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彩虹
我國古諺有云:“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庇變浩谑侨松諠u染化的開始,人的許多基本能力都是在這個年齡階段形成的。今天的幼兒,將是未來世界建設的主力軍。面對高速發(fā)展的新時代,幼兒科學啟蒙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只有將幼兒園課程與信息技術資源有效整合,才能深入推進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改革,實現幼兒教育教學的啟蒙目標。筆者嘗試從貧困地區(qū)運用信息技術開展幼兒教育教學活動的現狀入手,著重分析成因,旨在探索貧困地區(qū)利用信息技術推進幼兒教育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和策略。
一、現狀與問題
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信息技術教育符合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要求,符合幼兒形象性思維的年齡特點,能將很直觀的物品呈現在孩子們面前,達到聲音、圖文、動畫效果的統(tǒng)一,使孩子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能夠有效調動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開拓他們的思維。近年來,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推廣,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在中小學等基礎教育領域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已成氣候,但在幼兒教育領域尤其是在貧困地區(qū)幼兒園教育教學領域,由于經濟條件、自然環(huán)境等方面的制約,普遍存在著信息基礎設施和資源建設薄弱、現代信息技術在幼兒園的各項活動中尚未普及等問題,嚴重影響了貧困地區(qū)幼兒園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阻礙了幼兒園教育教學改革的進程。
二、成因分析
1.貧困地區(qū)幼兒教育投入明顯不足
貧困地區(qū)經濟基礎較差,大多是以傳統(tǒng)的農業(yè)為主,工業(yè)基礎薄弱,經濟發(fā)展緩慢,導致政府財政對幼兒教育乃至整個基礎教育投入不足。
2.地方政府對發(fā)展幼兒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如果說貧困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相對落后是制約幼兒教育發(fā)展的客觀原因,當地政府對幼兒教育均衡發(fā)展重要性的認識不足,則是重要的原因。幼兒教育乃至整個基礎教育在貧困地區(qū)還處于“弱勢”地位。
3.民辦幼兒園普遍缺乏必要的教學設備
獲利的辦園宗旨驅使民企辦園千方百計節(jié)約資金,導致多數民企辦園教學設施無法得到保障,有些幼兒園連最起碼的玩樂設施都不具備,更談不上現代化信息技術教學設施了。
4.幼兒教師素質明顯偏低
與中小學相比,幼兒園教育信息化起步較晚,致使幼教信息技術技能嚴重缺乏,信息技術在教學資源與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水平很低。尤其是農村幼兒園教師學歷不達標,多數教師年齡偏大,接受新觀點和學習新技術的意識和能力較差,甚至對現代信息新技術的學習產生了畏懼和抵觸情緒。
三、對策措施
1.更新觀念,不斷提高對信息技術教育的認識
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中,人們不僅需要掌握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更需要用全新的觀念和理論去重新審視和指導教育教學活動的各個領域和環(huán)節(jié)。對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而言,要充分認識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對促進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切實轉變思想觀念,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著力加強幼兒園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建設。對于教師而言,要正確對待和接受傳統(tǒng)教育與現代化教育的差別,樹立銳意創(chuàng)新的信心和決心,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利用信息技術推進幼兒園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政策扶持,加大國家和省級財政對貧困地區(qū)幼兒教育的投入
貧困地區(qū)幼兒教育存在的諸多問題,歸根結底都是由于教育投入不足造成的。因此,國家和省級財政要率先調整支出結構,采取設立專項資金等方式,在一定歷史時期內對貧困地區(qū)幼兒教育傾斜投入。
3.嚴格管理,有效改善貧困地區(qū)辦園條件
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結合當地實際,制訂統(tǒng)一的城鄉(xiāng)幼兒園規(guī)范化辦園標準,把具有現代化教學設施、能夠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日常教學作為基本條件,并對幼兒教師文化層次提出要求和限制,加強薄弱幼兒園的達標建設。通過組織考核驗收、頒發(fā)許可證,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強制性普及現代信息技術,確保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同時,作為幼兒園,在教學管理中也要建立起科學、合理的信息技術業(yè)務考核制度,把信息技術應用納入教師綜合考核,并與“年度業(yè)務考核”掛鉤,著力推動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廣泛應用并取得實效。
4.強化培訓,著力提高幼兒教師運用信息化技術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能力
要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學什么”的原則,切實加大幼兒教師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的培訓。首先,要盡快建立起教師培訓網絡,把信息技術教研活動的面覆蓋到農村民辦幼兒園。同時,有條件的地區(qū),縣、鄉(xiāng)中心幼兒園要派出骨干教師開展信息技術支教、拜師結對、名師帶教等形式的幫扶活動,形成上下銜接、分工負責、層層指導的信息技術培訓網絡。其次,教育行政部門應牽頭,聯(lián)合教師進修學校、職業(yè)高中、師范學校及學區(qū)教研室等相關單位、部門,組織具有普及性的信息技術培訓或講座,重點關注資格不達標教師的培訓,同時還應注意培訓的周期性,不斷提高幼兒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此外,有條件的幼兒園還應大力組織園本培訓,通過舉辦信息技術教研、教學活動及經驗交流等各類培訓活動,增強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意識,改善教師信息化的知識結構,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本領和信息化理論水平。
(作者單位: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qū)實驗幼兒園)
(責任編輯:張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