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玉英
【摘要】語文是中學教學中最主要的一門基礎學科,具有很強的綜合性,不僅能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還能夠有效的傳播人類文化,對學生的今后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好地發(fā)揮語文教學在培養(yǎng)人才中的作用,文章對中學語文教學方法進行探討,以便更好地發(fā)揮其積極作用。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學方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5-0047-02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中學語文教學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中學語文教學受到了廣泛的重視,對教學目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教學具有人類文化性和工具性相統(tǒng)一的特點,其本質的作用在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協(xié)調發(fā)展,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既要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還要能夠在實踐中進行具體的運用,在教授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還要教會學生獲得健康科學知識的有效方法。
1.中學語文教學方法的重要性
教學方法是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所采用的教學策略,是教學中一系列方法和措施的總和。科學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傳授知識、鍛煉學生能力、開發(fā)學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的一種校園活動方式。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學方法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因素,有著重要的作用。語文教學方法與其他學科的教學活動有著明顯的區(qū)別,采用的方法多種多樣,具有很大的靈活性[1],例如在語文教學中常用的講解、談話、報告、討論、參觀等,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側重點,有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中心,有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還有的教學方法二者兼顧??傊?,雖然在教學中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但是其主要的目的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傳授知識。語文教學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在我國古代就已經進行了語文教學活動,并且在長期的發(fā)展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經驗,現(xiàn)階段的語文教學依然注重知識的傳遞,所采用的方法是語言,通過教師的語言傳授,向學生傳遞完整的知識信息。在老師的講解下,學生能夠快速的掌握語文知識,為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滿足學生需求。教學是一種雙向的活動,除了教師的“教”之外,還包括學生的“學”,傳統(tǒng)的教學中主要的側重點是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遞,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受到了廣泛的關注?,F(xiàn)階段的語文教學除了傳遞知識體系之外,更加注重對學生技能的培訓和發(fā)展,努力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不斷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3)為我國培養(yǎng)人才。中學語文教學能夠為我國培養(yǎng)大量的合格人才。語文教學以正確的理念為主導,教學內容都是經過精細挑選的,符合我國現(xiàn)階段的發(fā)展需要[2],能夠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觀念,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文化知識體系,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方法,為社會輸送優(yōu)秀的專業(yè)性人才隊伍。
2.中學語文教學堅持的原則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不同的教學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在教育學生方面也具有不同的特殊性。在實際的教學中并不是使用一種單獨的教學方法,而是將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有機的結合,綜合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會根據實際教學的需要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使用這種教學方式的目的在于避免因單一的教學方法而引起學生的反感,導致教學效果低下。利用多種類型的教學方法并且將這些方法進行有機的融合,才能夠提高教學質量,發(fā)揮語文教學的作用。為了更好地發(fā)揮語文教學的作用,在實際教學中要采用適當?shù)慕虒W原則:
(1)注重因材施教。現(xiàn)階段我國普遍實行素質教育,目的在于促進學生全面自主的發(fā)展,在這種教學中經常采用的方法是因材施教[3]。語文教學面對的是特殊年齡段的人群,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不同的個體具有不同的特性,在接受語文教學時也有很大的不同。在實際教學中既要以全體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還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發(fā)展,促進每一個學生的進步,有效節(jié)約教育資源。
(2)啟發(fā)式教學。語文教學要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和培養(yǎng),在教學中實行啟發(fā)式教學活動。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積極性的調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鼓勵學生自主探索知識,養(yǎng)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這種方法不斷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提高教學質量。
(3)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興趣是有效進行教學的一種常用方法,中學語文教學教學質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學習興趣的高低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能夠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活動,并且學習效果良好,與成績的高低有著正相關性,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度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和激發(fā),不斷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提升教學質量,完成教學目標。
不同的教學方法在語文教學中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在實踐教學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目前更加注重對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具有其使用的特殊價值,為了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除了使用原有的教學方法之外還要不斷的學習,運用新的教學方法,處理好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的完善,適應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發(fā)展需要,逐漸形成具有我國特色的語文教學方法體系。
參考文獻:
[1]洛南縣保安鎮(zhèn)文峪小學 楊愛民.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隱性教學[N]. 商洛日報,2013-10-31003.
[2]北京市大興區(qū)教師進修學校職教研室 王秋萍. 語文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培養(yǎng)[N]. 山西青年報,2013-10-19006.
[3]鄭淑慧. 初中語文教學方法研究[J]. 課外語文,2013,16: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