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懷珠
摘 要:《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低年級培養(yǎng)學生對寫話有興趣,樂于書面表達。特別是對于剛剛步入正規(guī)學習的一年級學生來說,要以發(fā)展兒童語言和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為中心,有意識地把看、說、讀、寫有機地結合起來,教給學生說話寫話的方法,引導學生用音節(jié)、字組詞,用詞說寫句子,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關鍵詞:口頭表達;書面練習;積累詞語;說寫結合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低年級學生的習作訓練是:“對寫話有興趣,樂于把自己想說和想寫的話寫下來”。低年級學生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對那些栩栩如生的圖畫特別喜歡,而低年級語文教材(特別是低年級實驗教材)中配有大量的生動活潑、兒童喜聞樂見的插圖。寫話是學生進入習作的第一步,看圖寫話是低年級寫話的主要內容。有效誘導低年級兒童看圖寫話要奏好“四部曲”:
一、誘導學生“看”——看圖寫話,看圖是基礎
可低年級學生不具備觀察能力,需要教師在指導看圖上下功夫,要逐步引導學生掌握看圖的方法,指導學生學習看圖的順序;要讓學生通過看圖知道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了解圖畫上所反映的主要內容。
二、誘導學生“想”——語文教學的一項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能力,閱讀也好、習作也好、寫話也好,如果沒有為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就不可能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能力
新課標在第一學段的寫話目標中也要求學生“寫自己想說的
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因為誘導學生看圖寫話雖然是從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入手的,但它的目的之一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誘導學生“想”:既要誘導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要想,又要誘導學生對圖畫內容、人物對話等要想象。教師提出的問題給學生提供了思維的支點,學生借助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觀察想象、理解圖畫內容,有利于啟迪、開拓學生的思維。比如,教學一年級上冊《編故事:過橋》時,在引導學生觀察圖畫后,可提出“圖上都畫了些什么,圖上畫的地方你覺得怎么樣?”“觀察小白兔、小猴的表情,想想它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等問題,這樣學生會仔細看圖,并邊看邊想象、互相交流,既有利于誘導學生把話寫好,又能促進學生想象力、思維力的發(fā)展。
三、誘導學生“說”——說話是寫話最重要的前提和條件
如何在寫話之前誘導學生把自己想到的先說出來呢?可組織學生開展“說話接力賽”,小組、同學之間互相比一比,給每一個學生提供表達的機會,為寫話奠定基礎。比如,指導學生進行“在哪里可以找到我們喜歡的書?”這一說話、寫話練習,就可以通過開展“接力說話賽”,幫助學生說清楚自己平時在什么地方看書和買書。每個學生所住的地方不一樣、所在的社區(qū)不一樣,那么所到的書店和圖書館也不一樣。這樣每個學生都有話可說、有話可寫了。
四、誘導學生“寫話”——低年級寫話是高年級習作的基礎
在誘導學生看圖寫話中,要逐步讓學生分清楚主次、重點,抓住最主要的東西來寫;要教學生把握住時間、地點、事物或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把話寫通順、寫完整;要把指導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把內容寫具體上,就是指導學生抓住圖畫中所反映事物的主要情節(jié)及其與主要情節(jié)有關的人物動作、語言、神態(tài)和心理活動等來寫。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苯處熞欢ㄒ{動學生寫話的興趣,讓孩子體驗寫話帶給他們的成就感、喜悅感,有條件的花些時間把孩子的作文打印出來,定期把孩子的作文整理成冊,甚至出版,這既可以作為孩子童年的記憶珍藏,又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多么了不起,使他寫作的熱情越來越高,這可能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動力。
編輯 謝尾合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