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世蓮
【摘 要】掀起語文課堂教學高潮的藝術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遵循教學和學生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根據文本、教師、學生的特點,采取某種措施,把課堂教學的某一階段推向高度發(fā)展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活動。教師可通過巧妙提問、巧設懸念、感情誦讀、游戲活動、有趣的實驗、讀寫結合等技巧促課堂教學高潮。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學高潮;技巧
掀起語文課堂教學高潮的藝術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遵循教學和學生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根據文本、教師、學生的特點,采取某種措施,把課堂教學的某一階段推向高度發(fā)展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活動。要掀起課堂教學的高潮,除了要抓準時機,還必須掌握一定的教學技巧,才能促發(fā)課堂教學的高潮迭起。
一、巧妙提問掀起課堂教學高潮
它指的是教師用新穎、奇妙的方式,生動、間接的語言,準確、鮮明的設問,激活學生的思維,活躍課堂的氣氛,使之形成教學高潮,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教學活動。
例如教學《刻舟求劍》時,問:“學習這篇寓言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盡管小朋友發(fā)言熱烈,但很少能夠講到點子上。顯然,這個問題對八九歲的小學生來說,是具有一定的難度。這時老師就講了個“玲玲煮飯”的故事,然后問:“玲玲發(fā)現自己不對了,那么不對在什么地方?為什么不對?”這一問,一石激起千層浪。小朋友思考后爭相發(fā)言,課堂掀起了高潮。小朋友說:“她少量了一碗米?!薄八蠢限k法辦事?!薄八欢枚嗔艘粋€人吃飯,燒飯的米應該增多的道理,四個人也燒兩碗米,是她看不到情況的發(fā)展變化……”“那么燒飯這件事和“刻舟求劍”的那個人,是不是說明一個道理呢?他們都是不能根據情況的變化而采取新的辦法?!毙∨笥褌兓腥淮笪颉_@位老師在提問遇到的障礙時,巧妙運用一個淺顯有趣的迂回提問,達到認識寓言的道理。
二、巧設懸念掀起課堂教學高潮
它指教師巧妙的設計有一定難度,但通過努力又能解開的懸而未解的的“謎團”,以引起學生的高度注意,積極思考,從而形成教學高潮的教學活動。
例如教學《田忌賽馬》后,學生知道第二場比賽田忌取得勝利是由于孫臏善于觀察、會分析、足智多謀,讓馬的出場順序調換了一下而獲得的。這時老師突然提問:如果再來第三場比賽,誰會贏么?問題一提出,學生議論紛紛,各陳己見,老師順勢叫學生一個當田忌,一個當齊威王,用學具擺一擺看誰贏。這樣掀起了教學結束時的小高潮,讓學生學習孫臏善觀察、會分析、想辦法的思維方法。
三、感情朗誦掀起課堂教學高潮
朗讀是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傳統(tǒng)方法,俗話說“三分文章七分讀”,教學中圍繞朗讀做文章,在朗讀中出亮點、掀高潮、提高朗讀效果都是語文教師的重要課題。
例如教學《贈汪倫》,學生在理解詩意后,我指導學生朗讀。我先問:“李白要走了,汪倫去相送,此時汪倫的心情是怎樣的?”有的說:“此時汪倫想要到與好朋友分別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相會,心情一定是傷感的?!薄八叩母栌质侨绾蔚模窟~的步子又是怎樣的?你能帶著你的理解讀詩嗎?”師追問。有的說此時汪倫一定是依依不舍的心情,有的說是一幅滿足愉快的心情、焦急的心情……教師根據學生不同的感受引導學生個性朗讀,學生讀得入情入境,掀起了朗讀的小高潮,效果自然好。
四、有趣的實驗掀起課堂教學高潮
它是指教師引導學生在積極活躍的氣氛中,為探索者檢驗某種科學原理或教材中的有關知識而進行的實踐操作活動,從而促進學生的智能發(fā)展,形成教學小高潮的教學活動。
例如《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中,個別學生認為“只要兩個物體是同一種材料,那么不論大小,讓它們在同樣的高度往下落,結果也會同時落地”的錯誤結論。老師又帶學生做一次實驗:拿出兩張同樣大的紙,將其中一張揉成一個紙團,然后用一只手握著紙團,另一只手拿著一張紙,舉向空中。同學們,你們討論一下:這兩張紙會同時落地嗎?學生各抒己見后,老師繼續(xù)了剛才的實驗,結果是紙團先落地,紙張慢落地。為什么?學生又各抒己見。最后老師小結:這說明受空氣阻礙的物體表面越大,這個物體在空氣中下落就越慢。學生在實驗、思辨中發(fā)現了真理。
五、讀寫結合掀起課堂教學高潮
它是指在課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找到一個“讀寫結合訓練點”,在課堂上讓學生盡情說、盡情寫,給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的空間,讓學生表達美、創(chuàng)造美的教學過程。
例:學習《草原》一課,學生經過品味此舉,對草原的美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可以通過音樂及圖片創(chuàng)設形象生動的情境,使學生在那些豐富而有美感的情境中獲得美的感受,產生愉悅的心情。教師適時追問:“如果你是作者,你會吟誦一首怎樣的小詩來贊美草原的美景呢?”此時,學生正沉浸在草原美的情境之中,內心深處便萌發(fā)了表達的欲望,學生用最美的語言來描述草原的美麗,抒發(fā)美好的情感。如一個學生即興作詩:“天空朗如澈水,空氣清如甘泉。草地綠如翡翠,羊群白似棉絮。草原景色美如畫,怎能不去草原瀟灑?!逼渌麑W生聽后詩興大發(fā),紛紛低頭創(chuàng)作……
一篇文章沒有高潮,如同一個人沒有眼睛;一堂語文課沒有高潮,如同一個人缺少了靈性。語文課堂的高潮是師生在教學活動中,隨著感情的發(fā)展自然而至的,教師必須掌握課堂高潮藝術美的原則和時機,把握好分寸,適時加以引導,巧妙地進行搭橋鋪路,切不可“無病呻吟”或“畫蛇添足”,使課堂教學高潮失去藝術生命力。
(作者單位:福建省泰寧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