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報道:近期在北京某拍賣公司2014年春拍“名家書稿、手札專場”中,一件莫言短篇小說《蒼蠅·門牙》的手書原稿被莫言叫停了拍賣。莫言上世紀80年代刊登在《解放軍文藝》雜志上的手稿為何出現(xiàn)在拍賣場上?《解放軍文藝》相關人士表示,此手稿屬于通過非正常渠道流失。
作家手稿涉及到兩項權利——物權和著作權。著作權屬于作家,不依賴物權的轉移而轉移;物權屬于作家還是雜志社,要看當時雙方的約定。在莫言手稿拍賣的這個案例中,《解放軍文藝》雜志社表示,莫言的手稿一直保存在編輯部,因此這次是通過非正常渠道流出的。雜志社也承認,這些手稿的權利都歸屬于莫言先生,出版社僅僅是保存者。這樣一來,莫言就有權利要求停拍。但手稿出現(xiàn)丟失、損失,雜志社也應承擔保管不善的責任。
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家檔案局1992年9月13日發(fā)布的《出版社書稿檔案管理辦法》第九條中,對出版作品的手稿所有權有過規(guī)定:“作品出版以后原稿(手跡)歸作者所有,除雙方合同約定者外,一般原稿保存二三年后,退還作者,并辦理清退手續(xù)。原稿退還簽收單應歸檔?!笨梢?,在退還作者前,出版社應按相關規(guī)定,承擔妥善保管原稿的義務,不可自行處置。但由于以前出版機構與作者之間沒有簽訂相關協(xié)議,時間過長還可能造成超過訴訟時效。
拍賣的委托人是否擔負責任?這要看他是否是通過合法途徑善意取得的手稿。如果不是善意取得,雜志社當然有權通過法律途徑追討這件手稿;反之,則要復雜許多,需要大家協(xié)商解決了。
此次莫言書稿的拍賣,雖然不是雜志社直接委托,但手稿無疑是從雜志社流出的,可能將涉及物權、著作權和書稿檔案制度等諸多法律法規(guī)問題。今后,拍賣公司還能否拍賣手稿,也還要看是否是委托人善意取得!因此,拍賣公司在征集時必須更加嚴格地審核手稿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