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德永
【摘 要】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要靠科學科技水平來支撐,而科技的發(fā)展離不開人才,人才的產生離不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我國本著“關注每一位學生發(fā)展”理念,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進行課堂改革,已經由傳統(tǒng)的授受式課堂教學模式過渡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本文著重探討了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構建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并通過分析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出解決策略。
【關鍵詞】自主合作探究模式;語文教學;應用;解決策略
1.前言
高中語文新課標明確指出,高中語文課程“應在繼續(xù)提高學生觀察、感受、分析、判斷能力的同時,重點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使學生增強探究意識和興趣,學習探究的方法,使語文學習的過程成為積極主動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痹诋斍罢n堂教學改革的背景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應運而生,引導著學生的自主學習以促使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
如何構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課堂模式成為現今教育界每個教師都面臨的問題,在實際的課堂應用中問題也層出不窮,導致很多教師放棄了這種課堂模式,繼續(xù)使用舊的授受式教育方式。本文將就這些問題展開探討,并提出相關策略,希望能給各位教師提供一些幫助。
2.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構建
隨著新的教育理念的產生,高中語文教學也隨之進行變革。作為教師,教學理念的進步程度緊緊關系著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的收效成果。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語文課堂上的構建,首先必然離不開教師教學理念的改革。能夠勇于創(chuàng)新的語文教師,才可能盡自己對教育的那份熱忱來進行改革,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情境,才能夠通過學習和思索,研究出一套適合的教學方法,并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收效和教學經驗,常常審視并改進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
其次,良好的教學設計在自主合作模式的構建中也至關重要。雖然早在古代已有“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教學思想,然而在真正的實施上,卻長久采用授受式的教學模式。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難以實施,正是關乎教師的教學設計。理念的改革是思想基礎,而良好的教學設計就是實施的重要手段。講述教學,雖然能保證教學的效率,卻不利于及時發(fā)現學生的學習差異。所以在傳統(tǒng)的授課過程中,應當增加學生的“回饋”,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及時調整授課策略,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最后,關注學生自身特點,因材施教。教師在教學時應當考慮不同學生的能力與需求,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才能設計出更好的教學方法。例如通過學生的歷史語文成績,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每個學生制訂學習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重點訓練該環(huán)節(jié)。
3.應用過程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可分為兩類:教師的問題和學生的問題。在教師上通常有以下幾個問題:有的教師并不相信自主合作探究模式,覺得沒有必要在課堂中實施;有的雖然在理念上支持,卻一時無法找到合適的教學設計,因此繼續(xù)使用舊有的教學模式;還有一類是對新的課堂模式不能夠運用自如,課程設計不合理,因此收效不高,從而繼續(xù)使用授受式模式。雖然高考改革已經推行了很多年,但應試教育的觀念仍然深深影響著教育。新課改在現實的教學實踐中仍然中仍然雷同于形式,教師出于應試教育的影響,考試的壓力,導致教師過分關注知識目標,為了取得更加優(yōu)異的成績會犧牲比較先進的課堂教學模式。
學生方面的問題:學生不注重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使得合作探究學習的效果大打折扣;部分學生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寄希望于個別同學,轉移責任,自己不主動學習,使合作學習過程變成加劇學生兩極分化的過程;面對面、互相交流探討的學習模式為不想學習的同學提供了閑聊的機會,使得合作學習淪為違反紀律的溫床。學生是整個課堂的主體,教師起到的是引導的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對學生自主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適當點撥與講解。但現實課堂問題在于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能力普遍不強,很多小組看似合作,但其實不會合作,因為經過合作他們探究不出有價值的知識,只會照抄照搬課本或者胡抄答案,找不到探究問題的根本所在,毫無創(chuàng)新之處。
4.解決策略
要想解決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實施過程中的問題,教師首先要實現兩個方面的轉變:一是思維的轉變,從思想上真正接受新的教學模式;二是師生關系觀念的轉變,改變過去固有的地位觀,放下架子和學生建立良好的亦師亦友關系,為新模式的實施建造一種民主、和諧的環(huán)境。教師還當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打造出良好的教學設計,引入外國教育的方法。安排學生探討問題時,盡量避免提出在課本上能直接找到答案的問題,而是需要經過系統(tǒng)學習和思索的問題。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在實踐過程中積累經驗,找到適合自己使用的教學方法。此外,教師應當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個體意識和民主意識,讓學生了解到自己是為自己而學,體會到合作探討學習的樂趣,適應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模式。
5.結語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應用過程中雖然會存在一些問題,但解決這些問題之后,收益卻是無窮的。新的教學模式可以激發(fā)起全體同學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學習,并加強合作交流,少走彎路,還將教師從辛苦講授而收效低微的壓力中解脫出來,真正地實現“授學生以漁”的理想教育模式。
【參考文獻】
[1]任長松.探究性學習的原則[J].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研究室.2008.
[2]孫春成.語文課堂問題教學策略[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
[3]周一貫.閱讀課堂教學設計論[M].寧波出版社.2000.
[4]謝賢揚.語文課堂教學優(yōu)化研究[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5]郭曉明.關于課程模式的理論探討[J].課程·教材·教法.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