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希
摘要:英國當代小說家珍妮特·溫特森的小說《重量》是對古希臘神話中阿特拉斯和赫拉克勒斯故事的重述。這種重述延續(xù)了古希臘神話中認知生命和世界的主題,在此基礎(chǔ)上展開了與前人的對話,并在這對話中探尋著人的存在狀態(tài),展現(xiàn)了作者獨特的存在之思。
關(guān)鍵詞:《重量》;希臘神話;存在之思
中圖分類號:I106.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4)02-0000-01
珍妮特·溫特森是當今英國文壇一位非常活躍,也備受爭議的作家,她常常被視作英國女權(quán)主義作家的典型代表。2005年,英國坎農(nóng)格特出版公司(Canongate Books)發(fā)起“重述神話”項目,珍妮特·溫特森以小說《重量:阿特拉斯與赫拉克勒斯的神話》(下文簡稱《重量》)參與其中。這部小說展示了她超越女權(quán)主義的人文哲思。
古希臘神話中蘊含的關(guān)于生命和世界的深沉思考一直是重要的文學主題?!吨亓俊凡粌H借用了古希臘神話的情節(jié),還延續(xù)了它的主題:人是什么?人以怎樣的形式存在?在這部小說中,作者對阿特拉斯和赫拉克勒斯這兩個古希臘神話中的人物做了變形:在古希臘神話中,赫拉克勒斯是英雄,阿特拉斯是受罰背負蒼天的提坦巨神,后者僅僅是前者英雄事跡中的一段插曲;而在《重量》中,溫特森讓阿特拉斯成為小說的主要人物,赫拉克勒斯成了阿特拉斯的精神參照。這里的阿特拉斯在重負中學會了思考、質(zhì)疑,在長時間的靜止中學會了聆聽,在聽到的世間百態(tài)中學會了憐憫和尊重。這樣的重新編排和定位,透露出作者的思考:面對整個外部世界,人究竟應(yīng)該和可能處在怎樣的位置?
一、人間的英雄,世界的征服者
赫拉克勒斯在希臘神話中是集人類優(yōu)秀品質(zhì)于一身的英雄,一個象征著“完人”的符號。《重量》中的赫拉克勒斯也是一個符號,他象征著以世界的征服者自居的自我認知狀態(tài)。
希臘神話和《重量》都有赫拉克勒斯摘取金蘋果的情節(jié):赫拉克勒斯殺死巨龍拉冬后請阿特拉斯幫他摘取金蘋果,作為交換,他答應(yīng)在阿特拉斯離開的這段時間內(nèi)代替他支撐天地,而阿特拉摘取金蘋果后,不愿接回重負,赫拉克勒斯設(shè)計把蒼天放回了他的肩上。
金蘋果樹是天神宙斯和天后赫拉成婚時,大地女神蓋亞送給赫拉的禮物,它被種植在圣園中。這金蘋果既是大地女神的饋贈,象征自然的慷慨,又是天后赫拉的私有財產(chǎn),并不屬于人類,一旦人類想染指它,它便成為人類欲望的象征。赫拉派拉冬看守金蘋果樹,拉冬的兇猛是一種警告,象征著不可逾越的界限。人面對著世界的種種界限。赫拉克勒斯是一個傳統(tǒng)意義上的英雄,他的英勇很大程度上表現(xiàn)為他能殺死拉冬這樣的怪物,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其“不可能”就在于它超越了人類的能力范圍。赫拉克勒斯的“偉大”在于,他的行為似乎證明了:人有足夠的力量突破所有界限。古希臘神話熱情地贊頌這樣的人,并認為人在突破中實現(xiàn)了自我價值。在這種認知基礎(chǔ)上,人類確實創(chuàng)造出許多物質(zhì)和精神財富。所以時至今日,在很多時候人類依舊以不斷擴張、發(fā)現(xiàn)、突破作為一種肯定的價值觀念。
二、從自然之子到自我的審視者
古希臘神化中,故事以人的生活經(jīng)驗和心理狀態(tài)來解釋宇宙,將人的喜怒哀樂映射到世間萬物中,人們單純地篤信自己擁有一切,也因此愉悅滿足。小說《重量》開篇寫了受罰以前的阿特拉斯,此時的他就處于這種狀態(tài)。
《重量》中的阿特拉斯是地母蓋亞與海神波塞冬的兒子,強大的父母對他予取予求。他居住在亞特蘭蒂斯,擁有富饒的領(lǐng)土、和睦的家庭。當他被天神宙斯逐出自己的園地,眼看著宙斯將亞特蘭蒂斯沉入海底,他感到自己受到了侵犯。阿特拉斯因此加入其他提坦挑戰(zhàn)天庭的行動,結(jié)果是戰(zhàn)敗后被罰背負蒼天,在身體因負重而靜止的漫長歲月中,阿特拉斯陷入了對自我的重新審視,開始反思自己與外部世界的關(guān)系。
