺失條目的數(shù)據,用具有完整數(shù)據的其余樣本的該條目的均數(shù)代替,數(shù)據錄入過程中雙人查對。
采用SPSS 18.0進行分析,護士一般資料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采用內部一致性信度分析評價調查表信度,采用專家咨詢法、相關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評價調查表的結構效度。
問卷的內部一致性信度通常用克朗巴哈α系數(shù)(Cronbach′s α coefficient)測量。α越大表示條目間的相關性越好, α>0.8為極好, 0.6≤α≤0.8為較好, α<0.6為較差。護士對護理工作中倫理認知項目的克朗巴哈α系數(shù)為0.922, 2個因子內部α系數(shù)分別為0.901、0.921; 說明調查表具有較高的內部一致性。
2.2.1 內容效度:本問卷條目的選編與篩選首先經過了大量的文獻回顧,并在研究組內反復討論作出初選。再根據6位專家評審意見、8名臨床副高以上職稱護士長的意見,對條目進行了增補和修改,保證問卷具有較好的內容效度。
2.2.2 結構效度:經相關分析可知,各變量之間與各總分之間有較強的相關性(見表1),提示問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
表1 護士對護理工作中倫理問題項目認知的各變量之間及與總分之間的相關矩陣
所有相關系數(shù)均有顯著性差異性(P<0.01)。
2.2.3 因子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評價調查表的結構效度。護士對護理工作中倫理問題認知項目的KMO值為0.940>0.5,Bartlett球型檢驗χ2=3292.967(P=0.000),適合做因子分析,用最大方差旋轉法,特征值大于1的共2個(見表2),提出公因子2個,2個因子可解釋方差總變異的53.589%。因子分析提出的2個公因子基本反映了所設計的2種認知因子(見表3),第1個因子為基本護理操作因子,包括條目(c1~c10);第2個因子為保護患者隱私及慎獨因子,包括條目(c11~c17);除預想的基本護理操作因子條目10被劃入保護患者隱私、慎獨因子外,其余各條目以及因子分析的結果與預先構想的模型基本吻合,可認為該調查表的結構效度較為理想。
表2 護士對護理工作中倫理問題認知因子分析的總方差表摘要
表3 護士對護理工作中倫理問題認知的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轉后各條目對各因子的負荷矩陣
本文在調查表的編制過程中,多次征求護理管理、護理教育等相關專家,保證調查表具有良好的內容效度。護士對護理工作中倫理認知項目及2個因子內部α系數(shù)分別為0.901、0.922,提示護士對護理工作中倫理認知調查表具有較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說明調查表具有較高的穩(wěn)定性和可重復性。綜合驗證性因素分析的各項指標,可見護士對護理工作中倫理認知模型能較好地擬合數(shù)據,這與最初的理論設想基本一致。結構效度分析的個別指標不夠理想,預想的基本護理操作因子條目10被劃入保護患者隱私、慎獨因子,這可能與本次調查樣本量選取不夠全面有關。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護士人口學變量對護理工作中倫理問題的認知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護齡越長、職稱越高、已婚的護士對護理工作中基本護理操作因子的認知越高,可能與護齡長、職稱高的護士大多是科室骨干,社會閱歷和臨床經驗豐富,專業(yè)技能強有關。而不同護齡、不同職稱、不同婚姻狀況護士對護理工作中保護患者隱私及慎獨因子的認知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一方面由于新護士臨床經驗不足,對患者的護理保持高度審慎的態(tài)度有關;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護齡長、職稱高的護士大多是骨干,在科室中擔任實習帶教、科室教學、已婚護士家庭關系的處理等任務會分散部分精力,導致其在某些護理操作方面細節(jié)關注不夠有關。這說明了判斷臨床護理倫理知識認知的復雜性,提示在調查表使用時,對測試結果的解釋應結合被調查者背景資料和實際情況,同時進行量化與質性的分析,使評估結論更準確合理。因諸多條件的限制,本研究未對此調查表進行重復測量。雖然本研究中的樣本量足夠進行因子分析,但樣本來源局限于三級甲等醫(yī)院,且探索性因子分析只是提供了初步的量表結構,因此結構的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還需要在不同級別醫(yī)院護士中應用后進一步評估和驗證。
[1] 王貴芳.護理倫理的重要性與臨床缺憾[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 2010, 26(17): 2693.
[2] 伍永慧, 段霞, 施雁.臨床護士護理倫理認知及教育情況調查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 2011, 3(11): 71.
[3] 崔妙玲, 韋宇寧, 李敏燕.不同層次實習護生倫理認知狀況分析及對策[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 2011, 24(4): 445.
[4] 李敏燕, 崔妙玲, 楊連招, 等.護理人員對護理倫理認知情況的調查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 2011, 11(6): 62.
[5] 伍永慧, 毛雅芬, 郭向麗, 等.臨床護士護理倫理學KAP調查問卷的研制[J].護理學雜志: 綜合版, 2012, 27(15): 51.
[6] 趙茜, 范秀珍, 張遠.護理倫理學在護理實習生避免護理差錯中的作用分析[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 2012, 25(5): 613.
[7] Tarlier D S.Beyond caring: The moral and ethical bases of responsivenurse- patient relationships[J].Nursing Philosophy, 2004, 5(3): 233.
[8] 盧慧芳, 戴曉婧, 周鐵波, 等.實習護生對護理工作中倫理問題的認知現(xiàn)況[J].華南國防醫(yī)學雜志, 2012, 26(3): 255.
[9] 杜慧群, 劉奇.護理倫理學[M].北京: 中國協(xié)和大學出版社, 2004: 122.
[10] 劉俊榮.護理倫理學實用教程[M].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8: 218.
[11] 張濤, 唐寧.護理倫理學[M].南京: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06: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