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迎九
【摘要】多媒體資源為心理教學提供了一個更大的可能性,而電影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能夠更好促進心理教學發(fā)展。分析了電影視頻運用到心理教學中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分析了在體驗生活、快樂教育等多個方面如何實施電影心理教學。
【關(guān)鍵詞】電影視頻 心理教學 運用
目前,隨著社會進步,人們對心理教育越來越有認同感,很多中小學都開設(shè)了心理教學課程,并且教學的形式和內(nèi)容也越來越多元化。筆者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采用電影等視頻教學,對舒緩學生心理壓力、解決一些心理問題有著較好的效果,因此在此系統(tǒng)性地總結(jié)如何在心理教學中合理利用電影等視頻教學。
一、電影視頻在心理教學中運用的背景
在中小學階段,心理不同于其他學科門類,心理教學不是一種單純的知識傳授性課程,而更多地是作為一種心理體驗和感受的感情性存在,其主要目的不是傳授多少心理學知識,而是在多大程度上正面影響了學生的情緒和心理,讓他們對學習、生活和社會有更多的正面感受。因此,中小學的心理教學主要功能是為學生提供一個緩解心理問題和調(diào)節(jié)心理壓力的場所,讓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和探究更加客觀地評價自己和他人乃至整個社會,為學生個人的心理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
這就給心理教師提出了較大的挑戰(zhàn),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以及多種媒體的存在,使得學生接受外界刺激的途徑較多,內(nèi)容繁雜,且中小學生的判斷能力普遍較差,加之社會化程度較低,故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而經(jīng)過精心選擇的電影作為一個心理教學的有效資源,它集聲、像、色、形等多種元素于一身,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緩沖心理、放松心情的地帶,讓學生在感受到快樂、安慰,還能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學生跟電影中的人和事的共鳴,使其對自身的心理成長產(chǎn)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利于他們更好地認識自己、悅納自己。
二、電影在心理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筆者在實踐中,針對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和教學客觀條件,嘗試性地開展了多種心理電影教學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筆者認為,可以將其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體驗生活,拓展心理感知的外延
青少年學習任務(wù)較重,體驗社會生活的途徑較少、很單一,對社會生活不夠了解,心理上還不夠成熟,感情很脆弱,感性思維明顯強于理性思維。因此,電影的多元化題材和較強的現(xiàn)實性能夠有效讓學生體驗到不同于他們生活環(huán)境的情況,讓他們體驗到不同人不同社會文化環(huán)境的生活,從而拓展心理感知的外延,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學會適應,促進心理尤其是個人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
比如,為了說明人生的不確定性、豐富性,以及面對人生應有的積極進取精神,筆者組織學生們觀看了《阿甘正傳》這部影片。從開頭的羽毛飛翔到阿甘說出的“人生就像各種各樣的朱古力,你永遠不會知道哪一塊屬于你?!睙o不顯示出人生的豐富性、社會的復雜性,和阿甘這種積極進取人物的榜樣性。通過阿甘這個人物,筆者讓學生體會到,只要有了人生目標,無論客觀條件怎么變化,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主觀意志對現(xiàn)實造成一定的正面影響,從而讓生活在一大程度上更加美好。比如一些學生遇到一點生活或者學習上的困難就自暴自棄、甚至心理壓抑到自殺,這都是對生命的漠視和對親人的不尊重,都是不足取的,人生就是要像阿甘那樣積極進取,才能創(chuàng)造更好的明天。在放這個片子和講解之后,一些學生向筆者反映,阿甘這個人物給了他們相當?shù)恼鸷?,給他們做了很好的榜樣,認識到人確實要鼓足勇氣直面困難,以迎接更多挑戰(zhàn),而不是只看到暫時的負面因素自暴自棄。
(二)快樂學習,增強心理保健意識
學生的生活以學習為主,且每過幾年就有一次升學壓力,難免讓學生有生活真單調(diào)、乏味的感覺,這種負面情緒是正常的,但也是需要心理教學重點關(guān)注和加以解決的。筆者認為,電影的快樂元素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讓他們增強心理保健意識,主動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正能量,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心理,讓他們更加熱愛生活。
比如,在教授畢業(yè)班學生時,筆者總愛在課程中安排學生們觀看《海底總動員》。片中的尼莫只是大海洋中一條微不足道的小魚,但是它為了父親而冒著重重危險,最終父子相聚在一起,它的努力能夠感染所有的人,而且其中險中有樂的情境也能夠給所有人以歡樂,讓學生們不禁為一對父子為了愛而產(chǎn)生的巨大勇氣而折服。觀影后,筆者喜歡讓學生討論這個片子,讓他們相互討論、發(fā)表獨立的見解,打破教師自導自演、學生被動聽課的形式,破除“心理健康教育”的神秘感,促進廣大學生的參與度,讓他們在感受到快樂的同時,通過同輩教育形成心理自我保健意識,這也是心理教育課程的應有之義。
(三)自助者天助,樹立學生自強不息的精神
學生學習的壓力是很大的,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最終成才,而在成才的路上有很多的困難和坎坷,為了讓學生更加堅強和自信,就必須讓學生自小就樹立自助者天助的意識,讓他們樹立自強不息的精神。
為此,筆者常常播放一些關(guān)于電影主人公在艱難時刻沒有輕言放棄,而是通過努力最終克服主客觀限定因素尤其是主觀弱點最終成功的片段,讓學生們學習他們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讓他們在觀看電影中體會和尋找“我該做什么”“我該怎么做”等問題的答案,從而培養(yǎng)自強不息的精神。正如電影《青春鳥》中描述的那樣,任何人都有一定的客觀環(huán)境限制,只有通過自己不懈努力,才能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要認識到逆境是人生的必然,只有在直面逆境的斗爭中,才能顯現(xiàn)出人性的光輝和生命的張力,才能讓人生更加豐滿和輝煌。記得有一個學生在觀看該視頻后在心理輔導筆記上寫的那樣:“我懂得了不要沉迷于順境,在任何時候都要學會獨立;要隨時準備迎接生活道路上的風風雨雨。”筆者認為,電影的說服力要比單調(diào)地說教要強,比以前苦口婆心的說教要好的多,通過視頻這個方式,能夠讓學生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團隊精神、抗挫折能力等綜合正能量更加強大。
三、小結(jié)
筆者經(jīng)過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電影視頻這一比較新穎先進的教學手段工具,其生動活潑、具體形象、感染力強的特點能夠很好地和學生的各種心理特點耦合,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情感上的共鳴,使得他們在解決心理問題上有更多的能力。而且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討論分析、集體分享等方式,突破了舊心理教學的窠臼,給學生更大的自由度和更高的學習要求,客觀上也對學生學習的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有一定的幫助。因此,心理教學中,要合理運用這一高效教學模式,讓電影視頻在心理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作用越來越突出,從不同角度和層次深入挖掘這一手段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逐步豐富電影主題活動,使電影與校園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實現(xiàn)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質(zhì)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石凡.勵志電影欣賞課程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研究 [D] .河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