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明
摘 要:地圖是地理知識的一種形象、直觀、綜合的表達,也是地理學科獨有的一種語言。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地圖和地理教學始終相伴,這是地理教學的一大特點。地圖中包含了眾多的知識點,許多地理特點、規(guī)律都可通過觀察、分析地圖得出。掌握了讀圖的方法,對學習地理知識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地理;地圖;能力培養(yǎng)
一、認清地圖,明確地圖的主題、種類
地圖有不同主題和種類,比如,行政區(qū)圖、地形圖、氣候圖、特產分布圖等。初一學生剛接觸地理學,對地圖比較陌生,對分類更是比較模糊。解決問題時常使用不正確的主題或種類的地圖,例如,學生在行政區(qū)圖上解決地形的問題,無法找到答案,失去學習和使用地圖的信心和積極性,因此開始接觸地理教學時,先要讓學生學會分清地圖,針對性地選擇對應的地圖去解決問題。
二、通過地理教學,使學生掌握讀圖的一般程序
1.要讀懂地圖的比例尺、方向和圖例注記
這是讀圖的根本。弄清比例尺,才能使圖中抽象的距離在腦海中產生實際概念,并能正確計算出實際距離;圖上方向的正確認識才能保證用圖的正確性;圖例注記的理解才能保證所讀的地理事物名稱的正確,也能幫助其在地圖上迅速找到目標,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讀圖的順利和正確。
2.要明確要素,引導讀圖
一幅地圖中所蘊含的地理信息是十分豐富的,因此,教學中,應根據(jù)教學目標,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通過讀圖,感知所需要的信息。比如,在全國行政區(qū)劃圖中找出直轄市,在全國河流分布圖中找出長江、黃河,并記住它們流經的省區(qū)。
3.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讀圖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奔ぐl(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能激發(fā)求知欲,調動積極性。比如,在學習“中國的交通業(yè)”中,主要鐵路干線及鐵路樞紐名稱多,記憶難,可讓學生模擬旅行,確定起點和目的地,讓學生自己選擇幾條旅游路線,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三、通過地理教學,使學生掌握讀圖的典型方法
1.形狀觀察法
就是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形的輪廓、形狀,看看是否有明顯好記的特征,再根據(jù)觀察出的形狀、特征把圖形記住。如,黃河的干流形狀像漢字“幾”字、中國的輪廓像公雞、我國鐵路網(wǎng)的三橫六縱網(wǎng)等。
2.重點突破法
引導學生讀出圖中的重點與關鍵點,并把它牢記,這些關鍵點,往往成為今后讀圖、析圖的“切入點”。比如,學習“中國交通網(wǎng)”,首先定位鐵路網(wǎng)樞紐鄭州。航空網(wǎng),定位幾個重要城市:北京、上海、廣州、西安等。
3.對比歸納法
某些地圖有著明顯的相似性,如,曲線圖、折線圖、柱狀圖等統(tǒng)計圖,因此,教學過程中,要把它們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作比較,歸納出它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比如,我國氣候圖,通過對比不同季節(jié)的氣溫分布圖,從中找出規(guī)律: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溫差小;沿海氣溫變化小,內陸氣溫變化大。
4.點、線、面結合法
有些圖必須從點(港口、礦產地、城市等)、線(山脈、河流、鐵路線等)、面(國家、省區(qū)、自然帶等)之間的相對位置來幫助記憶和判讀。比如,講礦產地的分布,先要弄清礦物的成因,然后再結合地形圖找尋目標:石油多成于古海盆(對應現(xiàn)在就是盆地、湖泊等),金屬礦產多成因于火山等,所以對應地形應該以山地為主。有礦產,要開采,必然要有交通,對應找到交通線。
5.地圖填注法
讓學生在空白地圖上填注城市、河流、山脈、礦產、鐵路等名稱,是提高學生讀圖、填圖能力的良好方法,不僅可幫助學生記憶地理分布知識,而且還能幫助學生理解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還要注意填圖的順序,先填自然要素(地形、河流等),再填人文要素(交通線、行政區(qū)劃名稱等),最后填特產區(qū)域名稱。
6.簡圖繪制法
引導學生繪制地理學習相關地圖是提高學生讀圖能力的有效方法。如,世界海陸分布略圖、山河分布示意圖、地理成因圖、等壓線圖、統(tǒng)計圖等。學生通過親自動手繪制簡圖,能加深對所繪圖中地理知識的理解。簡圖繪制要抓住地圖要素的特點,不要畫與主題無關的東西。
四、在地理教學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中應注意的問題
1.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應始終貫穿在教學活動中
不可脫離地圖去進行地理教學活動,把地理知識的講授像語文課一樣去教學。把圖和文字緊密結合起來,盡量把地理分布、地理成因、地理規(guī)律等知識落實到有關圖上,使圖上內容與文字描述相互配合、相互補充,讓死的文字變得形象生動,讓靜態(tài)的地圖變得內容豐富。
2.培養(yǎng)學生經常讀圖和用圖的興趣
教師要靈活設計教學活動,盡量把知識內容整合在讀圖、填圖過程中,讓學生動手操作成為學習地理的主要方法。當然,教師本身也要養(yǎng)成良好的讀圖能力和用圖的良好習慣。一名優(yōu)秀的地理教師,可以不用拿課本,而僅僅使用幾張地圖就完成所要講授的地理知識。
3.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要循序漸進,既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又要符合教學內容與教學進展
初一學生著重要求掌握一些基本的讀圖與填圖能力,初二學生還要掌握一些初步的繪圖能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樹立起
信心。
4.靈活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讓地理成因生動形象地得以呈現(xiàn),讓地理現(xiàn)象模擬重演,讓地理要素鮮明突出,形象生動,激發(fā)學生思維,增強對地圖的興趣和理解
總之,地圖就是方向標,讀懂地圖,也就掌握了地理知識,讓你在地理科學里順暢旅行。
(作者單位 陜西省勉縣電化教育中心)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