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麗+汪升煜
【摘 要】伴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升,我國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尤其是對于高中教學來說更是如此。那么,在高中教學中班主任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高主任管理的好與壞直接性地關(guān)系到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以及風氣,甚至會嚴重性地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此,本論文著重針對高中班主任的管理問題提出了寬嚴相濟的管理策略并進行細致性的分析。
【關(guān)鍵詞】高中教學 班主任 寬嚴相濟
高中教育在我國教育整個體系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初中和大學之間并且起到了一個傳承的作用。如何做好高中教育工作一直是最近幾年來社會以及教育部分所關(guān)注的重大問題,并且在高中教育中班主任扮演著一個引導者、管理者、教育者的角色,一個班級管理的好與壞直接性地關(guān)系到整個班級的班風、學習氛圍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就此,筆者針對班主任管理提出了寬嚴相濟的管理策略,希望能夠從總體上提高班級的管理效果。
一、寬嚴相濟的定義
寬嚴相濟本來是刑事政策,是對罪犯進行懲罰、從罪犯的行為以及表現(xiàn)等方面進行懲戒,從而體現(xiàn)出法律的寬嚴結(jié)合的公正意識,形成社會成員普遍能夠接受的一種政策。本論文將這種策略應(yīng)用在班級管理當中,希望能夠通過寬嚴相濟的這種策略,實現(xiàn)提高班級管理效率的目的。采取這樣的策略既能夠處罰違規(guī)的學生同時還能表揚學生,從總體上提高班級的管理成效。
二、將以學生為本融入寬嚴相濟的班級管理理念中
在寬嚴相濟的管理策略中加入以學生為本的目標,從整體上明確學生和班主任的平等位置。在班主任做出任何決定的過程中,學生有權(quán)利提出不同的聲音和建議,從整體上完善整個班級的管理工作。在這項策略中,教師擔當?shù)牟皇且粋€獨裁者,而是學生學習路上的教育者,生活中的引導者,課下的傾聽者,在間接性溝通感情的基礎(chǔ)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從根本上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說一不二的現(xiàn)象。讓學生在一個輕松、自由、民主的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通過班主任的正確引導、幫助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此同時,班主任在針對整個班級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要從整個班級出發(fā)制定相關(guān)的規(guī)定,要求學生能自覺的按照規(guī)定執(zhí)行,從而達到有效管理班級的目的。
三、將師生對話融入寬嚴相濟的班級管理理念中
班主任和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是構(gòu)建寬嚴相濟管理策略的前提和保障,只有讓學生自己主動地接受了班主任,并且愿意和班主任進行溝通,才能保障這項策略的完美實施,達到預期的效果。并且,在進入21世紀以后,我國各民族的家庭幾乎呈現(xiàn)出一夫一妻一孩的制度,孩子是整個家庭的中心更是整個家庭的保障,因此父母對孩子的寵愛更加多一點,導致了學生長期處于一個嬌生慣養(yǎng)的環(huán)境中,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和以后的學習。因此,班主任在進入管理的過程中,要放下自己作為管理者的身份站在學生的角度和其進行溝通,從而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心理和想法,使學生能夠心甘情愿地接受班主任的管理。在發(fā)現(xiàn)班級問題的時候能夠積極獻計獻策,將班級當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事不關(guān)已高高掛起”的現(xiàn)象。
四、采取寬嚴相濟策略注意事項
在班級管理中有效實施寬嚴相濟策略對班級管理有積極影響,反而言之其策略不僅不會起到效果,并且會帶來消極影響。就此,針對實施寬嚴相濟策略應(yīng)注意的問題進行分析。
第一,和學生和平相處。從傳統(tǒng)教學角度進行分析,教師和學生之間是一個教和學的管理,學生和班主任是管理和被管理的關(guān)系,往往正是因為這一觀念的認識。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無意識地提高自身的位置和影響力,從根本上對學生發(fā)號施令,從而達到管理學生的目的。采取這樣的策略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自由的發(fā)揮。因此,在利用寬嚴相濟策略的過程中,應(yīng)該避免重走傳統(tǒng)教育管理路線,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和平共處”的原則,秉承著“尊重”學生的總體目標,確立學生的主體位置,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第二,針對學生錯誤采取寬容策略。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即便是非常完美的人,他的身上一定會有瑕疵和缺點。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本著寬容的眼光看待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針對學生所犯下的小錯誤予以寬容處理。比如說,班級中有人上早自習遲到了,教師可以提醒學生下一次別遲到了趕緊回到座位上學習或者是晨讀,改變傳統(tǒng)遲到外邊站的尷尬局面。如果采取這樣的策略,一定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意識,同時又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
第三,培養(yǎng)自身的親和力。從班主任的角度進行分析,親和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班主任的親切感,并且拉近學生和班主任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能放松心情,發(fā)揮自身的潛力,有利于展開班主任的工作。因此,班主任應(yīng)該本著民主、平等、和藹可親的宗旨下進行班級的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班級的整體管理水平和學生的接受能力,從而達到培養(yǎng)自身親和力的根本目的。
第四,嚴格有度。所謂的嚴格有度就是應(yīng)該在管理班級的時候應(yīng)該要有分寸、有范圍的進行嚴格管理。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可以嚴格,但是嚴格的程度要適中,在不傷害學生自尊心、積極性的基礎(chǔ)上采取嚴格的管理態(tài)度。對于不同的學生應(yīng)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從而真正做到嚴格管理的目的。
結(jié)語
總的來說,在采取寬嚴相濟的教學管理策略中,一定要在尊重學生,體諒學生基礎(chǔ)進行班級的管理,從根本上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進行教學,從而體會出教學的樂趣和意義。
【參考文獻】
[1]馬玉惠.論新形勢下如何提高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性[J].華章,2012(21).
[2]胥偉.以生為本做好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探究[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4(01).
endprint