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娟
育人先要育己??僧斘矣眯袆尤ヲ炞C這句話,卻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今天我想通過幾件發(fā)生在我和孩子們之間的事情,談談我對尊重這兩個字的理解。
事件1:尊重學生,從尊重學生的偶像開始
我們班每周一最后一節(jié)課都會舉行班會課,這一次的班會主題,我定的是《為什么要學習?》 ,首先我跟孩子們分享了兩個“為什么要學習”的回答,一個是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幾年前在弗吉尼亞州一所中學的開學演講;另一個是一位平民爸爸的回答。
雖然組織班會一直是我覺得自己不夠擅長,也缺乏創(chuàng)意的事情,但每次我都積極認真地準備,也盡量避免枯燥、乏味、脫離學生生活的主題。正當我對于自己的創(chuàng)意而沾沾自喜,而班會正進行得有條不紊時,我發(fā)現一個女生低著頭,在看一本書,她的課桌上二分之一的桌面都堆滿了課本,我走近她,喊了她一聲,她馬上很警惕地抬起了頭,這讓我先前的猜測得到了驗證,她完全沒有聽班會課,而是在看被我稱為“閑書”的書。
我生氣了。第一,這是堂堂的班會課,被我視為教育學生契機并精心選材的班會課呀!第二,所謂“閑書”在我班里明令禁止的呀!第三,我是堂堂班主任呀,若我在此你都敢冒這樣的險,那其他老師的課堂呢?你會認真聽課嗎?
于是,我發(fā)怒了!我問她這書該拿到教室里來看嗎?她搖頭。我又問這類書你就只有這一本嗎?她繼續(xù)搖頭。好吧,都拿出來交給我。一本,兩本,磨磨蹭蹭間,她居然總共掏出來了八本。我翻了翻這些書,全是韓國某偶像團體的圖片、資料、趣事等。我隨口便拿這些圖片開起了玩笑,“傻孩子呀!如果不仔細看,老師還以為這些都是留短發(fā)的女人呢,怎么,你就喜歡這樣中性打扮的男生?這就是你的審美觀?……”她的表情開始發(fā)生變化,頭埋得更低了。別的同學一直在旁邊看熱鬧,有的一直笑。
放學后我留下那個女孩。并電話告知家長,家長來后無奈地說 :“老師,這些書她平時就愛買,她特別崇拜自己的偶像,常跟我聊關于他們的事情,當然這些事情都是她從書上了解到的。因為是孩子的偶像,我作為家長就沒有過多的干預,買書都是用她的壓歲錢。今天她在班會課上看這些書,自己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但孩子內心不能接受的是,老師可以批評她,但老師沒有權利批評她的偶像……”聽到家長這么說,我冷靜了下來。對,孩子這樣想沒有錯,她是在維護自己崇拜的人,而我在教育她時卻說了最不該說的話。如果不把她的心結打開,那么基于此事的教育就是沒有意義的。
最后,我跟孩子說:“老師說的話是有不妥當的地方,對于我評價你偶像的話,老師收回。但此類書你不應該也再不能帶進教室來。老師也有偶像,你能在別人詆毀你偶像的時候站出來維護他們,至少說明你是單純且善良的,我非常欣賞你這一點。當然,也請你意識到,今天班會課上,你沒有尊重老師的辛勤勞動,傷害了我,而我也用最不恰當的方式傷害了你,老師向你道歉,請你原諒?!蔽铱吹剿臏I水止住了,并且接受了我的道歉,并且向我保證今后她會按我們的約定去做,此類事情絕不再犯。
事件2:尊重學生,從尊重學生作業(yè)中的錯誤開始
數學老師幾乎每天都要跟學生的作業(yè)打交道。在這期間有兩類錯誤的處理很值得我深思。一類是,在新授課后的作業(yè)學生會出現大面積的錯誤。每當此時,我的第一反應便是:怎么搞得?這幫學生怎么都不認真聽講!第二天,我便抱著一堆被撕了的作業(yè)沖進教室,開始責問甚至責罵,隨后再把錯誤的地方一一指正。突然有次我聽到一句話:作業(yè)中學生大面積的犯錯,首先一定是老師的責任。我被這句話擊中了!難道不是嗎?仔細想想,這其中我的責任是否更大一些?新授課中的知識點,易錯點我都講到了嗎?孩子們都搞明白易錯點出現的原因了嗎?看來,果真是我的責任更大一些了呢!這一刻,我釋然了!與其錯誤地把責任歸到學生身上,不如勇敢一點面對自己教學中的不足,積極探求對知識點、易錯點講解的突破。此后,每當在作業(yè)中學生大面積的錯誤重現,都被我看成是一次教學的挑戰(zhàn),我反復研究教材,嘗試各種方法思路的換位,力求尊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由簡單到復雜,由已知到未知,啟發(fā)他們自己得出新的知識、結論。
第二類,是碰到雷同作業(yè)時應如何正確處理。剛開始,我會直接拿著我掌握的“證據”,去跟我的當事人對證,遇到膽子小的,很快便默認了。但是遇到膽子大些的,或者確實被冤枉了的(比如作業(yè)本被同學私自拿了去抄的),如果我跟孩子們較起真來,真是不知該如何收場了。為了維護他們的自尊,一般情況下,我都會給孩子們一個臺階下,告誡他們下不為例。這樣處理的結果是:同樣的事情在某些人身上還是會發(fā)生。久而久之,一考試便知真?zhèn)?。而我,也明白,這樣完成作業(yè)的小孩,擺明了已經放棄了學業(yè),卻仍然在疲憊得應付老師。這真是難為了孩子,而我能做些什么?這是我應該思考的問題!后來,每當我發(fā)現雷同作業(yè)時,我會把他們一個一個叫到跟前,問原因,聽理由,我理解孩子們厭學時的心情,告訴他我們只有勇敢面對才能真正解脫,與其每天與周圍的一切抗爭,不如靜下心來,看看哪些知識是你感興趣的,是你不了解卻應該學習的,與其疲于應付,不如讓老師來幫你一同面對,不懂就問,要問就問到徹底明白為止,今日的學習與明日的工作之間的聯(lián)系,你日后總會明白。
成長需要等待,是誰說:一切美好都值得等待!讓我們仔細聆聽,花兒綻放的聲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