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友梅
【摘 要】聽力作為語言的四大基本技能之一,在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分析了影響高中聽力水平提高的主觀性和客觀性因素,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旨在改進聽力教學,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關鍵詞】高中英語 聽力教學 聽力水平 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4.159
一、營造輕松和諧的高中英語課堂
師生關系作為高中英語聽力教學活動中最基本的人際溝通關系,其對教學的效果起極為重要的作用。高中英語教師要想取得聽力課的高效教學,就必須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是提高英語聽力教學的基礎。作為高中英語教師,在聽力課堂上,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自覺主動的關心照顧學生,尊重和平等對待學生。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要以平等的態(tài)度,商量的口吻與他們交談協(xié)商。作為高中英語老師,還要努力獲得學生尊重、理解和信任,這樣就能構(gòu)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實現(xiàn)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對學生英語聽力的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
二、精心準備課堂教學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想提高高中英語聽力的教學工作,英語教師的備課工作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英語教師備課不僅要備教材教參等知識方面,還要備學生學情等方面。首先,在英語聽力的課堂知識方面,英語教師要以高中英語教學思想為指導,以教材為依據(jù),既要防止超綱教學,又要切實達到教學目的。英語教師要研讀學生英語聽力課學習的教材、教參、大綱等,查閱相關學習資料,做好相關習題,把每個知識點有條理的整合清楚,力求用簡捷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最清晰的知識,讓學生易于接受,樂于接受。有效的實現(xiàn)課內(nèi)知識和課外知識的有效整合,把本堂課內(nèi)容與社會知識、學生生活實際等有機地融為一體,實現(xiàn)課本知識生活化、生動化、形象化教學和傳授。其次,要想提高備課的質(zhì)量,高中英語教師還要把精力花在備學生上,了解高中生在英語聽力上的接受能力和學習現(xiàn)狀,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備課時要采取合適的方法與方式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針對想的引導和教學,使得課堂教學能關注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在課堂有所收獲,這樣才能真正的提高英語聽力的課堂教學。
三、精心選擇課余閱讀材料
現(xiàn)行高中英語教科書語言地道,內(nèi)容涉及到英語國家的人文景觀、風俗習慣、世界范圍內(nèi)的科技、教育、歷史、地理知識、日常生活等,極大地豐富了中學生的視野。另外可以選擇一些可視材料讓學生訓練。錄像不僅使學生親耳聽到人們在各種場合進行的言語交際,而且還能親眼看到各種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非言語交際,如手勢、表情、姿勢以及各種不同的交際場景。因此,可視材料輔助的聽力教學所展示的目標語及其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識更加具體、全面而真實。
四、記憶性訓練
英語學習中的一個重要過程是識記。課文材料在較熟悉的情況下,反復跟讀,達到印象深、記憶牢、語感強、提高快、效果好,是提高聽力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從“聽”進去到“讀”出來,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有意識地捕捉語言信息。運用“跟讀”形式,學生需要全力集中注意力,就有一個吸收(聽清楚)——儲存(記憶語句、語音語調(diào)輕重緩急的體現(xiàn))——反饋(準確完整地背誦)的過程。整個過程集理解、記憶、表達于一體,是一次高質(zhì)量的輸出。
五、知識背景講解與聽力訓練相結(jié)合
教師應講解一些,學生讀一些關于英美國家人民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宗教禮儀、風土人情知識的文章。例如,英美人,尤其是美國人喜歡直來直去,開門見山,是一種線形的思維方式。因此,口語中表達態(tài)度、建議、觀點時一般直截了當,且多半在開頭部分,許多時候只要聽懂第一句甚至前幾個詞,整體意思就能抓個八九不離十。因此,通過掌握相關的背景知識就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快速掌握材料中所表達的內(nèi)容。
六、嚴把語音關,強化語音及口音辨別訓練
教師平時要對學生進行語音強化訓練,多讓學生接觸辨別語音、語調(diào)的聽力練習。聽時盡量采用原聲版材料,讓學生盡可能多地聽地道的英語,熟悉英美人士的發(fā)音特點和差異。例如,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的課文錄音就是比較標準、地道的語音材料。此外,教師還可以從網(wǎng)上下載一些英美的廣播節(jié)目和影視作品的片斷讓學生聽,不僅可以訓練他們的口音,還能提高其興趣,一舉兩得。
七、精聽與泛聽相結(jié)合
泛聽必須與精聽相結(jié)合,學生泛聽時要將注意力集中在內(nèi)容大意上,精聽時注意力要集中在語言材料的細節(jié)上,泛聽時注意聽力所表達內(nèi)容的關鍵詞句,精聽時連續(xù)聽音的最小語言單位是一個一個的句子,泛聽時重在回答有關中心主旨的問題,精聽時重在回答有關細節(jié)或細節(jié)加工的問題。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時應堅持精泛并舉,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
精聽是在精力高度集中的情況下盡量把所聽到的語言材料完全聽懂。對于精聽,教師可采取以下方法進行:聽寫文段中的句子,然后檢查并糾正。教師也可以聽后讓學生復述原文內(nèi)容,并回答相關問題,以此訓練聽力。這樣,教師既可對所聽內(nèi)容進行查缺補漏,同時也可以找出學生的薄弱方面。泛聽指廣泛地聽各種不同類型風格和不同來源渠道的聲音材料,旨在培養(yǎng)學生抓短文主題大意的能力。在訓練時,要力求做到精聽與泛聽相結(jié)合,課上精聽,課下泛聽,精聽抓“質(zhì)”,泛聽抓“量”。精聽與泛聽,在不同時期有所側(cè)重,而在適當時期有效結(jié)合,學生的聽力水平就會大大提高。精聽最好是選用教學錄音和有故事情節(jié)的短文或科普短文;泛聽則可選用一些口語教材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使學生多接觸錄音材料,以求熟悉英語發(fā)音,擴大知識面,提高聽力。教師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遇到生詞不要停下多想,只要這些生詞不影響理解即可。
八、集中訓練與分散訓練結(jié)合
聽力訓練應貫徹于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每周定時抽出一定時間集中進行聽力訓練,做到“?!甭牭弧伴L”聽。常聽也即多聽,在于經(jīng)常聽而不在于一次長時間地聽,每次集中聽半個小時較好,隔一定時間再聽,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分散訓練則主要是由學生課后獨立進行,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收聽國內(nèi)外電視、電臺英語新聞節(jié)目,鼓勵學生課外多聽英語錄音,觀看原版電影。
參考文獻
[1]洪麗棉.新課標下如何有效提高高中英語聽力教學質(zhì)量[J].中學英語之友,2011(10).
[2]吳燕.高中英語教學中提高英語聽力的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