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
摘要:視唱練耳,是音樂專業(yè)中不可缺少的一門基礎課,主要培養(yǎng)和發(fā)展音樂專業(yè)學生的基本音樂素養(yǎng)與能力,此課程包含了視唱(識譜)、練耳(記譜)、聽辨三大技能,學習此課程所要達到的目的是使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獲得音樂表演專業(yè)必要的基礎理論知識,能獨立地應用所學內容解決音樂專業(yè)學習中的實際問題。本文以音程這一教學板塊為例,淺論了音程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基礎課 針對性 想象力 教學相長
一、概述
(一)視唱練耳,是音樂專業(yè)中不可缺少的一門基礎課,主要培養(yǎng)和發(fā)展音樂專業(yè)學生的基本音樂素養(yǎng)與能力,此課程包含了視唱(識譜)、練耳(記譜)、聽辨三大技能,學習此課程所要達到的目的是使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獲得音樂表演專業(yè)必要的基礎理論知識,能獨立地應用所學內容解決音樂專業(yè)學習中的實際問題。
(二)筆者從事視唱練耳教學七年,遇到過各種各樣情況的學生,有的天賦滿滿,識譜也好,聽辨記譜也罷,都能輕松完成。但有的學生就怎么唱也唱不準,怎么聽也聽不出,長期沒有進展,就會導致學生對視唱練耳課程的興趣大打折扣,更嚴重的甚至會反感這門課程。
(三)天賦固然重要,但是后天的練習也不可忽視。通過幾年的教學,筆者逐漸摸索了一些教學方式,積累了一定教學經驗,略有成效。
二、針對性訓練
(一)建立音高概念,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不同的人對音高的敏感度是不同的,有的人靈敏,有的人相對遲鈍。筆者的方法是:讓學生盡可能多的練習音階的上下行,第一階段是跟琴練習,第二階段是脫琴練習,此做法目的在于,跟琴能夠使學生們在腦子里構建初步的音與音之間的位置關系,以跟隨、模唱的方式唱出固定模式的音階,但此練習不易為時過長,否則會使學生形成一種依賴,所產生的后果便是,跟琴唱得又穩(wěn)又準,一旦離開鋼琴,就找不到調。所以,在第一階段練習過后,就要著重第二階段的脫琴練習,那怎樣才能在脫琴的情況下,也可以把音階唱準呢?這就涉及到我們今天的主題“音程”上了。
(二)音程,兩個音之間的音高關系,為了便于學生理解,筆者通常會說成兩個音之間的路程關系。在音階練習中,無論大小調,都離不開兩種音程關系,即:平穩(wěn)過渡的大二度和擁擠傾斜的小二度。筆者會傾向于讓學生們利用七個基本音級中的1、2和7、1來練習全音和半音,引導學生邊唱邊感受全音半音的差別,收效不錯。
三、充分發(fā)揮和利用想象
(一)筆者常常告訴學生,音程,是最至關重要的一個基礎環(huán)節(jié),比如視唱亦或是和弦甚至是旋律,都是以音程為基礎的。同時,我們的音樂也是有“色彩”之說的,只是音樂的色彩,區(qū)別于美術作品的“色彩”,它訴諸于聽覺,所有不同性質的音程都有著各自的音響色彩。
(二)練習音程,音樂色彩和充分發(fā)揮和利用想象力,有什么聯系呢?比如:當練習大三度和小三度時,可以用固有模式的“1,3”去聽辨大三度,用“6,1”去聽辨小三度,音響效果,兩者一對比,很閑很明顯的就能感知,大三度是明亮的,小三度是暗淡的。再比如,談到小六度,筆者會引用古典名曲《愛的故事》開頭樂句,告訴學生們小六度的音響效果是深情的、委婉的。純四度,引導學生們第一時間想起《中國人民共和國國歌》,激昂奮進具有號召力的“起來”。又說純五度,《天鵝湖》的開頭樂句,那么恰到好處的詮釋了純五度的恬靜安逸。再來說說小二度和它的轉位大七度,從擁擠不和諧的到高低分明易識別,筆者用一句話概括為:先打架后分家。諸如類似的舉例,有很多,學生們也可以通過對各種不同音程的理解和把握去尋找屬于他們自己的記憶方式。用這種方法,易懂易記易接受。
四、無處不在的音程
(一)說到音程與和弦,是密不可分的,無論三和弦還是七和弦,無論原位和弦亦或是轉位和弦,音程無處不在。例如,四種常用原位三和弦,根音、三音、五音之間的音程關系微妙的變化,便造就了不同的音響效果,筆者簡單而明了的概括為:大小大、小大小、大大增、小小減,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方便記憶;四種常用的原位七和弦,即是在大三、小三、減三這三種三和弦的基礎上,再加上根音與七音之間的音程關系所構建。
(二)視唱,是音階與音程的綜合體,是眼、耳、嘴的共同協作,是檢測學生音樂潛能和衡量學生音樂天賦的重要標準之一,練好不難,難在持之以恒。
五、因材施教,師生配合很重要
教與學,永遠都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教師在授課中不斷嘗試和積累經驗,從學生的成績反饋中找到最適合的教學方式,才能做到教學相長,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