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英
【摘 要】人們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教育觀念也在不斷更新。國家教育部門根據現代的教育形式,頒布了初中英語新課標,將教學方式的側重點集中于任務型教學,該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可以在學習中逐漸培養(yǎng)起良好的習慣,提高學習效率?;谏鲜鰞?yōu)點,該任務型教學模式也受到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本文簡單闡述了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的基本情況及特點;基本原則,包括學生主體原則、貼近生活原則,并說明了任務型教學模式的具體過程,包括提出任務、引導學習、師生合作、合理評價、交流心得,為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實踐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模式;特點;應用;分析
前言
我國教育中很早就開始提倡英語學習,英語的教育事業(yè)也經歷了相當長的時間。各種語言均具有其地域特點,英語與中文在語法、語義、拼寫、邏輯上均有著本質的區(qū)別,進行英語的初步學習時存在一定的困難。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將重點集中于單相的灌輸,而該方式存在許多缺點,如教學效果不佳、學生興趣索然、課堂氣氛沉悶、學習效率低等,逐漸的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不符合現代學生的特點。在新課標中提出的任務型教學模式,能夠完全克服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能夠充分感受、真實體會、實踐操作、互相協作,完成任務,并根據教學的進度及效果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及策略,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1.初中英語任務教學的概況及特點
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老師作為教學的實施者,對整個教學過程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應用任務型教學法時,既是任務的設計者,也是活動的組織者及最終評價者。因此教師與教學質量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在任務型教學模式中,老師需要先全面掌握學生的各項情況,包括心理特點、性格特征、群體分類、英語基礎、理解能力、學習風氣等,針對不同的情況,利用不同的方式,設計出適應學生情況,且難度適中、可操作性強、趣味十足的教學方案及具體的各項學習任務。
任務型教學模式的主要特點表現在以下幾點:①學生參與性強;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處于主體地位,其活動極為完成任務過程,因此參與性極強;②注重團結合作:許多教學任務需要分組進行討論或者交流,在小組內部有需要分工合作進行信息的收集、交流及團結,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意識;③激發(fā)學習興趣:在主動學習的條件下,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對于學習的興趣也更加濃厚,培養(yǎng)了其思維能力及發(fā)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2.任務型教學的基本原則
任務型教學是較為先進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以保障教學效果,具體原則有以下兩點:①學生主體原則:任務型教學的主要特點也表現在學生的參與。教學過程中需要設計任務,并組織活動,可以讓學生一起探討,選擇課題、任務,或者組織分組活動等,充分尊重學生,使學生能夠完全發(fā)揮出主題作用,不僅是完成任務的主體,也是任務組織活動的主體;②貼近生活原則:在設計任務時,老師應該盡量選擇與學生的學習生活較為接近的任務,使之更有熟悉感,情景帶入更快,語言的應用也會更加靈活,學習效果更好。
3.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的具體過程
3.1提出任務
首先對學生的情況較為了解,包括班級學生的整理心理特征、學生體制的類型、班級英語基礎等,合理設計任務,是學生能夠自動的置身于具體的任務中,如冀教版八年級下冊中,Unit2 Lesson 13 why are plants important?可以向學生提出與之相關的任務,如說出身邊熟悉的植物,并解釋其特征及作用等。在任務的驅動下,有目標的學習或者完成該任務,在該過程中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能夠主動的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深入了解各類知識點,促使學生有完成任務的迫切感,學生即進入了學習狀態(tài)。
3.2引導學習
在任務型教學方式下,學生的學習過程即為知識交流及相互探討的過程。交流探討既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組建的小組之間的交流,也涵蓋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老師在該過程中需要指導學生進行小組的構建、根據教學的目標及任務要求進行任務的挑選,并分工協作及有序的交流,尊重學生,學生在該項活動中有組織有紀律的進行,如在學習冀教版初中英語 Book2 Unit1 Lesson2 May I Invite Danny and Jenny? 的過程中,老師可以按組織安排幾個學生或者學生小組在拜訪同學的場景中分角色進行交流,不限制交流的內容,可以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也可以是關于學習的內容。學生在該活動中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及自由行,能夠提高學習效率,也強化了學生團結合作的能力、組織意識及交流能力。
3.3鞏固學習
在學完新知識之后,學生并不能完全的將學到的知識消化吸收,并應用于實踐生活中,因此需要對知識點進行鞏固,使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更加透徹,便于深入語境在生活實踐中靈活應用。該過程需要師生相互配合,圍繞這任務進行英語的對話、閱讀、采訪等交流,更加強化師生的和諧關系,并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英語的應用能力。
3.4組織練習
在學生學習并掌握了知識以后,應能夠將其靈活的應用于生活實踐中,該過程即為知識的深化及遷移,要求學生多加練習,逐漸培養(yǎng)英語的運用能力。該過程中老師可以選擇提出相關任務,也可以選擇讓學生自主設計與學習生活相關的話題、情景、事件等,使學生在熟悉的場景內練習知識點,學生的積極性及興趣會更加濃厚,在運用語言時,更容易發(fā)揮出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力,使學習效果達到最佳。本質上講,該過程的重點即為學生自覺的進行反復的聯系,牢固的掌握知識點。老師在學生完成任務后需要對其進行一定的點評,并予以鼓勵和肯定,讓學生體會到展示自我的快樂感,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今后的學習中。
3.5交流心得
在學生圓滿完成任務之后,應當組織學生充分交流,交流形式可以是分組討論、或者演講、情景采訪等,讓學生將自己學習的心得、體驗等與其他人充分交流,獲得成功的喜悅并滿足其一定的成就感,還能夠使學生從多個教學體驗學習,提高新鮮感,更加激發(fā)學習興趣。老師在該過程中需要認真檢查學生任務的完成情況,詳細記錄各個學生或者小組的成績,根據不同情況進行評價、點撥,充分鼓勵,有不足的方面應及時指出,學生能夠更加正確的認識到自我的定位及學習效果,在展現自我、體驗成功的同時,也能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學習中及時調整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4.總結
我國現代化的建設不斷深入,與各國的交流領域在不斷拓展,英語的使用也越發(fā)廣泛,因此我國對于英語學習的重視程度越來越深,英語在初中的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初中階段的英語教育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對于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有著深遠的影響,而現階段的英語教學的效果受到較多因素的限制,不甚理想,因此進行了改革。新課標的實施與頒布對于初中英語的教學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舉措,任務型教學模式也逐步應用于教學實踐中,其能夠有效的調節(jié)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并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對其的研究時十分有必要。初中英語老師在教學實踐中,先全面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及班級情況,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探索出相適應的教學方式,以達到優(yōu)化教學效果,提高學生成績及思維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薛嫻.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中的“有效閱讀”——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的技能與策略[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2(09):131-132.
[2]申小媛.任務型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研究與應用[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14):195.
[3]羅冬.抓住轉變優(yōu)化英語教學——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的幾個轉變[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9(04):57.
[4]杭彥.淺析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0(05):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