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自主學習是以學生為認知主體,授課過程采用現(xiàn)代化教學理念及教學思路,整合各種教學資源,在授課教師有效引導下,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點主動生疑,查閱資料及自我解疑的教學過程,即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強調重視學生的主動性、策略性和自我調控性及責任感。筆者認為高中語文課堂自主學習應有廣義和狹義之分:所謂狹義上的自主學習模式是指高中學生在現(xiàn)有知識理論框架及水平上,經(jīng)過任課教師的科學正確的引導,讓學生通過選擇性、創(chuàng)造性及主觀能動性的學習方式,掌握知識點和提升自我學習能力的教學實踐活動;所謂廣義的自主學習模式是被教育對象學生自發(fā)通過可實現(xiàn)的多種方式和途徑,進行有目的和規(guī)劃的學習活動。無論是廣義自主學習模式還只狹義定義下的自主學習模式都以高中學生具備基本學習技能和理論知識為前提,以高中任課教師科學引導和規(guī)劃,幫助學生自我學習為進程,以提升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為目標。
結合本文對高中語文自主學習研究的客觀環(huán)境,筆者定義高中語文自主學習模式為以教學宏觀目標為指導,教師結合客觀環(huán)境,整合現(xiàn)有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自由發(fā)展的平臺,學生根據(jù)自我知識框架、理論基礎和興趣愛好,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及目標,自我規(guī)劃學習進程、監(jiān)控學習過程,并參與評價學習效果。高中語文自主學習課堂有如下特質。
1.輕松愉悅性。高中時代的學生無時無刻都在面對高考壓力,無論生理還是心理每天都處于快節(jié)奏,高壓的緊張狀態(tài),長此以往,不利于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削弱教學效果,這些都要求自主性學習課堂必須具有輕松愉悅性。輕松愉悅性具體是指在課堂上生以學生為主觀主體,學生受到充分尊重,教師主動采取一些放松手段創(chuàng)建愉悅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心境體會高中語文樂趣及文學知識的魅力,并將所學知識舉一反三,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促使學生自主學習,不斷學習。
2.有效引導性。教師對課本知識點剖析的深度、寬度和角度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授課質量。這就要求自主學習性課堂必須具有準確剖析知識,有效引導性。這種特性主要是指教師在教授課本時把握知識點深度和角度并合時宜地提問具有興趣性的問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通過現(xiàn)有文獻或者網(wǎng)絡等途徑查閱資料,分析歸納總結,得出自己的答案。
3.多樣選擇性。學生在初中階段和生活環(huán)境中,多受到傳統(tǒng)教學影響,缺乏自主學習意識,總是希望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提供標準答案,缺乏課堂思維活躍性。改變這一現(xiàn)狀需要自主性學習課堂具有選擇性。選擇性是指教師深入了解教材內容,尊重學生選擇權,讓學生可根據(jù)自己興趣和能力選擇教學范疇內的內容及學習目標。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內容和目標高效整合各種教學資源,有效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疑問,促進學生學習意識深化。
4.具體規(guī)劃性。自主性學習課堂除了具有效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式學習特性外,還應根據(jù)對學生自主學習情況的了解程度具有課程規(guī)劃性。課程規(guī)劃性主要是指教師綜合考慮學生個體對自我學習課程的完成度、學生個人領悟能力和自制力等情況實時修正對該學生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的規(guī)定,調節(jié)學生學習節(jié)奏,保持正常的學習進程,提高自主學習效果,進一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5.獨立性。相對于傳統(tǒng)語文教學模式,自主學習模式教學有效擺脫學生認知的依賴性,更加注重學生獨立個體意識。獨立性是自主學習模式課堂突出的特點,它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在任課教師科學引導下,擺脫對同學和教師的依賴,以自我個體為主,獨立的開展學習活動,獨立達到學習目的和提高學習技能的特性。從宏觀教學關系上看,整個自主教學過程實質為由教到學的轉化過程,是學生擺脫依賴獨立學習的過程。如同教育學家圣陶先生所說“教是為了不教”。由此可見,獨立性是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核心特性,有效地實現(xiàn)該特性可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和獨立學習的能力。
6.團隊榜樣性。團隊可以激發(fā)成員的集體榮譽感,提升個體主動競爭,提升自我的欲望,有效的引用團隊思想進入自主性學習課堂可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故教學課堂應具備團隊榜樣性。團隊榜樣性是指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成立興趣小組,確保學生在獨立學習的同時會在小組式學習環(huán)境中及時交流,分享學習心得,進步一深化學習效率。關于學習小組的分配,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客觀情況科學分配,一般小組在4至7人之間,小組中應以學習和自控能力較強的學生為組長,教師通過組長及時了解小組動態(tài),分配合理教學范圍。同時組長又可起模范帶頭作用,促使組員爭先學習,進一步加強學生學習動力。
楊慶華,教師,現(xiàn)居江蘇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