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迅速提高,漢語在世界上大放光芒,各國學者紛紛來華學習漢語,對外漢語教學愈顯重要,語音是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
眾所周知,對外漢語語音教學教的不僅僅只是語音理論知識,更多的是要求學習者通過聲、韻、調的反復學習形成語言技能,其難度不言而喻。趙元任先生在著作《語言問題》中提到語音教學的重大作用,“最初對于音的本身的學習,是很費勁、很難的,對于以后學東西影響非常大。這個要是起頭兒弄不好,只學個七成,以后所有的東西都打個七折?!彼?,我們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要不斷地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認識,不要只看到詞匯和語法的核心作用,也要看到語音的關鍵作用,真正重視這個“起頭兒”。因此教師如何在課堂上解決語音教學這個老大難問題迫在眉睫。
一、教師教學語言應用的策略
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一個言語交際行為過程,言語教學是主角,選用合適的語言進行教學是非常重要的,老師應盡量使用簡單的詞和句子,語速不要過快,讓學生的知識接受過程有一個緩沖時間,學生會容易掌握;在提問問題時,老師應多用一些提示性和鼓勵性的語言,刺激學生思考,提高學生學習新知的積極性;此外,漢語語音理論知識中會涉及很多繁雜的專業(yè)術語,如聲母、韻母、聲調、音位等,在對外漢語語音教學中,老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因材施教,那些術語只會讓學生模糊不清,望而生畏,這樣不利于學生語音學習;教學實踐中我們要特別重視語言的力量,如教師可多用“我們”替代“你們”,用一句“我們一起來讀”可以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讓老師更有親和力,學生更愿意與老師一起去學習,這樣會事半功倍。
在對外漢語語音教學實踐中,教師只使用言語教學是遠遠不夠的,為了讓學生更好理解與把握語音的準確發(fā)音,老師往往要輔以非言語教學,如體態(tài)語,這樣才能更好地向學生表達自己的意思,學生也會更好理解。例如在教聲母與韻母發(fā)音時夸張的口形演示并讓學生集體模仿;在教聲調時,用手勢展現(xiàn)聲調的升降變化等,用這些體態(tài)語貫穿整堂課,即使學生聽不明白老師的語言,也可以通過老師的體態(tài)語,大致明白老師讓他們做什么,可以很直觀地掌握知識要點。此外,還可以借助一些教學手段,如實物、圖表圖像、音頻視頻等配合言語教學,這可以讓一堂枯燥無味的語音課上得輕松活潑,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
二、教師講解教學內容的策略
對外漢語課堂語音教學內容重要而又繁雜,教師教授語音知識要講究一定的策略與方法。
(一)教學層次清晰,由易到難,層層推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
在語音教學中,教學內容有聲母、韻母、聲調等,老師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如何從整體上有個教學框架至關重要,使用科學的教學次序會讓學生更加容易學習。如在單元音a、o、e、i、u、ü中a、i、u發(fā)音相對簡單,其次是e、o,最后是ü,老師在語音教學中可以由易到難,先教a、i、u,再教e、o,最后教ü。再如教聲調時,對于外國學生而言,第三聲214調發(fā)音很難標準,而在日常漢語交際中其實一般的第三聲很少是214調,常常接近212,所以在教第三聲發(fā)音時,可以先教我們常用的212調第三聲,再和學生說清楚標準的第三聲應該是214調,這樣學生學起來就不會那么吃力了。
其實我們可以依據(jù)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擬定一個語音教學系統(tǒng)框架,首先教單音節(jié)韻母,其次教聲母,再教聲韻相拼的音節(jié),接下來教復音節(jié),最后再將復音節(jié)與聲母相拼教學,教師將所有的字母制成一個坐標,橫軸是韻母,縱軸是聲母,位于坐標中的點便是聲母與韻母相拼的音節(jié)了,這樣老師教學思路清晰明了,學生也一目了然,對語音學習也不會因為理不清頭緒而畏懼,一舉多得。
(二)對比教學,直觀明了,加強記憶
在對外漢語語音教學中,為了學生記憶深刻,老師往往會或多或少地使用到對比教學,包括漢外對比教學和漢語內部對比教學。
對外漢語教學中學生來自不同國家,語音與漢語都有差異,老師在教學中,可以將學生母語的語音系統(tǒng)與漢語語音系統(tǒng)對比進行教學,如在教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生發(fā)清輔音時,可將漢語清輔音與英語的發(fā)音部位相近的濁輔音作對比教學。此外,在語音教學實踐中,老師可以通過板書演示將音節(jié)與漢字對比,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音節(jié)與漢字書面形式的差異;在字母發(fā)音教學中,將學生易混的b、p以及g、k等作對比教學,加深學生的記憶;在教授漢字時,將漢字與英文作對比,如“一”就是one,讓學生意識到漢字比英文還要簡單,消除了學生學習漢字的恐懼心理。
(三)反復操練實踐,突出難點,注重自覺模仿,及時糾正錯誤發(fā)音
語音教學中反復操練的作用不可小覷,教師應以學生反復操練為主,輔以必要的理論知識講解。趙金銘(1998)提出“發(fā)音是一種發(fā)音器官的機械作用,掌握發(fā)音技能,必須經(jīng)過反復模仿與操練?!币虼?,在語音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反復示范正確的發(fā)音部位與發(fā)音方法,指出易錯和易混的發(fā)音,然后讓學生模仿,激發(fā)學生加強自覺操練,此外教師也要重視詞和句子的發(fā)音訓練,學生在反復語音操練過程中,就會自覺地把語音知識轉化成語音技能。在學生反復模仿與操練中,老師要仔細聽辨學生的發(fā)音,及時糾正錯誤的發(fā)音。
三、結語
對外漢語課堂語音教學是一項重要而又繁雜的工程,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提高認識,對語音教學給予足夠的重視。在語音教學實踐中,教師運用合適的教學策略會事半功倍,可以讓學生在活躍的氣氛中學習,在輕松的狀態(tài)下吸收知識,有利于枯燥無味的對外漢語語音教學的展開,從而推動整個對外漢語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因此,對外漢語語音教學策略的研究與探討越顯重要和緊迫。
參考文獻:
[1]W﹒F﹒麥基.語言教學分析[M].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0.
[2]趙元任.語言問題[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3]趙金銘.語音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M].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88.
[4]李杰群.非言語交際概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5]呂必松.對外漢語教學概論[Z].北京:內部資料,1996.
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2014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