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玲玲
(成都泡桐樹小學(天府校區(qū)),四川 成都 610045)
作為基礎教育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語文低年級開展的識字教學在促進小學生基本閱讀能力形成以及語文習慣養(yǎng)成等方面有著深遠影響,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核心教學任務。從識字教學的基本實施目的分析,識字教學是對學生識字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過程,而隨著當前新課程改革的廣泛實施,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工作的開展更加重視對識字教學基本方法的探討與研究,在激發(fā)小學生識字熱情的同時也促進識字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識字教學的開展在初始階段整體識字規(guī)律的呈現(xiàn)是尤為重要的,正是由于低年級學生通常對漢字的認識缺乏系統(tǒng)性的規(guī)律認知,因此識字過程表現(xiàn)出很大的困難。伴隨識字數(shù)量不斷增加,這一學科結構的內在規(guī)律就表現(xiàn)得越發(fā)明顯,這一時期通過各種途徑激發(fā)學生的識字熱情是極其重要的。正確的觀念指導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有效的語言發(fā)展觀,在識字教學方面也能夠促進小學生識字能力的顯著提升。從現(xiàn)階段我國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工作的實施現(xiàn)狀分析,無論是識字規(guī)律的傳授還是學生識字心態(tài)的指導都存在一些問題,亟需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得到改善。
正確看待小學低年級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對于識字教學工作的有效實施也是尤為重要的,這是由于這一階段學生在心理發(fā)展方面還屬于形成時期,有著極強的敏感性與可塑性,而識字教學的開展正是應當關注到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從教學方法制定以及教學目標構建等多方面突出識字教學過程中學生心理規(guī)律發(fā)展的重要性。然而,當前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開展往往忽視了對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的研究,而將教學重點置于知識傳授方面,這對小學生感性思維的發(fā)展顯然是極為不利的。由此可見,識字教學的開展應當從學生基本心理特征方面謀求最佳的教學方案。
1.在生活中對學生進行識字教學。自古以來,我國的漢字就源自于社會生活中,而且最終會被應用到生活中去,因而在識字教學中我們也不應該脫離實際的生活,況且將識字教學應用到生活中進行比在課堂上進行具備許多的優(yōu)越性。在生活中進行識字教學技能加深學生對漢字的記憶,又能提高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的能力。而且在生活中進行識字教學的資源是非常充足的,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物品等可以用來作為對學生識字教學的材料,甚至于只要學生稍加留意,生活中的這些物品更加可以讓學生記住生字,而且生活中的識字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因而老師一定要充分利用生活這個巨大的資源地,在生活中對學生進行識字教學,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
2.在游戲中對學生進行識字教學。在識字教學的課堂中,由于低年級的學生年齡還比較小,因而他們不可能對一個事物花費太長時間去關注,因而對課堂上老師的識字教學也不可能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甚至于久而久之,他們會產生厭煩感。而游戲作為每個孩子的最愛,也是他們都喜愛接受的方式,所以在識字的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來進行,在游戲教學中既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是課堂活躍起來,又可以提高他們對識字的興趣,從而促進他們識字能力的提高。而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游戲的方式可以有許多種,只要是學生們接受、喜愛的游戲都可以用來對學生進行識字教學,通過在游戲中對學生進行識字教學不僅讓學生們學習到新的漢族,而且可以對之前學習的漢族進行復習和鞏固。
3.識字教學要遵循識字教學規(guī)律。中國漢字博大精深,其文字的構造都遵循著“既有形又有聲”和“音形意統(tǒng)一”的特點。所以在教師進行識字的教學中,應當結合文字的發(fā)音,意思和形狀對文字進行深刻的解析,讓學生更加清晰直觀的對漢字進行理解性記憶。教師要根據(jù)文字本身的特點,將“音”、“意”、“形”三大特征統(tǒng)一起來,這樣有助于幫助學生進行記憶。首先要教授學生對文字的標準發(fā)音,從中也可以引申字形發(fā)音的由來。然后讓學生了解字形的特點及構造文字的組成因素,使得學生對文字達到最大限度的理解,要通過文字的其中一個特征延伸到對另外兩個特征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激起小學生們對學習文字的熱情,大大的提高識字率,不讓識字課堂變得枯燥乏味。
4.制作識字卡片。對于初識字的小朋友而言,家長們都會在文具用品店買來識字海報或是識字卡片,粘貼在孩子的書桌旁,指導孩子看圖識字,教授文字的發(fā)音及引導孩子對部分象形字的理解。孩子通過對文字的頻繁閱讀達到熟練發(fā)音的效果,家長會讓孩子對文字進行反復看讀后,要求其根據(jù)圖畫進行文字書寫,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孩子的識字數(shù)量,但是這也往往造成孩子逃避和不想主動識字的行為,同時也讓孩子存在勉強被逼迫的識字心理。這種教學識字方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識字的需要,使得識字效果很不理想。所以這就需要對識字方式做出改善。家長和教師可以讓孩子參加到識字卡片的制作中來,通過他們對文字的初了解,給文字注上拼音,標注音節(jié);向父母說出漢字的由來及與漢字相關的一些組成屬性。把自行制作的識字卡片粘貼在相應的家庭物品上面,這樣給孩子營造了良好的識字環(huán)境,使孩子在玩耍時無意中對文字產生注視,加強其記憶性。自制識字卡片不僅讓孩子在動手用腦的同時,也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進行對文字的識別,提高了孩子的識字效率和質量。
識字能力及水平對于小學生而言是相當重要的。文字的熟練掌握及積累為學生以后進行閱讀理解和文字寫作方面做下了鋪墊。這也是影響未來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正確的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識字,擴大其識字量,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學習素養(yǎng),對日后進行各個文化課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的發(fā)展。
[1]陳玉雯.滲透以生為本的語文識字教學[J].新教育,2010(10).
[2]綦昕.例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途徑[J].吉林教育,2006(12).
[3]韓松.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J].陜西教育(高教版),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