負重之初,阿特拉斯從自以為擁有一切、掌握一切的迷夢中驚醒過來,意識到并非世上的一切都屬于他;但他即使不能擁有一切,也因身體的強壯和頭腦的發(fā)達而有責任擔負起整個世界的重量。這種認識依然包含著某種天真的自信?!吨亓俊愤€將古代神話和現(xiàn)代神話嫁接,設(shè)計了1957年,阿特拉斯在世界的邊緣打破前蘇聯(lián)的人造飛船“斯普特尼克2號”,救出小狗“萊卡”的情節(jié)。他滿懷愛意把這只即將被殺死的小狗從飛船里救了出來。這樣的阿特拉斯作為世界的一個部分,帶著愛戀,盡最大的努力守護著世界的其他部分。這時,他退去了人類童年時期那天真爛漫的歡欣,對世界的情感變得復(fù)雜:自己是源于這個世界卻又獨立的個體,面對世界,他有對母體的依戀和崇敬,也有因同源而產(chǎn)生的同情,同時他把宇宙小心地放在肩上時還帶著深深的悲憫和柔情?!八蛊仗啬峥?號”是第一個載著地球生物駛向太空的宇宙飛船,它就像是另一個形式的赫拉克勒斯,凝聚著人類的智慧和行動能力,也承載了人無窮無盡的探索欲和征服欲。在世界盡頭的阿特拉斯一把抓住了太空艙,“它躺在他的手心,像一只僵硬的蟲子……在他看來,那是一個由馬口鐵和電線造出來的蠢物?!弊髡咄ㄟ^阿特拉斯打破“斯普特尼克2號”救出萊卡的情節(jié),表達了對赫拉克勒斯所象征的人類形象的某種否定。這時的阿特拉斯不再將外部世界看成與自身對立的事物,而是將自己視為世界的組成部分,加以確認。
溫特森通過兩個神話人物的人生故事,將其主題延伸到現(xiàn)代語境中,拓展了人類的自我審視。阿特拉斯從背負世界起,就開始思考自己與所負之重的關(guān)系,并在這種相互關(guān)系中不斷深入地尋找自己生存的價值和位置。正是在這樣的思考和探索中,世界變得越來越復(fù)雜,越來越巨大,使人難以承受?!吨亓俊分械陌⑻乩归L久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肩頭,思考自己和這份重壓的關(guān)系。仿佛只有在這種重壓下,才能找到自身存在的真實感。每個平凡人,都可能在不停的克服困難、達成任務(wù)的過程中,像赫拉克勒斯一樣,一點點建立起一個了不起的“自我”。而這個“自我”卻是值得懷疑的。是誰決定了赫拉克勒斯要完成那些任務(wù)?如果完成這些任務(wù)不是他的初衷,那完成了任務(wù)后的那個英雄赫拉克勒斯是真正的他嗎?在小說中,赫拉克勒斯曾提出質(zhì)疑:“我們?yōu)槭裁匆蛇@些事?”但這種思考轉(zhuǎn)瞬即逝,徒留一聲感慨:“我是最強大的男人……可我卻得不到自由……”海德格爾說“常人指定著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焙绽死账共饺脒@個圈套,成為被“常人”歌頌的英雄,而非他自己,而這也正是阿特拉斯的重負。
在小說的倒數(shù)第三章,溫特森讓阿特拉斯冒出了個異想天開的想法:把世界放下。阿特拉斯熱愛世界,因此他小心地用雙肩支撐它,用全部的柔情去呵護它。但是當他反復(fù)思考自己的位置卻難有滿意的結(jié)論時,阿特拉斯決定放下重負。他抱著毀滅一切的決心抽出雙臂,等待天崩地坼??墒?,什么都沒有發(fā)生,在他的眼前是“一個生機勃勃的星球。無依地懸浮在無邊無際的宇宙空間?!倍@正是溫特森對人的存在的真正看法。
溫特森的《重量》在形式上重述了希臘神話中赫特拉斯和赫拉克勒斯的故事,而在精神層面《重量》自始至終貫穿著希臘神話中對人的存在的思考。在這個過程中,作者與前人對話,思索人的存在。她在書中多次寫到“我想把這個故事再從頭說起?!睖靥厣罱K將探索存在的目光從“我是誰?”轉(zhuǎn)向“我是怎樣的?”從憑借人與世界的關(guān)系來認識自己,轉(zhuǎn)向直面自身的嘗試。與希臘神話相對照,這是一次全新的探索,是對希臘神話中存在與生命主題的繼承和深入。
參考文獻:
[1][德]古斯塔夫·思威布.高中甫等譯.諸神的傳說.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05.6.
[2][德]馬丁·海德格爾.孫周興譯.林中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7.
[3]于群.論溫特森的小說創(chuàng)作.科教文匯.2009.3,24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