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
教學評價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整個英語教學過程。所以,本文將從以評促教和以評促學兩方面來談談英語教學評價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新課程理念下,英語學科的教學目標是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強調(diào)學生綜合素質、人文素養(yǎng)和終身學習能力的形成。也就是說,人文精神在在英語教學中應該得到充分體現(xiàn)。其實,在課本中有許多思想情感教育材料,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很有利。例如哥白尼和伽利略對真理的不懈追求、約翰·斯諾冒著生命危險分析霍亂病因等實例,如果這些富有感染力案例如果能夠打動學生,觸及到他們的心靈,在考查和評價時就能收到積極的反饋,我們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所以,在英語課堂上,我們應經(jīng)常滲透一些名人故事,說說他們的逸事,說說他們高尚的情操。其實中學生已經(jīng)開始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這個時候正是向他們灌輸這些先進思想的好時候。而教師的主客觀的評價會直接影響到他們未來的成長。這種影響是春風化雨一般滋潤著學生的心田,這便是以評促教和以評促學的價值體現(xiàn)。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如果不想方設法地使學生處于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nèi)心狀態(tài)而只是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因此,我們在英語教學中應創(chuàng)設各種貼近生活實際情境,自然而愉快地教學。為此,我每節(jié)課都利用幾分鐘時間讓學生自編對話,鼓勵他們上講臺表演,并適時地給予恰當?shù)脑u價,來促使這節(jié)課的成功完成。
要知道教學不是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恰當?shù)脑u價可以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課堂上很好地去配合老師完成一節(jié)課的教學,從而帶動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多些激勵性語言,使學生和你共鳴。同樣,在課堂上教師還要運用多種評價手段來調(diào)節(jié)課堂,如讓學生對自己的這一段學習做一個簡要自評,使其能把握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更好地調(diào)節(jié)自我;也可以采用學生之間互評,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其更好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這樣,也就達到了以評促教的目的。
英語課堂主要應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在每節(jié)課前,我都要準備一篇學案,讓學生能夠自主介入課文,我在其中只是一個引領者,只是在各個學習環(huán)節(jié)中能夠迅速作出評價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他們不斷進取。同時,將班級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并且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組內(nèi)互評,從而形成較強的競爭氛圍。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學生有了學習的動力。把個人融入小集體中,然后在大集體中嶄露頭角,這不僅肯定了學生的成績,給了學生榮譽感,而且教師也達到了以評促學的目的。
教學與評價在教學中應該是齊頭并進的關系。因此,教師要通過評價,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不斷地調(diào)整自我,不斷地完善自己,最終掌握學習的終極技能——獨立自主學習。
(河北省隆化縣郭家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